俗话说:养花先养根,养根先养土。只有肥沃优良的土壤上,才能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而盆栽植物最容易遇到的土壤问题就是——板结,今天就来探讨探讨土壤板结的形成原因和改良技巧。
图:小红书@小懒虫养花成长记
一、什么是土壤板结
现象 :土壤变硬,甚至干裂,盆与土分离,浇水浇不透或者浇完很久土都不干,严重阻碍根系的生长,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
那什么是土壤板结呢?是指土壤因缺乏有机质、微生物减少,在灌水或降雨等作用下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干燥后受内聚力的作用使盆土变硬的现象。
图:小红书@二喵er
名词解释 :
①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动植物的残体、死亡的微生物和施用的有机肥料等。
②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能将有机质转化为腐殖质。
③土壤团粒: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单粒间形成小孔隙,用来保持水分;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用来保持通气。团粒结构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
④良好的土壤结构:
二、板结的危害
1.造成土壤缺氧,透气性降低,水分散发越来越慢,进而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无法正常伸展,甚至积水烂根。
2.保水能力降低,影响水分吸收,浇水变得困难,无法判断水有没有浇透,容易缺水旱死。
3.保肥能力降低,影响养分吸收。
4.板结会导致土壤酸碱化及盐碱化严重,盐碱化会有白渍。
5.板结了的土没什么微生物活动,造成土壤活力下降。
6.综合下来,导致植物发育越来越不良,花开不了,根系长不好,状态越来越差。
图:小红书@不破圣1来
三、板结的原因
土壤板结是综合性原因导致的。
1.浇水问题:平时浇水时,重力把土给压下去了,且水流会将一部分的空气、细小颗粒、肥料带走,加上水分蒸发,内聚力让土壤收缩,逐渐变硬。尤其是夏季及多雨天气浇水多,土壤更易板结。
2.水质问题:长期使用自来水浇水会导致土面盐分的累积,而且含有氯气,容易让土壤偏碱,造成板结。
3.长期使用化肥,有机物投入少:化肥属于无机肥,没有有机物那微生物便无法进食,进而导致微生物数量急剧下降,没有了微生物平日里的活动、分解,影响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酸碱性也变得过大或过小。在自然环境中,土壤表面会有枯枝落叶、昆虫粪便、昆虫尸体等,这些能让微生物进食与繁殖,雨水冲刷,微生物渗透到土壤中活动,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包括土壤中的昆虫也在活动,也会增加土壤中的孔洞达到透气效果,这样的土就是活土,盆栽种植花卉需要模拟这样的环境。
4.土质问题:选用黄土、园土等土壤,土质单一且黏重,容易导致板结。种在花盆中的植物,生长空间有限,尤其注意需要选用疏松透气的基质,一般都是用泥炭土、珍珠岩、椰糠等按比例制成。
图:小红书@羊羊不得意
四、如何解决土壤板结
1.定期松土,注意预防: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左右用耙子给土壤松松土。
2.换盆换土: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办法,用疏松透气的营养土重新栽植。
3.施有机肥:日常施用一些腐熟肥(如腐叶)、粪肥(如蚯蚓肥、羊粪肥)、微生物有机肥、农用微生物菌剂等,培养微生物,种植时拌入土内或者施肥时在土壤表层5-10cm下埋一些。虽然为了室内的空气不至于恶臭所以使用无机肥居多,但这样的确也会导致板结问题。
图:小红书@Mr郑的露台花园
4.使用雨水或者晾晒过的自来水浇花,不要直接用自来水浇。
5.使用自制的发酵完全的水肥:土壤板结的同时也伴随着土质盐碱化,可以使用一些酸性水如啤酒水、淘米水、鱼缸水、橘子皮水、柚子皮水、柠檬酸每隔1-2个月浇灌一次土壤,预防土质板结。当然这些必须要发酵完全(低温不见光环境下发酵,没有气体产生则说明发酵完成,发酵时间比较长,一般1-3个月,取清澈的部分使用),且兑水时稀释的淡一点,注意通风。但没有经验的建议谨慎尝试这种方法。
6.板结后的土经过重新沤制,依然能够使用:混上一些腐叶、松针、饼肥以及生活垃圾如晒干的果皮、蔬菜叶等,混匀或像堆三明治一样,然后洒上一些水再密封发酵,一般一个夏季就能沤制好。如果没有腐叶松针,可以直接添加生物有益菌。想好用省事推荐你用上 下面这种土壤活化剂!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养花土壤知多少?6大土壤问题1分钟帮你查清!
花卉养不好可能是土有问题,养花土壤使用注意事项
养花土壤板结怎么办?
家庭养花土壤盐碱化板结的原因,土壤板结的“防”与“治”
想养好花,土壤是关键,养花先“养土”
养花土板结怎么办?多注意这“3点”,土壤透气不板结!
养花先养土,3个方法论教你配出营养土
蚯蚓粪可以养花吗?蚯蚓粪可以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养花先养土,3个方法论教你配出“营养土”
养花就是养土,这些“壳”随处可见,把它们埋土里,土壤不板结
网址: 养花有招 | 养花先养土 一文帮你总结土壤板结问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2705.html
上一篇: 怎么养土 养花自制培养土的方法 |
下一篇: 养花人必要了解的土壤小知识,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