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

1、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内部培训),闵加礼,概 述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将近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有经济重要性的有20余种,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粒黑粉病、烂秧等。,主要病虫害,(一)虫害 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俗称钻心虫 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弄蝶),俗称卷叶虫 稻飞虱、叶蝉,俗称蠓虫、蚰虫 其它:稻瘿蚊、稻水象甲、稻蝗、稻蓟马、稻蝽象、稻负泥虫 (二)病害 稻瘟病、

2、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叶斑病、立枯病、烂秧病、恶苗病等,水稻的生育阶段,水稻主要虫害,灰飞虱,危害状,褐飞虱卵,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形态特征及危害状,三化螟形态特征及危害状,稻水象甲,直纹稻苞虫,水稻负泥虫,稻瘿蚊,稻瘿蚊幼虫,稻瘿 蚊危害状,稻叶蝉,其它主要害虫,防 治 技 术,稻飞虱:飞雷、飞隆、飞定、大榜二三化螟:榜稻、炬螟、稻兵、稻标等稻纵卷叶螟:奇拿、定剑、乐斯农、标舰、库顶等其它类:爆氟、钻标等,水稻病害,水稻苗期病害及稻瘟病,一 水稻苗期病害,水稻苗期病害统称烂秧,是水稻苗期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总称。生理性烂秧常见的有烂种、漂秧、黑根和死苗等。侵染性烂秧有绵腐病、

3、立枯病等。,一 水稻苗期病害,症状,绵腐病 发生在水育秧田。最初在稻种颖壳裂口处或幼芽的胚轴部分出现乳白色的胶状物,后逐渐向四周长出白色绵絮状菌丝,呈放射状。病苗基部腐烂而枯死。,一 水稻苗期病害,症状,立枯病 多发生在湿润育秧田、旱育秧和保护地育秧的地块,一般成片发生。发病早的,植株枯萎,潮湿时茎基部软腐,易拔断。发病晚的病株逐渐萎蔫、枯黄,仅心叶残留少许青色而卷曲。初期,茎不腐烂,根毛无或稀少,可连根拔起,以后茎基部变褐甚至软腐,易拔断。,一 水稻苗期病害,绵腐病,立枯病,一 水稻苗期病害,病原,绵腐病 由层出绵霉A.prolifera (Nees)de Bary、稻绵霉A.oryzae

4、Ito et Nagal、鞭绵霉A.flagellata Coder等病原菌引起,属鞭毛菌亚门,绵霉属真菌。,水稻苗期病害,病原,立枯病 (1)腐霉菌Pythium spp.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 (2)镰孢菌Fusarium spp.属鞭毛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 (3)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 ,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一 水稻苗期病害,发病特点,1.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菌丝或卵孢子产生游动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靠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2.镰刀菌以菌丝、厚壁孢子在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

5、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在病苗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3.丝核菌以菌丝、菌核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以菌丝蔓延传播和菌核随流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一 水稻苗期病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精选种子,适期播种,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用冷水直接灌溉,掌握“前控后促”和“低氮高磷钾”的施肥原则。,一 水稻苗期病害,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 (1)防治立枯病可选用浩奥生拌种;播种覆土后,选用根标在播前浇透水后喷雾或用好施保进行喷雾。 (2)防治绵腐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0.2%硫酸铜液,喷药时应保持浅水层;或在进水口处用纱布袋装硫酸铜100200 g,随着水的流动溶入秧田。,二 稻 瘟 病,稻瘟病是水

6、稻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在我国各稻区发生严重。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40%50%,如不及时防治,特别严重的地块将颗粒无收。,二 稻 瘟 病, 症状,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水稻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二 稻 瘟 病, 症 状,二 稻 瘟 病, 症状,发生在3叶期以前。初期在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淡红色或黄褐色,严重时病苗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苗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苗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发生在3叶期以后,因水稻品种抗病性和气候条件不同,病斑分

7、为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和褐点型等4种症状类型。,叶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叶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叶 瘟,白点型 在感病品种的幼嫩叶片上发生,遇适宜温、湿度条件能迅速转变为急性型病斑,病斑白色或灰白色,多为圆形,不产生分生孢子。,二 稻 瘟 病, 症状,叶 瘟,急性型 多在感病品种上发生。在温、湿度适宜及种植大量感病品种的条件下,易引起病害流行。病斑暗绿,多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针头至绿豆大小,后逐渐发展为纺锤形,在叶片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遇干燥天气或经药剂防治后,急性型病斑转化为慢性型病斑。,二 稻 瘟 病, 症状,叶 瘟,慢性型 典型的稻瘟病病斑,病斑呈梭形或纺锤型,病斑

8、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称为崩溃部,边缘褐色称为坏死部,病斑外常有淡黄色晕圈称为中毒部,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二 稻 瘟 病, 症状,褐点型 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发生,病斑为褐色小点,多局限于叶脉间,不产生分生孢子。,叶 瘟, 症状,叶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叶枕瘟 病斑初为污绿色,后呈灰白色。病叶早期枯死,容易引起穗颈瘟。 节瘟 稻节初生褐色小点,以后扩大至整个节部,病节缢缩凹陷,变黑褐色。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色霉层,易折断,造成白穗。,二 稻 瘟 病, 症状,节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穗颈瘟 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

9、渐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向上下扩展呈灰黑色,形成白穗。潮湿时产生灰绿色霉层。,二 稻 瘟 病, 症状,穗 颈 瘟,二 稻 瘟 病, 症状,谷粒瘟 发生在稻壳和护颖上。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椭圆形。后可蔓延至整个谷粒,呈暗灰色秕粒,严重时,米粒变黑。,二 稻 瘟 病, 症状,谷 粒 瘟,二 稻 瘟 病, 病原,无性态稻梨孢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真菌。有性态为灰色大角间座壳Magnaporthe grise(Hebert)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真菌。病菌从病部气孔产生35根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有28个隔膜,基部膨大呈淡褐色,顶部渐

10、尖,色淡呈屈曲状,屈曲处有孢痕,其顶端可产生分生孢子16个;分生孢子梨形、无色透明,有两横隔,顶端细胞立锥形,基部细胞钝圆,有脚胞。,二 稻 瘟 病, 病原菌形态,二 稻 瘟 病, 病原菌形态,病菌从病部气孔产生35根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有28个隔膜,基部膨大呈淡褐色,顶部渐尖,色淡呈屈曲状,屈曲处有孢痕,其顶端可产生分生孢子16个;分生孢子梨形、无色透明,有两横隔,顶端细胞立锥形,基部细胞钝圆,有脚胞。,二 稻 瘟 病, 发病特点,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籽粒、病稻草上越冬。第二年气温回升,降雨后带病的稻草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附着在秧苗上或随风雨传播到秧田或本田形成中心病株,在病斑上产生大量分

11、生孢子,由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偏施氮肥,长期深灌,发病严重。,二 稻 瘟 病,二 稻 瘟 病, 稻瘟病侵染循环图,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减少菌源:不播种带病种子,在播种前处理完病稻草,不用病稻草盖房、盖窝棚、垫水口、捆秧等。种子消毒:选用室温下用银多粉1200倍液浸种2436小时 。用清水清洗后催芽。,二 稻 瘟 病,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酌情施肥。 合理排灌:采取前期浅水勤灌,分蘖末期适度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管水方法。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二 稻 瘟 病, 防治方法

12、,药剂防治 在叶瘟初期或始穗期叶面喷雾,可选用上托WP800倍或银多WP1000倍,或好施保1200倍,或春雷霉素等进行喷雾。,二 稻 瘟 病,水稻病害,水稻纹枯病及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三 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亚、美、非等国普遍发生,又称“花秆”、“花脚秆”、“烂脚病”,我国南方广大稻区普遍发生,北方稻区的危害也随种植水平提高而逐年加重。矮秆品种受害更重,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寄主除水稻外还包括玉米、大小麦、谷子、豆类、花生等个科的作物,影响养分合成与运输,影响灌浆,形成大量秕谷,严重时不能抽穗,造成倒伏甚至枯粒。,三水稻纹枯病,【症状】,主要侵染叶鞘和叶片,以抽

13、穗前后发病最重。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白色病斑。常多个病斑愈合成为云纹状大斑块。叶片发病,病斑与叶鞘相似。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三水稻纹枯病,【症状】,三水稻纹枯病,【病原】,有性态为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sasakii (Shirai) Ito,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真菌;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三水稻纹枯病,【病原】,三水稻纹枯病,【发病特点】,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

14、菌丝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和其他寄主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间,成为第二年或下季水稻的主要初侵染源。稻田灌水翻耙,越冬菌核漂浮在水面上,栽秧后随水漂附在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从叶鞘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进行初侵染。病部形成的菌核脱落到水中,随水流漂附在稻株基部,萌发侵入引起再侵染。, 纹枯病原侵染循环图,三水稻纹枯病,另外: 菌源数量大利于发病; 矮秆宽叶品种较高秆窄叶品种抗病; 拔节至抽穗期易感病; 偏施氮肥与集中施氮肥易发病; 排水不良、深水灌田易发病,三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1)清除菌源:在翻耕灌水耙田时,用网筛等工具打捞菌核;不用未腐熟的

15、病稻草还田;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 (2)合理排灌:水稻生长前期浅水灌溉,中期适度晒田,后期干湿交替灌溉。 (3)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以农家肥为主,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药剂防治 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到15%或拔节至孕穗期发病率达到20%的地块,在发病初期,选用冠苗、或标托津、或银多、或天冠或好施保喷雾防治。,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水稻发病后,造成叶枯,一般减产15%25%,严重时可达40%60%。,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症状,主要侵染水稻叶片,在秧苗期可出现典型的条斑型症状。初期病斑为深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后

16、沿叶脉扩展形成黄褐色纤细条斑,长约1 cm。感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快,长达46 cm,其上有露珠状蜜黄色菌脓,干燥后呈鱼籽状,不易脱落。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连成枯斑。发病严重的地块,水稻矮缩,叶片卷曲。,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症状,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为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Fang) Swings et al,属于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细菌。,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特点,病菌主要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带菌种子的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叶脉对病菌扩展有

17、阻挡作用,故形成条斑。病斑溢出的菌脓,主要通过风雨、水流、农事操作的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害扩展蔓延。该病发生流行要求高温、高湿条件。暴风雨对叶片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一般深灌、串灌、偏施或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流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严格实行检疫。 (2)选用抗病品种。 (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 (1)种子消毒:在播种前结合浸种催芽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银多浸种24 h,用清水充分清洗后催芽。 (2)田间药剂防治:秧苗在水稻

18、3叶期统一用药,保护苗期不受侵染,大田孕穗期喷药12次。可选用金核霉素,或秀细,或细欣,或天选或中生菌素,或农链素类喷雾防治。,水稻病害,水稻白叶枯病和稻曲病,植物检疫对象 2005年在黑龙江的桦南县和隹木斯效区发生,是一种危险性的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着风、白叶瘟等,系细菌性病害。水稻发病后,常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未质松脆,千粒重降低;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的稻田,造成死丛现象。,五 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的常见症状,五 水稻白叶枯病,分蘖后症状明显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侵染线, 后沿叶脉扩展 病健交界处明显呈波浪状,黄褐色,最后枯白色,严重的可达全叶 湿度大时,病部

19、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五 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型症状,发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感病品种上 病叶暗绿色 扩展后全叶呈青灰或灰绿色,迅速失水后叶片纵卷、叶青枯 病部也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急性型症状,五 水稻白叶枯病,一般不常见,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 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片叶先出现失水、青枯,然后其他叶片也相应地青枯 剥开刚青卷的枯心叶,可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 如折断茎基部用手挤压,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五 水稻白叶枯病,凋萎型症状,在剑叶下13片叶 沿中脉逐渐表现淡黄色 可向上下延伸 并向全株扩展成为发病中心 抽穗前便枯死,五 水稻白叶枯病,中脉型症状,五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病害、黄单胞杆菌属 短杆状、革

20、兰氏染色阴性 寄主:水稻、杂草,五 水稻白叶枯病,病 原,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 胚和胚乳表面 随病稻种越冬或病稻草、稻桩越冬、 传播:灌溉水和雨水,五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规律,五 水稻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原侵染循环图,杜绝种子传病 严禁从病区引种,做好种子消毒 (1)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五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初侵染菌源、选用无病的种子 选地势高且远离村庄、草堆和场地上未发病的田块做秧田 避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把 肥水管理应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严防深灌、串、漫灌,适时烤田 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过多,五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措施,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d各喷药一次 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 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应全田喷药防治 在病害常发区,暴风雨后应立即喷药防治,五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措施,可选用的杀菌剂有、 细欣WP、 秀细WP、,五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措施,一般病穗率为4%5% 严重的地块可达50%以上 病粒率为0.2%0.4% 最高可达5%以上 局部地块减产可

相关知识

课件: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园林病虫害防治完整版电子课件.ppt
课件: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ppt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植物病虫害知识》教学课件.ppt
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演示幻灯片.ppt
花卉种植介绍ppt课件
花卉病害防治课件.ppt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课件PPT
《抗虫病育种》PPT课件.ppt

网址: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41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月季花病虫害白粉病.pptx
下一篇: 阳历七月份还能种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