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杨柳 张硕 孙满昌 张虎 开通知网号
【摘要】:于2008年对海州湾人工鱼礁区进行了3个航次的理化因子和生物资源调查,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根据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系数,认为影响这一海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总无机氮、水温和透明度。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的分布与磷酸盐密切相关,这些优势种在鱼礁区和对照区数量上的差异导致了鱼礁区浮游植物数量要高于对照区。研究亮点:目前将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于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中甚少。同时,以往对于鱼礁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多是通过渔业资源来体现。根据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和环境参数调查资料,综合考虑食物链底层的浮游植物的分布和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来探讨鱼礁生态修复的机理,为海州湾人工鱼礁区的相关建设提供参考。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海;尤凯;符子峻;王品杰;张沛东;张云岭;唐山祥云湾海洋牧场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集特征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3年04期 2 季相星;姜毅;王普力;2015—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环境监控与预警;2021年01期 3 陈传曦;张建柏;王新萌;方光杰;魏双武;于梦杰;唐衍力;渤海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21年03期 4 王召根;曹过;潘杰;田佳丽;王媛;刘凯;长江镇江和畅洲水域鱼类群落组成及环境影响因子[J];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30期 5 张雪;徐晓甫;戴媛媛;王宏;房恩军;侯纯强;高燕;郭彪;陈卫;天津近岸人工鱼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变化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18年06期 6 林青;张东升;魏亚南;孙广伟;雷兆霖;陈济丰;郭超;周玮;3种水质调控方式对刺参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7 张雪;徐晓甫;房恩军;侯纯强;陈卫;张博伦;天津近岸人工鱼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变化特征(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9年01期 8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湖沼通报;2018年02期 9 李大鹏;张硕;石一茜;张岩;黄宏;海州湾海洋牧场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2期 10 于雯雯;张东菊;邹欣庆;刘培廷;高继先;贲成恺;郭仲仁;汤晓鸿;袁健美;张虎;海州湾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丰度的季节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过;长江下游和畅洲水域鱼类群落多样性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2 于晴;山东省典型人工鱼礁区增殖效果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易坚;人工鱼礁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唐伟尧;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季节性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佟飞;典型资源增殖区仿刺参饵料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王小荟;海州湾主要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盛化香;崂山湾人工鱼礁区底栖大型海藻群落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习武;张硕;赵裕青;张虎;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徐虹;黄祖英;魏爱泓;海州湾浮游植物总量的多元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3 栾青杉;孙军;宋书群;沈志良;俞志明;长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4 李秋华;韩博平;基于CCA的典型调水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5 林小苹,黄长江,杜虹粤东柘林湾中肋骨条藻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及其计算机实现[J];海洋技术;2004年04期 6 王俊渤海近岸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3年04期 7 魏玉莲,姬兰柱,王淼,赵敏长白山北坡静水水体中水甲虫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张硕;孙满昌;张虎;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舒黎明;陈丕茂;贾晓平;李纯厚;黎小国;人工鱼礁区的海草移植及其限制因子[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4期 3 徐晓甫;曾祥茜;李英;房恩军;贾磊;郭彪;天津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投放误差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11期 4 曾施雨;彭力;李斗;杨威;基于生物膜法的新型人工鱼礁研究[J];中国水运;2023年S2期 5 邱桂博;侯家;杨增奎;柴守宇;张方彬;张轩豪;彭犇;我国工业固废基人工鱼礁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环境工程;2023年12期 6 薛大文;庞聪利;潘昀;立方对角面开孔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J];水产学报;2024年03期 7 郭子淳;毛亮;吴健鸿;俞舜廷;戚伟;黄家怿;一种基于声光组合技术的人工鱼礁探测方法[J];现代农业装备;2024年02期 8 杨伟;林军;唐建江;杨冠林;规模化透水性人工鱼礁阻流效应的数值模拟[J];水产学报;2022年12期 9 魏丽莹;张宁川;六角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数值模拟[J];中国水运;2023年02期 10 李安龙;耿天成;徐兴雨;郭席君;王盼盼;徐继尚;基于莱州湾浅层海床土工特性的方形人工鱼礁场址适宜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传胜;梅敬松;刘志勇;生态混凝土人工鱼礁研究进展[A];2020第七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暨2020第一届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与设施服役安全大会摘要集[C];2020年 2 佟飞;深圳杨梅坑近岸人工鱼礁海域浮游菌群结构特征研究[A];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赵静;林军;章守宇;堆积型人工鱼礁区礁体投放质量评价[A];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洪洁漳;广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效果显著[A];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秦传新;朱文涛;林会洁;马鸿梅;潘莞倪;贾晓平;人工鱼礁结构的生态效率评估:来自新研究方法的证明[A];第三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9年 6 卢璐;张硕;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郑延璇;关长涛;星体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章守宇;焦俊鹏;海州湾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生态环境变化[A];中国水产学会第七届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04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杨文波;张彬;李继龙;刘晴;陈勇;张秀梅;章守宇;陈丕茂;我国人工鱼礁建设状况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吴忠鑫;张秀梅;贺行良;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山东荣成俚岛近岸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旻鹏;中国北黄海海域不同礁型人工鱼礁区生态效果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23年 2 王恩辰;海洋牧场建设及其升级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唐衍力;人工鱼礁水动力的实验研究与流场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姜昭阳;人工鱼礁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吴忠鑫;山东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效果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刘彦;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数值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郑延璇;人工鱼礁流场效应与物理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张玉香;海上退役石油平台造礁工程生态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陈应华;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天威;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彭志豪;长江上游航道人工鱼礁生物富集效果及流场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 3 孙明波;功能性人工鱼礁的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23年 4 张年华;3D打印人工鱼礁混凝土可行性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22年 5 贾婷婷;人工鱼礁构建对渤海湾西岸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D];天津农学院;2016年 6 赵荣荣;长岛挡浪岛人工鱼礁生态修复效果初步评价[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7 李英雪;基于AHP的江苏省如东县人工鱼礁选址生态适宜性评价[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8 史佰佰;人工鱼礁新型材料性能分析及效益评价[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9 肖云松;人工鱼礁山礁体选型实验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10 吴星辰;人工鱼礁区泥沙输运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管理细则[N];中国渔业报;2019年 2 ;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可研报告)申报及编制要求[N];中国渔业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陈翩翩;我市人工鱼礁试验示范成果显著[N];珠海特区报;2017年 4 刘金通 陈晓白;投放人工鱼礁 优化渔业资源[N];湄洲日报;2018年 5 杜晓莹;威海拆解转产渔船打造人工鱼礁[N];中国海洋报;2017年 6 记者 崔鲸涛;辽宁新建两处人工鱼礁示范区[N];中国海洋报;2015年 7 记者 王秋蓉 通讯员 苏彬;山东首次出台人工鱼礁建设规划[N];中国海洋报;2014年 8 记者 纪岩青 通讯员 苏彬;山东划定人工鱼礁建设禁区[N];中国海洋报;2014年 9 粤海渔;10年间投入6.6亿元建42座人工鱼礁[N];中国海洋报;2014年 10 粤海渔;广东人工鱼礁建设效益初显[N];中国渔业报;2014年
相关知识
渤海湾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浮游生物研究──Ⅲ、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大宁河水华敏感期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STICHOPUS MONOTUBERCULATUS AND ECOLOGICAL EFFECT PREDICTION IN A TROPICAL CORAL REEF ISLAND MARINE RANCHING AREA
河北唐山:投礁种草修复渤海生态 “海底沙漠”现“绿洲”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态工程原理
药用植物与水分因子的生态关系
鲜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ppt
浙江三门综合施策,推动生态化养殖、治理及修复
花卉与环境的关系.ppt
网址: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