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采用花卉装饰家居环境,花卉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但花卉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发生病害,影响花卉的品质及产量。目前花农主要通过喷施化学制剂进行病害的防治,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制剂会产生药害并产生抗药性。
3.有鉴于此,特提出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以缓解长期采用化学制剂防治花卉病害会产生药害及产生抗药性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中包括微生物复合菌135

500g,壳寡糖2

30g,褐藻寡糖1

10g和黄腐酸500

972g,其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包括细菌复合菌、放线菌和真菌,所述细菌复合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三种。
6.进一步的,所述细菌复合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的混合物;
7.优选地,所述放线菌为细黄链霉菌;
8.优选地,每1kg菌肥中包括枯草芽孢杆菌40

120g,地衣芽孢杆菌40

120g,巨大芽孢杆菌20

50g,侧孢芽孢杆菌20

50g,细黄链霉菌10

40g。
9.进一步的,所述真菌为哈茨木霉菌,优选地,每1kg菌肥包括哈茨木霉菌5

50g。
10.进一步的,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60

100g,地衣芽孢杆菌60

100g,巨大芽孢杆菌30

40g,侧孢芽孢杆菌30

40g,细黄链霉菌20

30g,哈茨木霉菌20

30g,壳寡糖10

20g,褐藻寡糖3

8g,余量为黄腐酸。
11.进一步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0亿cfu/g

2000亿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0亿cfu/g

2000亿cfu/g,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亿cfu/g

800亿cfu/g,所述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亿cfu/g

800亿cfu/g,所述细黄链霉菌的菌落数为200亿cfu/g

500亿cfu/g;
12.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200亿cfu/g

1800亿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200亿cfu/g

1800亿cfu/g,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300亿cfu/g

600亿cfu/g,所述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300亿cfu/g

600亿cfu/g,所述细黄链霉菌的菌落数为300亿cfu/g

400亿cfu/g。
13.进一步的,所述哈茨木霉菌的菌落数为10亿cfu/g

200亿cfu/g,优选为100亿

150
亿cfu/g。
14.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花卉用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微生物复合菌、壳寡糖、褐藻寡糖和黄腐酸混合均匀,得到花卉用微生物菌肥。
15.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在底肥中的应用。
16.进一步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用作底肥时,施用量为500

2000g/亩。
17.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在追肥中的应用。
18.进一步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用作追肥时,施用量为300

1000g/亩。
19.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通过细菌复合菌、放线菌以及真菌复合而成的微生物复合菌与壳寡糖、褐藻寡糖以及黄腐酸相互协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形成保护屏障,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在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同时有效防治病害,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
21.(2)提供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株生长,延长绿叶时间,提高花卉品质和产量。
22.(3)平衡土壤酸碱环境,提高土壤养分转化率,有效改良土壤,促进植株对土壤中营养的吸收。
23.(4)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种植花卉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微生物复合菌135

500g,壳寡糖2

30g,褐藻寡糖1

10g和黄腐酸500

972g,其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包括细菌复合菌、放线菌和真菌,所述细菌复合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三种。
26.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条件的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7.地衣芽孢杆菌的细胞形态和排列呈杆状,单生,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28.巨大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属于芽孢杆菌属,也是有机磷的分解菌,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青枯病和炭疽病。
29.侧孢芽孢杆菌是一种用作刺激植物生长细菌,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能够抑制植物体内外病原菌繁殖,减轻病害,同时还能够改良疏松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物新陈代谢,促进光合作用,抵抗病原菌。
30.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细黄链霉菌是链霉菌属放线菌,其代谢产物中含有生长素、抗菌素、苯乙酸、琥珀酸及细胞分裂
素等作物生长所需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转化土壤中氮、磷、钾,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抑制病菌繁殖,防病保苗,刺激细胞分裂,促进作物生根、发芽、成熟,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有效物质合成,显著提高作物的品质等作用。
31.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通过在花卉用菌肥中加入真菌,能够有效促进花卉的生长,提高花卉的品质,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降低和减轻病害,同时提高土壤中可被植株利用的矿质营养成分,提高花卉产量。
32.壳寡糖又称低聚壳聚糖,是将壳聚糖经特殊的生物酶技术降解得到的一种聚合度在2

20之间的寡糖产品,分子量≤3200da,其易溶于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同时还能够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防治病害,提高作物产量。
33.褐藻寡糖是采用不同的降解方法降解褐藻胶得到的聚合度20以下的褐藻胶寡糖。褐藻寡糖在植物体内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34.黄腐酸是一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状物质,它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品质。
35.在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中,微生物复合菌由细菌复合菌、放线菌和真菌复配而成,其中细菌复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中的任意三种或任意四种细菌组成。
36.在本发明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每1kg菌肥中,微生物复合菌的用量如为135、150、200、250、300、350、400或500g,壳寡糖的用量如为2、5、8、10、15、20、25或30g,褐藻寡糖的用量如为1、2、5、8或10g,黄腐酸的用量如为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或972g。
37.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8.(1)细菌复合菌、放线菌和真菌复配形成的微生物复合菌通过竞争、抗生、溶菌等方式形成保护屏障,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在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同时有效防治病害。
39.(2)微生物复合菌与壳寡糖、褐藻寡糖以及黄腐酸相互协同,为土壤提供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株生长,延长绿叶时间,提高花卉品质和产量。
40.(3)微生物复合菌与壳寡糖、褐藻寡糖以及黄腐酸相互协同,平衡土壤酸碱环境,提高土壤养分转化率,有效改良土壤,促进植株对土壤中营养的吸收。
41.(4)微生物复合菌与壳寡糖、褐藻寡糖以及黄腐酸相互协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种植花卉的经济效益。
42.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细菌复合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放线菌为细黄链霉菌,真菌为哈茨木霉菌,以通过六种特定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更能够有效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及提高土壤养分转化率的能力。
43.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每1kg菌肥中包括枯草芽孢杆菌40

120g,地衣芽孢杆菌40

120g,巨大芽孢杆菌20

50g和侧孢芽孢杆菌20

50g,细黄链霉菌10

40g。
44.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每1kg菌肥中,枯草芽孢杆菌的用量如为40、50、60、70、80、90、100或120g;地衣芽孢杆菌的用量如为40、50、60、70、80、90、100或120g;巨大芽孢杆菌的用量如为20、25、30、32、35、38、40、45或50g;侧孢芽孢杆菌的用量如为20、25、30、32、35、38、40、45或50g;细黄链霉菌的用量如为10、15、20、22、25、28、30、35或40g。
4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真菌为哈茨木霉菌。
46.哈茨木霉菌能够在植物根围生长并形成“保护罩”,以防植株根部病原菌的侵染,同时哈茨木霉菌还能够分泌酶及抗生素类物质,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47.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每1kg菌肥中,哈茨木霉菌的用量为5、10、15、20、25、30、40或50g。
48.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60

100g,地衣芽孢杆菌60

100g,巨大芽孢杆菌30

40g,侧孢芽杆菌30

40g,细黄链霉菌20

30g,哈茨木霉菌20

30g,壳寡糖10

20g,褐藻寡糖3

8g,余量为黄腐酸,以使得制备得到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具有更为优异的防病害能力、改良土壤能力以及提高花卉品质和产量的能力。
49.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0亿cfu/g

2000亿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0亿cfu/g

2000亿cfu/g,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亿cfu/g

800亿cfu/g,所述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00亿cfu/g

800亿cfu/g时,所述细黄链霉菌的菌落数为200亿cfu/g

500亿cfu/g,所述哈茨木霉菌的菌落数为10亿cfu/g

200亿cfu/g时,形成的微生物复合菌具有优异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防治病害以及改良土壤的功效,尤其是当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200亿cfu/g

1800亿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200亿cfu/g

1800亿cfu/g,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300亿cfu/g

600亿cfu/g,所述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300亿cfu/g

600亿cfu/g,所述细黄链霉菌的菌落数为300亿cfu/g

400亿cfu/g,所述哈茨木霉菌的菌落数为100亿

150亿cfu/g时,形成的微生物复合菌具有更为优异的抑制病原菌生长、防治病害以及改良土壤的功效。
50.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如为1000亿、1100亿、1200亿、1300亿、1400亿、1500亿、1600亿、1700亿、1800亿、1900亿或2000亿cfu/g;地衣芽孢杆菌的菌落数如为1000亿、1100亿、1200亿、1300亿、1400亿、1500亿、1600亿、1700亿、1800亿、1900亿或2000亿cfu/g;巨大芽孢杆菌的菌落数如为100亿、200亿、300亿、350亿、400亿、450亿、500亿、600亿、700亿或800亿cfu/g;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数如为100亿、200亿、300亿、350亿、400亿、450亿、500亿、600亿、700亿或800亿cfu/g;细黄链霉菌的菌落数如为200亿、250亿、300亿、350亿、400亿、450亿或500亿cfu/g;哈茨木霉菌的菌落数为10亿、25亿、50亿、100亿、120亿、140亿、160亿、180亿或200亿cfu/g。
5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花卉用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微生物复合菌、壳寡糖、褐藻寡糖和黄腐酸混合均匀,得到花卉用微生物菌肥。
52.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进行规模化生产,节约人力和物力。
5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在底肥或追肥中的应用。
54.本发明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能够在花卉生长的任何时期施用,且对施肥间隔无限定,可根据花卉生长需要随时进行施用。
5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作为底肥施用于花卉种植土壤中,施用量为500

2000g/亩。
56.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作为底肥施用于土壤中时,施用量如为500、800、1000、1200、1500、1800或2000g/亩。
57.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作为追肥在花卉生长期进行施用时,施用量为300

1000g/亩。
58.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作为追肥施用于土壤中时,施用量如为300、500、600、800、900或1000g/亩。
5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60.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500亿cfu/g,地衣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1500亿cfu/g,巨大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500亿cfu/g,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为500亿cfu/g,细黄链霉菌的菌落数为350亿cfu/g,哈茨木霉菌的菌落数为100亿cfu/g。
61.实施例1
6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40g,地衣芽孢杆菌120g,巨大芽孢杆菌50g,侧孢芽孢杆菌20g,细黄链霉菌10g,哈茨木霉菌50g,壳寡糖2g,褐藻寡糖10g,余量为黄腐酸。
63.实施例2
6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20g,地衣芽孢杆菌40g,巨大芽孢杆菌20g,侧孢芽孢杆菌50g,细黄链霉菌40g,哈茨木霉菌5g,壳寡糖30g,褐藻寡糖1g,余量为黄腐酸。
65.实施例3
6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60g,地衣芽孢杆菌100g,巨大芽孢杆菌40g,侧孢芽孢杆菌30g,细黄链霉菌20g,哈茨木霉菌30g,壳寡糖10g,褐藻寡糖8g,余量为黄腐酸。
67.实施例4
6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00g,地衣芽孢杆菌60g,巨大芽孢杆菌30g,侧孢芽孢杆菌40g,细黄链霉菌30g,哈茨木霉菌20g,壳寡糖20g,褐藻寡糖3g,余量为黄腐酸。
69.实施例5
7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80g,地衣芽孢杆菌80g,巨大芽孢杆菌35g,侧孢芽孢杆菌35g,细黄链霉菌25g,哈茨木霉菌25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71.实施例6
7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枯草芽孢杆菌120g,地衣芽孢杆菌120g,细黄链霉菌40g,哈茨木霉菌25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73.实施例7
7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00g,地衣芽孢杆菌100g,巨大芽孢杆菌40g,细黄链霉菌40g,哈茨木霉菌25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75.实施例8
7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00g,地衣芽孢杆菌100g,侧孢芽孢杆菌40g,细黄链霉菌40g,哈茨木霉菌25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
5g,余量为黄腐酸。
77.实施例9
7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20g,地衣芽孢杆菌20g,巨大芽孢杆菌100g,侧孢芽孢杆菌100g,细黄链霉菌40g,哈茨木霉菌25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79.实施例10
8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50g,地衣芽孢杆菌100g,巨大芽孢杆菌10g,侧孢芽孢杆菌10g,细黄链霉菌10g,哈茨木霉菌25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81.实施例11
8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50g,地衣芽孢杆菌100g,巨大芽孢杆菌10g,侧孢芽孢杆菌10g,细黄链霉菌10g,哈茨木霉菌100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83.实施例12
8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50g,地衣芽孢杆菌100g,巨大芽孢杆菌10g,侧孢芽孢杆菌10g,细黄链霉菌10g,哈茨木霉菌2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85.对比例1
86.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其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哈茨木霉菌。
87.对比例2
88.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其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壳寡糖。
89.对比例3
90.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其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褐藻寡糖。
91.对比例4
9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40g,地衣芽孢杆菌140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93.对比例5
94.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1kg菌肥包括枯草芽孢杆菌200g,细黄链霉菌80g,壳寡糖15g,褐藻寡糖5g,余量为黄腐酸。
95.试验例1康乃馨田间茎腐病防治
96.在云南昆明某地选取康乃馨种植花圃,将花圃按照20m2/小区划分成57个小区,其中1

51小区分别施用实施例1

12以及对比例1

5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种菌肥随机施用三个小区,52

54小区作为空白对照组,不施用微生物菌肥及百菌清,55

57小区采用75%的百菌清喷施。其中,1

51小区在植株发病初期开始滴灌菌肥,施用量均为300g/亩/次,每隔10天滴灌一次,共计滴灌3次,55

57小区采用75%的百菌清稀释500倍后喷施,百菌清使用量为200g/亩,每隔15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
97.至康乃馨采花期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取5丛植株,对各小区内康乃馨茎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康乃馨茎腐病分级标准如下:0级,枝叶生长旺盛,无症状;1级,萎蔫枝叶不到整株的25%,茎部出现水浸状小病斑;2级,25.1%~50%的枝叶萎蔫,茎部形成黄褐色水渍状不规划病斑;3级,50.1%以上的枝叶萎蔫,茎部出现深褐色坏死斑;4级,整株枯死,茎部组织黑色,腐烂,病部出现子实体。根据调查结果按下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98][0099][0100]
表1
[0101]
组别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实施例124.9063.78实施例224.6564.15实施例323.7865.41实施例424.4164.49实施例523.2566.18实施例630.1256.19实施例728.6758.30实施例827.2460.38实施例925.2063.35实施例1025.3563.13实施例1126.3861.63实施例1226.5261.43对比例132.2153.15对比例231.6753.93对比例331.3354.43对比例432.4552.80对比例533.5151.26空白对照组68.75——百菌清组39.7542.18
[0102]
试验例2康乃馨田间促生效果
[0103]
在云南昆明某地选取康乃馨种植花圃,将花圃按照100m2/小区划分成54个小区,每小区种植1500株,其中1

51小区分别施用实施例1

12以及对比例1

5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种菌肥依次施用三个小区,52

54小区作为空白对照组,不施用微生物菌肥。其中,1

51小区在植株移栽前作为底肥按照500g/亩的用量施用,在生长期按照300g/亩/次作为追肥进行滴灌,每次滴灌间隔10天,共计滴灌3次,其它时期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0104]
至康乃馨花期测定每小区产花量,并按花枝长度40cm以下、40

60cm和60cm以上3
个级别划分花的质量,达60cm为优质花,计算优质花率。结果如表2所示。
[0105]
表2
[0106][0107][0108]
试验例3对康乃馨田间土壤养分的影响
[0109]
按照五点取样法分别测定试验例2中54个小区康乃馨移栽前(未施用底肥)以及种植结束后各小区的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铵态氮以及可溶性盐含量,结果如表3所示。
[0110]
表3
[0111]
[0112][0113]
备注:(1)上述试验前54个小区的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以及铵态氮含量基本相同,因此,仅在第一行列出了各小区试验前土壤的各项数值。
[0114]
(2)ph采用ph计进行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铵态氮采用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按照gb12297

90测定,速效钾按照gb7856

87进行测定,可溶性盐采用电导法测定。
[0115]
试验例4玫瑰花促生防病及对土壤改良效果
[0116]
在云南昆明某地选取玫瑰种植花圃,将花圃按照10m2/小区划分成54个小区,每小区种植100株,其中1

51小区分别施用实施例1

12以及对比例1

5提供的花卉用微生物菌肥,每种菌肥依次施用三个小区,52

54小区作为空白对照组,不施用微生物菌肥。其中,1

51小区在玫瑰生长期按照300g/亩/次作为追肥进行滴灌,每次滴灌间隔10天,共计滴灌3次,其它时期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0117]
4.1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0118]
按照五点取样法分别测定54个小区玫瑰移栽前(未施用底肥)以及种植结束后各小区的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铵态氮以及可溶性盐含量,结果如表4所示。
[0119]
表4
[0120][0121][0122]
备注:(1)上述试验前54个小区的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以及铵态氮含量
基本相同,因此,仅在第一行列出了各小区试验前土壤的各项数值。
[0123]
(2)ph、有机质含量、铵态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速效钾含量的测定方法同试验例3,在此不再赘述。
[0124]
4.2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0125]
分别在移苗前及整个种植季结束时采集实施例5提供的菌肥处理的小区土样以及空白对照组小区的土样,将提取土样中微生物总基因组测序后进行微生物交互式多样性分析,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表示;土壤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用平板计数法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0126]
表5
[0127][0128]
4.3对玫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0129]
移栽20天在各小区分别统计各处理苗移栽成活率;定植50天分别用直尺测量各小区植株的株高,在整个种植季结束后统计各处理鲜切花产量及a、b等级鲜切花产量。玫瑰鲜切花质量分级标准:a级,整体感、新鲜程度极好,花形完整、饱满、无损伤,花色艳丽,花枝均匀、挺直、茎长度65cm以上,叶片均匀、清洁、平整,叶色鲜绿有光泽,无病害,开花指数1

3;b级,整体感、新鲜程度好,花形完整、饱满、无损伤,花色好,花枝均匀、挺直、茎长度55cm以上,叶片均匀、清洁、平整,叶色鲜绿,无明显病害,开花指数1

3;c级,整体感、新鲜程度好,花形完整、饱满、有轻微损伤,花色良好,花枝均匀、挺直、茎长度50cm以上,叶片较均匀、较清洁,无褪绿叶片,有轻微病害斑点,有极轻度损伤,开花指数2

4;d级,整体感、新鲜程度一般,花瓣有轻微损伤,花色良好、略有焦边,花枝均匀、挺直、茎长度40cm以上,叶片不均匀、有少量残留物,叶片有轻微褪绿,有轻微病害斑点,开花指数3

4。结果如表6所示。
[0130]
表6
[0131][0132][0133]
4.4对玫瑰锈病防治效果
[0134]
在玫瑰花采摘期分别采用五点取样法在各小区进行取样,每点取5丛植株,对各小区内玫瑰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玫瑰锈病分级标准如下:
[0135]
0级,不发病;1级,病斑分布占整株表面积的1/4以下;2级,病斑分布占整株表面积的1/4

1/2以下;3级,病斑分布占整株表面积的1/2

3/4以下,伴有叶枯出现;4级,病斑分布占整株表面积3/4(含)以上,引起植株枯萎,以致死亡。根据调查结果按下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如表7所示。
[0136][0137][0138]
表7
[0139][0140][014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用于种植花卉的肥料改良土壤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土壤调理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为花卉施微生物菌肥的方法
一种园林花卉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多功能植物花卉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用于种植花卉的肥料改良土壤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一种EM纳米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一种腐植酸型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网址: 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90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年产200吨微生物菌种剂和200
下一篇: 销售大象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