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菊王”!我院教授自主培育菊花品种夺得北京第十三届菊花擂台赛“菊王”桂冠

“菊王”!我院教授自主培育菊花品种夺得北京第十三届菊花擂台赛“菊王”桂冠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年一度的菊王争霸赛于11月5日在北京市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以“菊耀金秋共霜舞 芬芳吐艳汇匠心”为主题,邀请近30余家京内外相关单位及民间养菊高手参加,集中展出菊花品种500余个,共1500余盆。经过激烈的角逐,由北京林业大学戴思兰教授带领的菊花育种研发团队自主培育、天坛公园栽培选送的‘东篱碧波’夺得2022北京菊花文化节——北京第十三届菊花擂台赛“菊王”桂冠。

本次获得“菊王”称号的菊花品种 ‘东篱碧波’

(又名‘碧目紫髯’)

该品种花大色艳,花型饱满圆润,大气端庄、刚柔相济;植株健壮,碧绿的叶片,玫红色管状花瓣带黄绿色凝尖的形态,与三国演义中描述孙权“绿眼睛紫胡须”的伟岸身躯和卓尔不群的相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得名‘碧目紫髯’;‘东篱碧波’之名则表现了层层展开的黄绿色凝尖好似重重波浪,不断推向新高,象征着菊花界新人辈出,后继有人。

戴思兰在菊花苗圃中

戴思兰教授从事菊花研究30余年,不仅培育出2008北京奥运会用花“盆栽小菊”、2019世园会和第十届花卉博览会“东篱”系列菊花品种等多项成果,更是致力于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团队自育大菊品系30余个,自育小菊品系50余个。其中3个切花菊、8个盆栽大菊和20余个露地小菊获得新品种授权,4个小菊新品种通过北京市良种审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授予其领导的菊花育种团队“北京市花卉育种研发创新团队”荣誉称号。获得“菊王”桂冠的菊花新品种‘东篱碧波’只是众多优秀菊花新品种的代表品种之一。

戴思兰团队荣获的荣誉称号

与菊结缘,薪火相传

师从园林界泰斗陈俊愉院士,走进享誉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吴瑞先生的实验室,与这两位老师的相遇,对戴思兰的菊花研究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1988年,与陈俊愉先生的相遇,让戴思兰最终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先生常说一句话“做研究要百折不挠”。陈先生帮助她养成了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走进美国康奈尔大学,与吴瑞先生的相遇,让戴思兰进一步喜欢上了菊花。吴瑞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让她受益终身。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棵小苗,就像花一样,要用心培养才不会长歪。” 30多年来,戴思兰从未停止课堂授课。主持编写了国内园林专业通用教材《园林植物育种学》和《园林植物遗传学》,培养了百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她一如自己的导师一样倾尽心血培养学生。

戴思兰团队(拍摄于2022年11月)

攻坚自主品种,延续前辈期盼

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世界名花,栽培菊花的近缘野生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随着菊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广受大众喜爱,菊花品种群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尽管是世界花卉产业中名列前茅的切花类群,但中国自主培育的菊花品种却占比甚微,尤其是很多国内企业生产的菊花也鲜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因此,“发展中国自主的花卉品种,是陈俊愉先生等老前辈的期盼,也是中国园艺界的梦想!”戴思兰说。

30多年来,戴思兰团队的研究范围覆盖盆栽大菊、小菊、切花菊等多个菊花品类。他们将每株菊花的花型、花色、开花期、叶形和生长环境等要素数据化,记录实验数据多达数百万条。对菊花历史文化、菊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和品种起源、种质资源评价,花色、花型、开花期和抗逆性等观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菊花优异种质创制以及产业化栽培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性进展和研究成果。

菊花资源圃

团队目前收集并保存了1200余份盆栽大菊品种、100余份露地小菊和50余份切花菊株系、20余个野生种;完成了800余个大菊品种连续10年的形态观测记载,建成了中国传统菊花品种数据库;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菊花品种鉴定技术体系,目前系统可鉴别1600余个菊花品种。

戴思兰团队对菊花花型和叶型等观赏性状的研究成果

研发的“东篱”系列露地小菊新品种,具有花色鲜艳、开花期早、株型圆整和着花繁密、不易褪色等特点,解决了露地小菊在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花期晚、株型散、易倒伏、缺红少艳”等问题。培育的切花菊品种花型饱满、花色鲜艳、花瓣不散落。培育的盆栽大菊品种植株健壮、开花期早、花型丰富,适宜产业化栽培。

戴思兰团队自主培育的露地小菊

戴思兰团队自主培育的大菊新品种

戴思兰带领团队将本应在秋季开放的盆栽小菊,带到了在盛夏时节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上。同时研发的栽培技术不仅能使秋季开花的普通菊花在盛夏开花,还能使之耐高温高湿,延长花期两月有余,即使遭遇烈日炎炎和暴雨仍可盛开不败。

戴思兰团队自主培育的露地小菊新品种

以菊搭台,经济唱戏

为推动菊花产业化,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局相关项目,获得“中国传统菊花品种产业化生产技术”、“切花菊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林业局认定4项技术成果。获批6项国家授权专利,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与北京市绿地养护管理事务中心、延庆农场、武汉植物园和河南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品种推广合作,菊花新品种年种植面积达100余亩;商品苗年销售量20000余株。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菊花国际竞赛和省市区室内展品评比中获奖19项,参加第十届花卉博览会获奖12项。

近三年戴思兰团队自育菊花品种参赛获奖情况

戴思兰说“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创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快植物新品种及配套专利的转化运用,让创新成果真正在大地上开出鲜艳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团队将历时20年研发的5个“东篱”系列菊花品种权转让给了河北省故城县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品种产业化发展。此外,“切花菊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盆栽菊花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露地早花小菊品种培育系列技术”、“中国传统盆栽菊花周年生产技术”等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科技成果的同时,均实现了企业化生产。

6个农业部授权新品种在北京市绿地养护管理事务中心

推广种植情况

经国家林草局批准,戴思兰牵头成立了菊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并担任理事长一职,为菊花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联盟理事囊括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产学研全链条单位。

理事单位还将茶用菊、药用菊和食用菊等进行推广种植,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脱贫;用易培育易成活的小菊布置而成的“大地花海”,为全国各地的旅游产业增添了不少亮色。

菊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立会议

中国菊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戴思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培育适宜国内外花卉市场需求的品种,更好地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赏花需求;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培育具有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特色的新奇特品种,做大做强中国菊花品牌;轻简化栽培,培育适宜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新品种,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环保和低能耗的菊花栽培技术,实现良种结合良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抗逆性强的菊花品种资源以及珍稀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等育种材料,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加以保护;对重要观赏性状开展更深入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为育种工作奠定科学基础;深入加大育种者权力保护力度,制定适宜的品种保护政策,激发育种人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

撰稿:张秋玲 洪 艳 宋 文

编辑:范晨奥

责编:彭 腾 赵悦言

审核:李燕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京菊花擂台赛举办 “菊王”诞生
汇集上千品种 北京菊花擂台赛争夺“菊王”桂冠
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演菊花擂台赛 游客可睹“菊王”风姿
北京菊花擂台赛决赛举办 “燕山秋色”当选“菊王”
菊王诞生丨第十五届北京菊花擂台赛成功举办
北京菊花擂台赛决赛举办,“燕山秋色”当选“菊王”
第十五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决赛举办 “燕山秋色”当选“菊王”
斗菊打擂,“燕山秋色”获第十五届北京菊花擂台赛“菊王”称号
菊王出北林 创新展齐芳
赏百种菊花 观非遗文化 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演菊花擂台赛

网址: “菊王”!我院教授自主培育菊花品种夺得北京第十三届菊花擂台赛“菊王”桂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01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关于菊花的品种和花型
下一篇: 免费开放!广深花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