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立体花坛设计制作品位
摘要:介绍立体花坛的概念及用途,论述提升立体花坛品位的几个观点:立体花坛设计应符合审美;设计形式应与环境结合;设计观念要创新并富有文化内涵;应赋予立体花坛制作生态理念;合理选择立体花坛植物材料;做好立体花坛的精细养护;注重科技投入,降低成本。
关键词:提升 立体花坛 设计品味
立体花坛是以绿色植物作为花坛艺术创作的表现基础和手段,以钢铁等材料构成框架,覆种植物或摆放悬挂盆钵建造形式美观高雅、富有文化主题内涵的立体植物造型。用于传达信息、形象,体现了人类运用自然、超越自然的美感。立体花坛因其安装使用灵活、造型多变,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代表了当今园艺的最高水准,被誉为景观设计中的“盛世华章”。其出色的美化环境、烘托气氛与寓教于乐功能,成为现代城市美化的“点睛”之笔,创造出特色独具、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
立体花坛在欧美已较为普及,从街头绿地到公园、广场随处可见,中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应用,近几年来也逐渐普及,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后,因其视觉冲击力强、管理方便、观赏期长等特点,在各地取得较大发展。立体花坛是有生命的植物雕塑,其设计、制作、养护均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水准,才能但是这一具有科技水准高,且耗时、耗财、耗力的园林艺术形式在设计制作流程中还欠品味和档次,如何不断提升立体花坛设计制作品位,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存在的问题,对立体花坛制作工作谈一下个人观点,与同行一起切磋探讨以下几个方面:(标点)
1、 立体花坛设计应符合审美
立体花坛形式是外在美与内在经典的思想及地域、文化、人文景观的统一体,其设计艺术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因此,无论是造型还是造景花坛,即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也不能违背当地人文景观,应该做到与当时当地环境完美结合,达到和谐美;视觉欣赏做到全方位,色彩绚丽、造型优美,声、光、电合理应用,使其达到视觉美;确定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涵,做到意蕴美;精雕细琢,少而精,达到稀缺美;造型花坛合理利用篆刻凹凸的阴阳纹样,精美细腻刻画人物、动物及建筑三维,达到精致美;造景花坛配合瀑布、喷泉、水生植物等营建自然山水景观,达到生动美;选好花坛花卉主色调,合理搭配对比色和调和色,达到调和美,避免“五色乱目”现象发生。配景及衬底花坛作为环境烘托应与主花坛有一定的对比等等。
2、设计形式应与环境结合
立体花坛设计就是把花卉艺术与环境巧妙结合的过程,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花坛所要表现的形式和主题思想,要力求达到与周围环境及陪衬主体内容相符合。不同的建筑物和绿化环境,要求设计不同的立体花坛式样。例如:在规则式的游园内,附近有高大的建筑物前,应布置主题突出,精细、高雅.具有较高艺术效果的立体花坛。而在闹市区的街道路口,公共游乐活动区广场等,则宜布置较为朴素大方、庄重浑厚的立体花坛。此外要充分考虑花坛的立地条件和地貌特点,如在长方形的广场上,以设计长方形的大型花坛为宜,而在圆形广场的中心,则以设计圆形、多角对称形的花坛较适宜。设计时还应考虑立体花坛的固定方式和植物材料的应用等诸多因素。根据“比例与尺度”原则使造型与周围空间达到合适的比例,按照平面与三维立体结构设计多角度效果图示,更直观表现立体花坛的空间构造和体量。同时也对整个立体花坛色彩的组合等诸多因素适时统一调配,力求达到“寓多样于统一”,营造出自然和谐、极具生命力的设计效果。
3、设计观念要创新并富有文化内涵
立体花坛既要充分直观展示植物特征与丰富多彩的图案造型,达到良好视觉效果又要表达其设计主题、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能使每个抽象或具象作品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或美好的寓意,在欣赏的同时悟到渊源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风情,尽可能将爱国教育、公益事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美好愿望贯穿其中,能使观赏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应赋予立体花坛制作生态理念
以生态植物作为艺术创作的立体花坛造景是以不破坏原生态的环境为前提,挣脱艺术单一价值观的束缚,使科学与艺术得到完美结合。进一步倡导选择开发一些环保、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植物材料的同时,还要强调尊重各类植物的生态学特征,使立体花坛表面的生态绿色植物覆盖率不得少于80%。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生态理念进一步深化,“生态模式”的城市雕塑越来越被强调,立体花坛本身是生态雕塑的载体,它应在主题思想、施工技术、艺术表现、环境效益各方面均体现了现代雕塑的生态化趋势,如:花坛结构、水电设备等作品构件可重复利用;微喷滴灌科技延长展示时间;选择开发环保植物品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当立体植物艺术作品上升到生态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层次展现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时,立体花坛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加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生态绿化和园林事业的发展。【2】
5、合理选择立体花坛植物材料
立体花坛是人类运用自然的力量创造的园艺文明,其精髓在通过植物形态、色彩和质感合理配置和应用,形成独特的植物造型艺术。因此,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做到适地适时以整体效果选择使用,确保花期交替合理运用,株型高低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将植物材料的质感、纹理与作品效果完美结合。
依据立体结构特点,选取用于立面的植物多以小型草本为主,要求叶片和花朵细小茂密、花期长、株型低矮健壮整齐、色彩鲜艳,耐修剪、萌蘖性强的观叶观花植物品种,如四季海棠类、非洲凤仙、五色草、半枝莲、石莲、银香菊、彩叶草类、宝石花、垂盆草、金叶景天、佛甲草、金叶过路黄、嫣红蔓、红莲子草等。平面设计方案宜选择一些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球宿根花卉及低矮色叶花灌木与常绿植物等,如万寿菊、一串红、三色堇、金盏菊、雏菊、矮牵牛、四季海棠、虞美人、美女樱、百日草、千日红、大岩桐、凤仙、洋凤仙、鼠尾草、马齿苋、大丽菊、金鸡菊、长春花、醉蝶花、黄帝菊、天竺葵、彩叶草、夏堇、孔雀草、一品红、三角梅、变叶木、龙血树、榕树盆景、三角梅、苏铁等。
园艺师在“雕塑”作品时能充分理解设计师的艺术构图思想,从可以选择的植物品种中选择配置最具有表现力的植物材料,实现生硬的钢制雕塑与柔软的园艺的完美结合。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了解植物生态习性,根据季节合理选择配置植物花卉。如红绿草容易繁殖,生长较快,耐修剪,色彩也较丰富,有利于表现各种造型,但缺点是不耐寒,因此在秋冬季时可栽培其它如景天科植物、矮麦冬等植物品种。此外,植物在不同季节叶色可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应该有前瞻性地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例如细叶针茅花色最初粉红色后转为红色,秋季转为银白色。红绿草、佛甲草可作纹样边缘,使图案清晰,充分展示图案的线条和艺术效果;五彩鱼腥草、血草等适合做立体花坛造景的配景材料等。
6、做好立体花坛的精细养护
立体花坛造景是成千上万的植物大规模使用卡盆、钵床在特定的位置组合栽植而成,由于立体花坛的造型体量巨大,高度多在5米以上,有些造型更是高达10多米,浇水养护是个难题,利用微喷滴灌新技术对植物的养护管理有严格的要求,根据每种花卉需要的水量不同具体情况,使用精细化的浇灌方式,先进的自动浇水微灌技术,即每盆花都要有单独立的滴灌水管,每丛草都要有渗灌水管,大型植物旁边要有喷灌水管等。主给水管在地面隐蔽处设置接口,浇灌时与配备加压水泵水车或地下出水管对接,方便科学解决水源水压。且需要不断喷药防治病虫害,尤其是后期植物的修剪、整形。对于人流量比较大的环境应经常更新植物,及时清理病弱死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花卉常开不断,延长花坛的摆放时间和周期。
因此必须采用滴灌、渗灌和微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护。大大节约成本,提高社会和经济价值。
7、注重科技投入,降低成本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开发系列立体花坛产品,包括种植容器、植物材料、养护材料、结构材料等,科学运用现代园艺技术,使立体花坛地方化、特色化、经济化。同时在选择造景环境时要有所取舍,确保景观效果,做到宁缺毋滥。针对立体花坛需水量大,浇水困难,新优植物不耐冲击的问题,采用脉冲式微喷、滴杆滴灌、小管出流、网络式渗灌形式新技术,解决用水车、皮管浇水的诸多问题,大幅节约用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优化了立体花坛景观环境,也提高了花坛养护和欣赏水平。还可利用造型活泼生动形象,展示工艺结构、喷灌设备、声光电功能及养护设施等,收到一定的广告效果。【3】
参考文献:
【1】林雪苹浅谈立体花坛造景中植物应用 福建热作科技
【2】王卓识立体花坛造景应用现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
【3】立体花坛的应用与研究
相关知识
立体花坛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重庆专业五色草立体花坛设计
立体花坛、绿雕:城市节日景观提升生态雕塑
立体花坛
造景技术在立体花坛中的应用
一波优秀立体花坛造型设计集锦,学起来!
立体花坛设计的原则及花坛设计的类型与注意事项
安康五一立体花坛设计施工
“花好月圆”看菊展!河北石家庄15座立体花坛盛装亮相!
【提示】第二期“花卉景观·立体花坛”专题研修班报名即将开始,详情戳→
网址: 如何提升立体花坛设计制作品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295.html
上一篇: 3dsmax2012怎么建模花坛 |
下一篇: 2022“活力亚运,绿色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