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君子兰的历史发展

君子兰的历史发展

君子兰的历史发展

2008/6/30 15:48:37

  第一阶段:君子兰进入民间(1945-1976)

  君子兰进入民间是在抗战胜利后,由伪皇宫流出,为极少数人莳养。解放后,有了一定范围的流传,而且主要品种是下花君子兰(垂笑)。当时的大花君子兰(上花)主要在长春地区流传,沈阳、哈尔滨有极少量存在。由于当时政治运动频繁,养花种草属于资产阶级情调,加之对君子兰繁殖技术掌握不多,品种也单一,所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君子兰只作为一般的花卉在民间莳养,没有凸显自身的优势。

  第二阶段:形成文化品位,品种、数量大幅提升,作为商品大面积流通(1977-1993)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始复苏。由于花卉种植是任何平民百姓都能承受的事情,加之群众的市场意识的觉醒,君子兰作为商品,开始大面积流通。此时的长春君子兰已初步形成了胜利、和尚、技师、短叶、等品系,为君子兰提供了广泛发展的基础。这次发展来势迅猛,普及迅速,重点在东北三省,影响到全国。当时的名兰价格最高可达数万元。对于万元户刚出现的年代,这几乎是天文数字。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和经济泡沫的破灭,1983年这股热潮开始降温。

  第三阶段:君子兰养殖、流通彻底市场化,规模化(1993-2000)

  1993年以后,随着中国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新一轮的君子兰热潮又开始了。此时正值国企改革,减员下岗,而莳养君子兰十分适合基本群众的经济活动,于是,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投资,大量进入君子兰领域。到2000年达到顶峰。又一次过热又开始降温。这次发展使君子兰在品种上有了本质上的提高,形成了君子兰第三代、第四代品种,君子兰的文化品位更加深入人心,除东北外,华北、华东、西北、中南都开始大量种植。长春、鞍山、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华北、华东、西北各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种植。

  第四阶段:君子兰的文化品位和养殖流通市场趋于成熟和稳定发展(2000-今)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30年的市场经济的洗礼,君子兰这一奇特花卉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几代养兰人的心血,如今已开出绚丽的花朵。如今的君子兰,在百花之中,她是经济含量最高的花卉之一,市场销量大,产品附加值高,在长春、鞍山等地已被列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最后,谈谈君子兰发展的出路。和所有商品一样,君子兰产品必须升级换代。否则,必将被市场淘汰。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消费市场的观赏水平制约着养殖经营方向。最高层次为高档国兰系列,中档水平在有一些君子兰文化特征的兰种中流行。低档水平则是最一般的兰种。由于对所谓“宽、短、圆”品味的追求,带有日本兰基因的君子兰销路很好,这是因为她满足了一般消费者的认识和适合一般大众的消费能力。但是这种状况很快会改变,因为具有充分表现君子兰文化特征的兰种不断被人们认可,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君子兰价位的不断合理化以及人们的消费能力的增强,所以,新的消费层次和群体会很快形成。品位低下的兰种必将退出市场。


相关知识

水培花卉的发展历史.ppt
中国花卉发展历史;花的来源和历史
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
清代花鸟画的发展历史
岭南盆景发展的历史
花茶发展历史
花鸟画发展历史
药用植物的发展历史
中国园林的历史与发展
园艺发展历史

网址: 君子兰的历史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46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君子兰换盆方法
下一篇: 刚竹的养殖方法与栽培技术(刚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