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桂花故事 散发独特“花香”
“‘香飘十里,千古流芳’,桂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雅物,有‘独占三秋压众芳’的赞誉。桂花糕,则是流传千年的传统糕点,又称桂花年糕、蜜食等,而我家的桂花糕还有一段传承170年,有关状元的故事……”近日,一段桂林秝园桂花糕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引起了各地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专家认为,桂花的文化历史元素众多,多加运用,能给桂花产品带来独特的附加值。
“状元桂花糕”故事
吸引众多网友打卡
近日,记者来到视频中提到的秝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体验中心。据门店负责人王先生介绍,该品牌的桂花糕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传北宋太宗年间,王氏先祖王世则连续两年状元及第,被誉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连科状元,之后家族得以接触到宫廷点心的做法。为了激励后人,之后王氏宗族就有了做点心的习俗,并且一直传承到现在。其中,桂花糕、状元饼就是别具意义的糕点。王先生说:“状元王世则,与桂花有缘,首次去乡考,时逢是秋天,母折桂花枝,寓意‘折桂’,之后王世则一举解元。到了春天逢会考,新鲜的桂花无处找,家人就用老坛桂花蜜,再用田中米,加工制成糕、饼,同样寓意‘折桂’,而之后进行殿试时,王世则吃了桂花糕,又名列前茅。”
这段“状元桂花糕”的故事,吸引了很多网友到店里打卡消费。来自杭州的吴女士说,听了状元与桂花糕的故事后,她特意买了好几盒桂花糕、状元饼寄回家当特产,送给正在中考的小辈们,希望有个好寓意。
据了解,秝园桂花糕2022年成功申请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央视走进桂林“象鼻山下赶大圩”美食组金奖。王先生表示:“从今年的产品销量来看,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做传统产业的优势得以体现,明显促进了销量的提升,也让我们的品牌从桂花糕点趋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秝园桂花糕制作技艺早期出现在临桂中庸王家山村,以该村王氏家族传承为主,后逐步辐射王家山村的其他家族及桂林市。按照王氏族谱的记载,该家族生产、售卖的桂花糕、状元饼至少有170年历史。
破解桂花产品同质化
挖掘更多文化历史元素
据了解,桂林作为中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桂花种植资源丰富,鲜桂花年采集量达10000吨,是桂花初级产品、桂花香精香料和桂花食品的主要集散地,年综合产值达30亿元。除了常见的桂花糕、桂花糖茶、桂花香水等传统商品外,各种诸如桂花沐浴露、桂花香氛等创新产品也很热销。
但是,桂花产品同质化的销售和竞争也非常激烈,如何给相关商品赋予桂林独特的附加值呢?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副院长认为,挖掘桂花文化、历史,是将桂花产业从满足物质层面需求,往满足精神层面需求发力的表现。
“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是‘供需理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肯定不会一直停留在仅仅满足物质层面需求上,更多地是需要体会产品之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全新的体验感,这也可能是传统桂花产业求新求变的根本原因所在。”张海丰说,“一些限量版球鞋、球星卡之所以能卖出高价,也是因为它上面附加的文化价值,在现代行销手段加持下的效果。”
说起桂林桂花糕视频的走红,张海丰说:“我们都知道,临桂是状元之乡,但之前很少把桂花糕和状元联系起来,这段桂林桂花糕视频蕴含的文化价值,相比其他桂花糕有了无可替代的文化属性。”
“当桂花作为一个地方品牌、文化元素出现后,就能更好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属性,助力桂林旅游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发掘桂花文化元素的价值所在。”张海丰说。
来源:桂林晚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构建名品方阵 讲好品牌故事
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万物共生大讲堂》线上版第三期龙春林《花草树木的故事》
快报名!第一届“用英语讲好河源故事”全民阅读活动
那是一个有关桂花散落一地的故事
【科大视点】我校学子获四川省“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从岭南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 注重讲好本土人文故事
讲好植物故事,第21届世界月季大会花落中国南阳
经典甜美香水推荐 散发各种花朵的独特气味
桂花的花语与传说(桂花之香)
华南国家植物园:讲好中国植物故事 展示生物多样之美
网址: 讲好桂花故事 散发独特“花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6522.html
上一篇: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 |
下一篇: 杭州满城桂花香,品味历史底蕴与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