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采集工具

采集工具

  每逢周末或其他节假日,许多人都喜欢去郊外游玩,看看红花绿树,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松弛一下紧张的心情,这里向你推荐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采集植物标本,植物标本对于教学、科研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采集标本不仅给你的业余生活增添一份乐趣,更可以让你为做一个业余采集家而自豪。
  在这里,将为你介绍一些采集植物标本的基本常识。

采集工具

  枝剪:剪取标本必备的工具。有许多植物的枝条比较坚韧,必须用枝剪采集,以免损伤植物体,并使所采标本整齐美观。如果没有枝剪,也可以用锋利的普通剪刀。

  高枝剪:又称长柄枝剪。用以剪取高大乔木的枝条。高枝剪一端安上一根长的竹竿,另一端系上长绳,剪枝时将剪口夹住枝条,用力向下拉绳子,就能剪断枝条。

  掘根器:用来挖掘草木植物的地下部分。短柄小铲、普通小锄头或菜刀等也可以代用。

  标本夹:是采集制作膜叶标本的必备工具(图3)。它是由两块夹板构成,目的是压平标本使之不卷皱。因此夹板要平展,并配有绳子以便捆扎。野外用的多为轻型标本夹,可用两块厚纸,内外包以皮革或帆布制成;亦可用轻质木条或竹片制成,再配以背带。室内用的最好是用质地较硬的木材制成,以增加压力。大小可按需要而定,通常是48厘米×35厘米。

  吸水纸:用来压制标本用。要求纸质疏松柔软、吸水性能好。通常用草纸,预先折成与标本夹同样大小备用。

  采集袋:暂存放易脱落的标本,以免丢失。可以用牛皮纸糊成大小不同的纸袋,放置花、果。还可用粗布缝成不同大小的布袋,用来放置鳞茎、根状茎、或大型果实等。

  采集箱:也是用来野外临时存放标本。一般用马口铁制成椭圆形,长40厘米,宽18厘米,高9厘米。侧面有一小盖,可以启闭,箱外漆以暗绿色,箱内漆白色,两端装有皮带以便挎在肩上。

  采集瓶:用来放置浸渍标本的玻璃瓶,内装有相应的浸渍液。采集瓶最好用广口瓶。野外携带时要注意避免撞破和浸渍液溢出。

  采集标签:也称号牌或号签。可用稍硬纸裁成长方形的小纸片。一般是2厘米×1厘米。一端穿上白线。用来写采集号。
  采集号数:-------
  日期:
  年、月、日
  采集人:---------

  采集记录本:事先印好并装订成小本。其式样如下:
  采集记录
  采集人-----采集号------
  采集期-----份数-------
  采集地点--------------
  海拔-------土壤-------
  环境:---------------
  性状:乔木灌木草木藤木寄生腐生
  株高--------米胸径------
  形态:根----------------
  茎(树皮)------------
  叶----------------
  花----------------
  果----------------
  用途------------------
  土名------------------
  科名--------中名--------
  学名------------------
  备考------------------
  标本采集记录是植物的重要档案材料。没有记录的标本,鉴定学名会产生很多困难。即使鉴定出学名,知道其经济价值,要重复采集、深入研究、推广利用也会有很多困难。这样的标本价值就不大了。这里着重介绍几个记录项目。
  采集号:采集时编写的号码,它必须和标本上采集标签号一致。这点看起来简单,但往往因不注意而容易搞错,致使标本失去价值。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采集的同一种植物应编同一号。不同地点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不同时间采的,即使是同一种植物都应编不同号。有些植物如菠菜、罗汉果等是雌雄异株的,必须分别采集,编不同号,并注明两者间的关系,即××号是雄株。编写采集号应用铅笔,以免遇水褪色。
  采集地点:是记录该标本在什么地方采集的。要记省(自治区)、县、公社、大队、村名、或重要山川河流的名称。采集地点很重要,因为全世界几十万种植物分布都有地区性,知道地名就可以查阅相庆地区的参考资料,以利鉴定学名。还可以从采集地点知道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和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情况。
  生态环境:记录该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如平地、丘陵、路旁、灌木丛、林下、或山坡、山顶、山谷、阴生、阳生等。
  株高、胸径:株高是指植物的高度。胸径是指乔木而言,即离地面1.3米高处的直径。
  形态记录:根、茎、叶、花、果及树皮等,制成标本后容易失真的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树皮剥落裂纹,花的形状等等。
  土名记录:当地群众所叫的名称。若是文字不易表达的可用汉语拼音记录。
  用途记录:该植物在当地做什么用,食用或榨油,或染色,或药用。作药用的最好记录药用的部位、治什么病,怎样用法。

怎样采集标本

一、大自然植物种类繁多,究竟要采什么样标本?这要根据使用目的而定。植物标本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
  1、整体标本:通常用来识别植物,鉴定学名,鉴别中草药。对某一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也是使用这种标本。例如调查某个学校、山头的植物资源。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是识别植物依据之一,但是常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而花、果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最能反映植物的固有特性,是识别和鉴别植物的重要依据。采集标本时必须尽量采到根、茎、叶、花和果实俱全的标本。草本植物还应该挖起地下部分。从根系上可以鉴别出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的。而且地下部分除根茎外,往往还在变态根和变态茎,如荸荠、百合、菊芋、甘蓝、黄精、贝母、七叶一枝花等等。木本植物应采集有代表性的枝条,最好附有一小片树皮。孢子囊群的形状与排列、根状茎及其鳞片和毛被等是蕨类植物重要的分类特征,采集时要加以注意(图7)。整体标本常制成腊叶标本和原色浸渍标本。
  2、解剖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某一器官的内部组织结构。如解剖洋葱的鳞茎,以观察基盘、幼芽、鳞叶、须根等结构。横剖黄瓜,以观察瓜类的侧膜胎座和种子着生位置;纵剖桃花,以观察花的各部位及其形态。采集这类标本只要选择健康的有代表性的某一器官即可,不必采集整个枝条。解剖标本通常制成防腐性的浸渍标本。
  3、系统发育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的生活史,即某一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常用于生物教学和引种栽培及科研方面。这类植物标本必须采集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如制作菜豆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标本,就要采集它们胚的萌动、长出主根和幼芽、长出真叶等各阶段的标本。这类标本可制成腊叶标本,也可以制成浸渍标本。
  4、比较标本:比较标本主要是比较不同植物的某一器官的异同。例如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形态就要采集油菜、大豆、黄瓜、番茄等成熟的果实,除去果皮,将种子晾干,还要采集小麦、水稻、玉米的果实晾干进行比较。比较各种形态的根可以采集直根系的棉花、须根系的水稻和小麦、球根的心里美萝卜、圆锥根的胡萝卜、圆柱根的萝卜、块根的某薯、玉米及甘蔗的不定根,以及菟丝子、桑寄生的寄生根等。比较各种形态的茎可以采集直立茎的桃、榕树,缠绕茎的牵牛花、金银花,匍匐茎的草莓,攀缘茎的葡萄、葫芦、爬墙虎,枝刺的山楂、皂角,肉质茎的仙人掌、昙花,球茎的荸荠、甘蓝,鳞茎的洋葱、大蒜等。比较和种形态的花冠可采集离瓣花的桃花,十字花冠的油菜、荠菜,蝶形花冠的大豆、紫檀、蚕豆,管状花的红花,舌状花的菊芋,以及单子叶的小麦花等。比较各种花序可以采集总状花序的白菜,穗状花序的车前,伞形花序的开竺葵,头状花序的向日葵等。比较各种形状的果实可采集核果的李、杏,浆果的柿、葡萄,梨果的苹果、雅梨,荚果的豌豆、刺槐,角果的萝卜,大青,瘦果的向日葵,颖果的水稻、小麦,翅果的榆、槭等。比较标本可以制成腊叶标本,也可制成风干标本,而果实以原色浸渍标本效果更好。

  二、采集标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集标本除以上介绍的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采集标本除以上介绍的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根据制作目的选择具有典型牲、生长健壮、姿态良好的植株或枝条作为标本。有的植物有异形叶,如白菜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之分;海金沙有营养叶和繁殖叶之分;菱有飘浮叶与沉水叶之分。甚至同一枝条上就有不同形态的叶,如枫荷桂就有三种叶形。有的植物是雌雄同株,如南瓜、蓖麻,或是雌雄异株如大麻、杨,应分别采到雌花和雄花。
  2、采集时应根据台纸大小或标本瓶大小,选择大小适中的标本。有的植物体很小,如地衣、葫芦藓、满江红等应多采几株。有的植株很大,可以取其典型的一部分,如百合、芦苇等,不需采全株,可分别剪取顶部、中部和根部的典型部位(图11)。
  制作浸渍标本,一般以标本占瓶内体积的五分之三为宜,标本太小显得空旷无物,标本太大又显得臃肿,这都有损美观。
  3、带有花果的标本,无论是干制还是浸渍,其效果往往与花开的程度有关。若花开太盛,各部位容易脱落,离瓣花尤为突出,所以要选择刚开的花或将开的花蕾。这时花的各部位特征已经明显地反映出来,也不容易脱落。如盛开的木棉花不易压制,而选择即将开放的花蕾进行压制,就能收到较好效果。制作浸渍标本时,浆果类未成熟的果实其果型、色泽还不典型,而太熟的果实内部果汁浓度大于浸渍液浓度,果皮内外渗透压不平衡,也容易造成果皮爆裂,或果肉溶烂等情况,如西瓜和番茄等都有这种情况。干果类的大豆、白菜、穿心莲等果实太熟,压制时果实容易爆裂,种子散出,不易获得完整形态,采集时也应引起注意。种类种子标本应待种子完全成熟时采集。
  4、采集标本的份数根据各自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制作腊叶标本应多采几份,除自己保存外,必要时寄给有关单位衣他们鉴定学名,还可以与国内外有关单位交换。通常一种植物至少采2~3份。制作浸渍标本也要多采几份,以比较不同的浸渍方法的效果。采集份数除了根据需要以外,还应注意爱护植物资源。
  同一种植物同时采的几份标本称为副份标本。副份标本的采集号应是相同的。
  5、采集标本还要注意到各种植物的花要期,以便及时采到需要的标本。有的植物是先花后叶,如榆、柳、木棉等,这些标本在长叶以前就要注意观察,以便及时采到花的标本,待长叶后再在原植物上采叶的标本,编不同号。
  6、制作各种标本都有一定整形问题,目的是使标本既美观,又真实地反映原来的形态,这个问题在原色浸渍标本制作中更为突出。因此要求采集时注意观察植物的生态、花果着生的位置等。
  7、特殊标本的采集:在大型标本的采集方面,因有些植物的叶片极大,例如芋头、蒲葵、假槟榔等,不可能采集整片叶子。这类标本可以采集部分叶片,若是单叶可沿中脉的一边剪下,或剪一个裂片;若是复叶可采总轴一边的小叶,但无论怎样采都必须留下叶片的顶端和基部,或顶端的小叶。花、果和叶片可分开处理,但要编同一号。至于较大的花序,如向日葵的状状花序、棕榈科的花序都只能采取其中一部分。
  大型标本的野外记录显得更为重要,必须详细记录株高、胸径,整片叶子的长、宽,裂片或小叶的数目、长短,全花序的大小等。
  寄生植物采集时应注意采到寄主植物。
  孢子囊群的形、根状茎及其鳞片和毛被常是蕨类植物的分类特征,因此在采集蕨、木贼、海金沙、卷柏时,要注意采集带有孢子囊群的叶片和营养叶,还要挖一小段根状茎,并且小心保护鳞片叶,防止脱落。
  葫芦藓、地线等苔藓植物的孢子体成熟后常常会脱落,所以应在孢子体尚未成熟时进行采集,而且要及时放在纸袋或广口瓶中暂存,以免丢失孢子体上的蒴帽。
  地衣是一个独特的植物类群,生长在多种基质上,叶状和枝状地衣如松萝等大量生长在山林中,而壳状地衣常生长在岩石、树皮及建筑物上,采集时尽量连基质一起采下。若不能采到基质,也庆作好记录。
  菌类植物中的蘑菇是由子实体(菌盖、菌柄0及地下菌线体组成,子实体是重要的分类特征。它们有的生长在地上,也有生长在树枝或腐烂树皮上。采集长在地上的蘑菇,要仔细的挖起地下的菇根;采集树上的蘑菇,应用刀连同基质一起割下。用手拿标本时要注意不可在菌盖和菌柄的表皮留下指印,以免损失子实体表面固有的分类特征。标本采集后立即挂上标签,用柔软纸轻轻包好,放在纸盒里。
  水绵、海松、多管藻等藻类植物多生长在水里,它们一出水面叶片往往收缩一团失去原形。采集这类标本时可先用水网捞出,倒在水盆中,等植叶展开后,再用吸水纸置于标本下面,轻轻将标本托出水面,然后用干燥纸压平。为避免标本带有盐渍,采集的海藻必须先在淡水中浸10多分钟后,再放入清水中按上述方法处理。

  三、标本的清理
  标本采集后,在制作前还必须经过清理,目的是除去杂质,使要展示的特征更为突出。清理一是除去枯枝烂叶,除去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还应适当修剪,但要留下一点叶柄,以示叶片着生情况。二是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冲洗时不要损伤标本,有些植物体上附属物也是分类特征,如蕨类植物根状茎上的鳞叶等,都应注意保护。
  标本清理后,应尽快进行制作,否则时间太久,有的标本的花、叶容易变形,影响效果。

腊叶标本的制作

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就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的标本。腊叶标本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是植物分类工作者常用的标本,也是最容易制作的一种标本。

  一、压制标本
  压制标本是将标本逐个地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上下再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压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可将标本捆紧,又不倾倒为宜,一般叠至1尺左右。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应多夹几张纸。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初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3~4天后标本开始干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花的标本最好有一部分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干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部分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菟丝子、桑寄生、生姜、芋头、兰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压制了1~2个月后,细胞还不死,致使叶、花脱落。这些标本,就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有的标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采集后放置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组织软化再压,效果较好。
  4、标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平衡,受力均匀,不致倾倒。有的标本的花、果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凸起,叶子因受不到压力而皱折,这种情况可用几张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的四周,或将较大部分切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采集标签。标本较长的,可以折成"V"或K"N"形。
  5、换纸换纸是否及时,是关系到标本质量的关键步骤。
  初压的标本水份多,通常每天要换2~3次,第三天后每天可换一次,以后可以几天换一次,直至干燥为止。遇上多雨天气,标本容易发霉,换纸更为重要。最初几次要注意整形,将皱折的叶、花摊开,展示出主要特征。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用烘干的热纸换,效果较好。换纸时要轻拿轻放,先除去标本上的湿纸,换上几张干纸,然后一只手压在标本上面的干纸上,另一只手托住标本下面的湿纸,迅速翻转,使干纸的一面翻到底下,湿纸翻到上面,再除去湿纸,换上干纸,这样可以减少标本移动,避免损伤。
  植物标本的质地不同,其干燥速度也不同。有的标本如车前草、龙葵、牵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干了,有的标本半个月、一个月才干。所以在换纸时应随时将已干的标本取出,以减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压制进常会脱落,换纸时必须逐个捡起,放在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码夹在一起。
  为了使标本快速干燥并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也可以将标本夹在铁丝夹里置45~60℃的恒温干燥箱里烘干或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快速干燥。
  此外,用硅胶作干燥剂辄能使植物标本快速干燥,效果良好。

  二、标本装订
  装订是将标本固定在一张白色的台纸上,装订标本也称上台纸。装订目的一方面是为长期保存标本不受损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观察研究。
  台纸要求质地坚硬,用白版纸或道林纸较好。使用时按需要裁成一定大小。装订标本通常分三个步骤,即消毒、装订和贴记录签。
  1、消毒:标本压干后,常常有害虫或虫卵,必须经过化学药剂消毒,杀死虫卵、零点菌的孢子等,以免标本蛀虫。通常用的消毒剂有1%升汞酒精溶液。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或其它药剂薰蒸消毒。这些都是剧毒药品,消毒时要注意安全。如用紫外光灯消毒较为安全有效。
  2、装订:装订标本先将标本在台纸上选好适当位置。一般是直放或稍微偏斜,留出台纸上的左上角用右下角,以便贴采集记录和标签。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标本在台纸上的位置确定以后,还要适当修去过于密集的叶、花和枝条等,然后进行装订。
  装订标本一般用间接粘贴法。具体的做法是:在台纸正面选好几个固定点,用扁形锥子紧贴枝条、叶柄、花序、叶片中脉等两边锥数对纵缝,将纸条两端插入缝中,穿到台纸反面,将纸条收紧后用桃胶水在台纸背面贴牢,再将花、果的解剖标本、树皮等附件固定在台纸上,易脱落的花、果应装在纸袋里,贴在台纸的适当位置,以使必要时取出观察研究。因此纸袋既要贴得牢固,不使花、果丢失,又要便于取出。大的根茎、果实等纸条不易固定,可用白车线代替,细弱的标本可用桃胶水直接将标本贴在台纸上。没有桃胶水也可用一般办公用的胶水,或加防腐剂的浆糊代替。
  细小的植物如苔藓、地衣、水绵、木耳等,用以上方法不易装订,可用透明玻璃纸覆盖在标本上,玻璃纸四周用胶水粘贴在台纸上。
  整体标本每张台纸只能放一种植物标本。比较标本一张台纸按需要放置同一类标本。
  3、贴标签:标本装订后,在右下角贴上标签,标签项目按需要拟定。一般有类别、名称、采集地、日期、采集者等。
  说明词要简明扼要。类别就是写标本名称,如叶序标本、花序标本或系统发育标本等。名称是指植物名称。若是叶序标本,台纸上可能有几种不同植物名称。植物分类学用的标本,通常在左上角贴采集记录,右下角贴定名签。定名签要标明采集号、科、拉丁学名、鉴定人和鉴定日期。贴标签时将四个角或上下两边粘牢即可,以便必要时可取下更换。

  三、标本的保存
  制成的腊叶标本必须妥善保存,否则易被虫蛀或发霉等,造成损失。
  腊叶标本应存放在标本柜里。标本柜要求结构密封、防潮,大小式样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分上下两层,便于搬动。每层高100厘米,宽70厘米,深45厘米。柜前为对开的门,中间用板隔成两边,每边再用活动的木板横隔成五格(图15)。标本就分类放在木板上。没有标本柜也可用密封的木箱代替。标本柜必须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标本入柜前还必须做两件事:
  登记、编号将每份标本按需要分类登记在登记本上。登记、编号主要是为了便于随时掌握存有多少标本,有哪些标本,使标本保存更有条理,使用方便。
  标本柜、标本室消毒存放标本前,标本柜、标本室应事先扫干净,晾干、并用杀虫剂消毒,通常用敌百虫或福尔马林喷杀或熏杀。然后将标本按登记分类顺序放入柜里保存。标本入柜后,还必须经常抽查是否有发霉、虫害、损伤等,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入柜前要使标本干透,并在标本柜里放樟脑丸、干燥剂。若标本发霉,可用毛笔轻轻扫去菌丝体,再蘸点石炭酸或福尔马林涂在标本上,也可用红外灯烘干,紫外灯消毒。平时取入标本时要随手关好柜门。入柜后遇上雨季有时会反潮,这些情况在南方尤应引起注意。
  此外,在取放标本时,因标本之间互相磨擦也会使标本某部份脱落、破碎。这就要求在操作时轻拿轻放,需要取一叠标本中的某一份标本时,必须整叠取出,放在桌上再逐份翻阅,切忌从中硬抽。为减少标本之间的磨损,可用牛皮纸或硬纸将标本逐份或分类夹好。

相关知识

花瓣采集工具
每种干花花材的采集工具和采集时间
植物标本采集方法,制作方法
园林植物昆虫标本采集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植物园学习花卉栽培知识,可以选择扫描仪作为信息采集工具。()
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园林植物昆虫标本采集.doc
【虫情采集测报系统】智能科技,守护绿色家园
实训5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doc
设施农业病虫害预测预警系统中的病虫害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其数据采集方式为( )。

网址: 采集工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89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攻略/心得] 激战2
下一篇: 科学网—“兰花情人”李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