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下旬,兰花迎来了分株上盆的佳期。然而,近日有群友询问,为何其兰花分盆后叶片竟现干枯之状?实则,兰花分盆操作需格外细致,稍有不慎便可能埋下隐患。兰花分盆操作需谨慎,切伤根部会影响养分输送,导致兰苗发黄干枯。服盆期过长也会消耗养分,引起“退草”现象。环境不适、养护不当、基质和水质问题都是潜在伤害因素。为避免问题,需使用锋利工具、适时调整养护条件,并选择透气优质基质。若发现叶片干枯,应剪除病叶、改善光照与湿度,并可考虑清洗根系后重新栽培,以促进恢复生长。
一、分盆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
兰花分盆是一个细致且需要技巧的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兰株造成伤害。首先,分苗时如果切伤了兰苗所在的根或芦头,会直接影响养分的输送,导致兰苗因缺乏营养而发黄干枯。芦头是兰花储存养分和生长点的重要部位,一旦受损,兰株的整体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解决策略: 在进行分盆操作时,务必使用锋利的刀具,并确保切割面平整。同时,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避免对兰株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分盆后,可适当使用生根粉或促进根系生长的营养液,帮助兰株快速恢复。
二、服盆期过长引起的退草
兰花分盆后需要经历一个服盆期,这是兰株适应新环境、恢复生长的关键时期。服盆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季节、植料、温度、湿度等。如果服盆期过长,兰株会消耗大量贮存的养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导致老苗因养分不足而发黄干枯,即所谓的“退草”,现在秋季,正好是兰株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未服盆会导致水份供需失衡,很容易引起退草。
解决策略: 为了缩短服盆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分盆,在秋季一般选择在秋分前后是比较好的;二是使用透气性好、保水性适中的植料,如松栗王1:1混合火山石;三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四是定期观察兰株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三、环境不适与养护不当
兰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生长状况。分盆后,如果养护环境不适宜或养护措施不当,也容易导致叶子干枯。例如,光照过强会晒伤叶片;温度过高会使叶片失水过快;湿度过低则会影响兰株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
解决策略:分盆后应将兰花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线明亮但避免直射阳光的位置。秋季高温时间时可通过给周围环境喷水降温、遮阴等方式调节温度;到了冬季则要注意保暖防寒。同时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可通过喷雾、加湿器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但要注意防冻。此外还要注意浇水、施肥等养护措施要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或不足。
四、茎腐病和软腐病导致叶片干枯
茎腐病和软腐病也是导致兰花分盆后叶子干枯的重要原因。这两种病害通常由细菌或真菌从分株的伤口侵入茎部引起,进而影响其整体健康。
茎腐病导致茎部组织腐烂,进而影响养分的传输,使叶片因缺乏营养而干枯。茎腐病的发生往往与湿度过高、通风不良以及植料中携带病菌有关。
软腐病症状包括叶片和茎部出现软腐、腐烂,并伴有恶臭。该病发展迅速,可迅速导致兰花死亡。软腐病的发生通常与高温高湿环境下叶心进水没有及时吹干、或伤口感染以及病菌传播有关。
解决策略:在分盆前,确保所使用的植料、工具和容器都已消毒,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并对兰花分株产生的伤口及时进行封口处理。同时,保持养护环境的通风良好和适宜的湿度,避免过湿和高温环境。栽种后定期检查兰花的茎部和叶片,一旦发现病害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于轻微的病害,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治疗;对于严重感染的兰花,需要立即脱盆进行切苗处理,留下好的苗子将其隔离栽种,切下来的病苗果断舍弃销毁,以防止病害扩散。
下面是来自湖北的浓香型蕙兰,香味是兰花中的天花板,自然种养,耐寒耐旱,非温室苗和激素苗,好养易开花,家里放一盆,满屋都是香的,有兴趣的花友可以点进去详细了解一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想要繁殖兰花,必须熟练掌握为兰花倒盆分株!
兰花浇水有讲究,这些技巧你必须知道
兰花分株换盆后的正确施肥方法
兰花盆栽,长得越快越该分株,期间切记注意这些小细节
秋季干燥易过敏!远离过敏,这些事你必须知道!
兰花浇水秘籍:这些细节你绝对不能错过!
夏季养兰花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及操作细节
如何分盆养护吊兰——让你的吊兰长得更茂盛(分盆容易成活的7个技巧与注意事项)
兰花繁殖该注意些什么?这些知识你必须了解
秋季如何给兰花浇水
网址: 秋季兰花分盆后叶片干枯?这些操作细节你必须知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9139.html
上一篇: 秋季兰花管理,这6点要特别注意 |
下一篇: 兰花秋季的管理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