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浙江农林大学选育的9个梅花和5个蜡梅新品种获授权,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使者。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各种能满足市场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农业新品种,是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而各种花香袭人、色泽美丽的花卉新品种,更是助力实现振兴的“美丽使者”。浙江农林大学赵宏波教授领衔的花卉遗传育种团队,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授予2022年第一批植物新品种权名单。浙江农林大学赵宏波教授领衔的花卉遗传育种团队,作为第一品种权人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4件。其中梅花9件,包括“长艳宫粉”“桃红宫粉”“脂红宫粉”“五福映日”“晓阳朱砂”“月光玉蝶”“多变粉妆”“素玉绿萼”和“平瓣绿萼”;蜡梅5件,包括“平黄素心” “黄素馨”“金紫冠”“玉堂春”和“新月紫影”。
浙江农林大学赵宏波教授,是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长期从事观赏植物遗传育种、重要植物类群繁殖生态、植物应用设计和人工群落效益评价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为更好的发挥花卉遗传育种团队的专业优势,赵宏波教授及其团队结合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现状,着力开展梅花、蜡梅、桂花、杜鹃等传统名花的资源保育和种质创新研究,建有梅树种质资源保护库,培育了诸多梅花新品种,开发了系列梅衍生产品。
授权的14件新品种依据梅花、蜡梅不同用途和类型,通过实生选育、常规杂交等育种方法选育,具有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等优点,适合绿化、盆栽和切花等不同用途,丰富了浙江省梅花蜡梅品种类型和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团队同时综合研发了相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从而实现花卉品种和产品的专用化、优质化、功能化、精细化生产,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切实推动传统花卉的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研究团队收集保存了各类桂花、杜鹃、梅花、梅花、菊花等种质资源1000多份,在临安、长兴、安吉、临海、开化等地建有各类种质资源库近1000亩,其中梅花、桂花种质资源库为省级种质资源库。”团队负责人赵宏波表示,今后将继续做好传统名花新优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大推广力度,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和美丽浙江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相关知识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浙农林大成为全国授权梅花新品种最多的育种单位
浙农林大团队选育花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 让常见花卉更美
中国教育在线:浙农林大花卉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17种花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
中国新闻社:浙农林大团队选育花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 让常见花卉更美
浙农林大花卉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17种花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 —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浙农林大团队选育17种花卉获植物新品种授权—新闻—科学网
《中国科学报》:浙农林大团队选育17种花卉获植物新品种授权
浙江农林大学选育的9个梅花和5个蜡梅新品种获授权
潮新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浙农林大成为全国授权梅花新品种最多的育种单位
浙江在线、《今日临安》:浙江农林大学花卉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17种花卉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
网址: 浙农林大教授选育的梅花和腊梅新品种获得国家授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412.html
上一篇: 品种权保护推动康乃馨产业发展 |
下一篇: 投稿前发现论文“撞车”!他们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