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
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
【摘要】:杂交是菊花育种的主要手段。我们在十多年的杂交育种实践中,对菊花杂交后代在花型、花瓣、花色的变异表现,不同系列亲本的杂交优势,以及杂交一代性状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杂交,其后代在花型、花瓣的变异中,多倾向母本约占59%,极少倾向父本约占9%, 既不倾向母本也不倾向父本的约占32%。在花色的变异方法比较杂乱,倾向母本的占36%,倾向父本的占 18%,杂合的占46%。所育新品种中,浅粉、粉、浅黄、兼色的多一些,其次是黄、白、紫红,再其次是墨紫。中国传统种与外来种杂交易选育出优良新品种。杂交亲本为近年来国内所育的新品种,其优势也很明显。F_1 通过无性系栽培,一般向好的方向发展,未见退化或产生新变异。
1 凌良梅;季瑞元;陆占山;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2 卢洁;戴思兰;夏花型切花菊品种选育及栽培[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房伟民;陈发棣;赵宏波;管志勇;谢伟;菊花新品种——秋花型盆栽小菊系列[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4 魏怡;杨冬;吴学尉;中国的大丽花种质资源[A];中国球宿根花卉研究进展2022[C];2022年 5 谢峰;侯秀慧;邓子辰;蜂窝结构自主驱动高阶屈曲模态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六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23年 6 杨群力;吴学尉;大丽花的园艺分类及其应用[A];中国球宿根花卉研究进展2024[C];2024年 7 陈发棣;房伟民;赵宏波;管志勇;谢伟;菊花新品种——夏花型盆栽小菊系列[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8 吕复兵;王碧青;朱根发;蝴蝶兰花型变异研究初报[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9 沈强;陈亚平;史益敏;上海地区郁金香引种与物候期观察[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周燕;丛日晨;高述民;邢越;观赏菊花的分类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相关知识
第六章杂交育种
菊花遗传转化
第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
木本花卉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杂交育种
植物花卉生物 杂交育种.ppt
月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切花菊杂交F1代观赏性状的遗传分析资源
有性杂交育种PPT.ppt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13
网址: 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