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字 免费订阅大棚信息!
实时更新各大市场菜价表(点击查看)
每到冬春时节,遇到连续降雨,设施内温度冷凉。这时种植者最担心的就是灰霉病的发生。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农作物常见而且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常见患有灰霉病的作物有:辣椒、草莓、番茄、黄瓜、葡萄、柑橘、花卉等。农作物一旦灰霉病,就会变软而且也会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灰霉病主要危害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韭菜、莴苣等,对蔬菜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影响很大。
灰霉病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大病。
灰霉病特点
花期是侵染高峰期,果穗膨大期浇水后是烂果高峰期。灰霉病菌喜欢挑弱的下手,就像抵抗力差的人容易被病菌感染一样。
植株生命力旺盛且健壮的时候不易被感染,当植株生命力降低的时候会从花器、茎秆、枝叶等有伤口的部位浸染传播。
存活能力强,侵染时间长
分生孢子在自然条件下经138天仍有萌发能力,从幼果期到生长后期均易发病。
扑杀难度大。
借气流可远距离传播,棚里的墙壁、地面、棚膜、棚架、吊秧绳子上面都会密布孢子。
灰霉病发病特点
苗期发病茎秆缢缩变细
或顶芽变色呈水浸状,常造成茎叶腐烂;幼叶染病,呈“V”字形或半圆形向内发展, 湿度大时明显可见灰色霉层,并引起成片死苗。
透气透光不良:
棚膜老化不透光,在种植的时候植物过密导致植物在成长过程中通气不足。
花器发病多出现在柱头或花瓣边缘
产生黄色至褐色病斑,后期向花托扩展,严重时整个花朵萎蔫长出大量灰霉。
果实发病
灰霉病在果实发病时,先对蒂部残存的花瓣或脐部残留柱头进行侵染,之后逐渐向果实的果面或果柄发展,形成幼果软腐,最后果实脱落或失水僵化。
叶片发病
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水浸状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圆形、椭圆形,茶褐色带有浅褐色轮纹形病斑,直径5-10毫米;湿度大时,病部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枯死。
茎秆、叶柄发病
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可绕茎秆一周,患病茎秆上部枝叶萎蔫、呈枯死状,湿度大时长出灰色霉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高湿:
阴雨天气浇水或浇水后遇到连阴天气,棚内湿度大,植株叶面吐露水。或遇连阴雾霾雨雪天气。
低温:
在2℃-31℃都是细菌的最佳生存温度,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也是很容易发生霉病。
防治措施
蔬菜灰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结合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等措施。
农业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改进灌水方式,提倡滴灌和膜下暗灌,控制田间湿度;保护地注意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2)田间卫生
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和病枝,病集中烧毁或深埋,避免乱扔乱放,减少再次传播和侵染的几率;蔬菜收获后,及时降病残体清除田间几种销毁,减少病原越冬基数。
化学防治
育苗床消毒
在育苗的时候要可以在苗床土用50%多菌灵进行消毒,按照每立方土用药8~10克与细土15~30公斤混合,播种时1/3铺于苗床,其余2/3盖在种子上面。这样可以杀死育苗土壤中的病菌,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药剂防治
灰霉病患病要及时喷药治疗,可以喷26%嘧环·啶酰菌30-60克/亩,切忌大水量喷雾,药后要及时通风降湿,防止增加棚内湿度,促进病害发生
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与治疗效果,应尽早施药,不要等病害发生严重在施药,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切忌大水量喷雾,药后要及时通风降湿,防止增加棚内湿度,促进病害发生。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圣女果叶霉病、灰霉病识别与防治
番茄叶霉病、灰霉病识别与防治
迎春花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灰霉病和霜霉病常用药 防治新方法
花卉灰霉病及其防治措施.pdf
花卉灰霉病的防治.pptx
蝴蝶兰灰霉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培训课件
葡萄灰霉病的症状和防治
网址: “谈灰色变”?灰霉病识别和防治攻略大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567.html
上一篇: 项目二任务23真菌性病害识别技术 |
下一篇: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