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它含有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和唑类杀菌剂组合的作为活性成分。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是危害农作物的一类重要病害,因此危害大,防治困难而俗有植物癌症之称。近年来,植物病毒病在果树、蔬菜、花卉以及多种经济作物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目前,防治病毒病的方法通常是利用抗病品种、改变栽培措施、提高寄主植物抗病性和化学药剂杀死传播媒介等,但常常不甚理想。
为此,人们还开发出防治植物病毒的农药,例如,目前,在生产中使用植物病毒病防治剂--病毒A,它是一种以盐酸吗啉胍和醋酸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些其它的以盐酸吗啉胍和有机酸铜盐组合为有效成分、添加辅助剂制成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参见,例如,CN1057158A、CN1086959A、CN1148933A、CN1164330A、C1227056A、CN1282520A。但这些植物病毒病防治剂的防治效果仍不理想。
因此,仍就需要一种具有更好防治病毒病效果的农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病毒病防治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含有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和唑类杀菌剂组合的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它具有优异的增效防治效果。
盐酸吗啉胍(盐酸吗啉双胍)是一种广谱、低毒病毒病防治剂,喷施至植物叶面后,可通过气孔进入体内,抑制或破坏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防治病毒病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铜化合物可以是各种适合于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铜化合物,例如无机铜化合物如硫酸铜、氢氧化铜,优选是有机酸铜盐,例如复合氨基酸铜、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和醋酸铜,且特别优选的是醋酸铜。
铜化合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Cu2++预防或防治菌类引起的其它病害,起辅助作用,而且与抗病毒成分混合可以提高抗病毒活性。
唑类杀菌剂,在本发明中是指,1,2,4-三唑类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很强的内吸性,被植物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菌类病害具有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影响病毒核酸(RNA)与寄主核糖体的结合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从而使寄主的mRNA功能与其自身核糖体的结合量增加,促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适合于本发明的1,2,4-三唑类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参见,《国外农药品种手册》,[新版合订本],化工部农药信息总站,具体地说,可以例举例如三唑酮、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烯唑醇、粉唑醇、苄氯三唑醇、双苯三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戊菌唑、戊环唑、腈菌唑、糠菌唑、酰胺唑等,优选的是,三唑酮、三唑醇、己唑醇、烯唑醇、腈菌唑,特别优选的是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
将三者组合即可达到预防、治疗植物病毒病的目的,又可以防治菌类病害,而且,出人意外的是,三者组合具有增效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含有增效有效量的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且活性成分间比例可以任意的,只要能产生增效作用即可。一般而言,所述的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和唑类杀菌剂=100∶5-50∶1-30,优选的是三者的重量比介于100∶10-30∶2-20,特别是100∶10-20∶3-15的范围内。
本发明组合可以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技术配制成各种类型的制剂,例如可湿性粉剂、乳油、粉剂、微乳剂等。
本发明组合物施用剂量一般为50-800g a.i./ha.,优选为100-500ga.i./ha。一般采用叶面施用,例如叶面喷雾处理。也可以作其它处理如拌种、灌根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施用剂量。
本发明的病毒病防治剂可以广泛用于防治蔬菜(如马铃薯、蕃茄、辣椒、黄瓜、白菜、西葫芦)、棉花、烟草和果树(如苹果、樱桃、柑桔)等农作物上的病毒病,例如马铃薯普通花叶病、马铃薯皱缩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花叶病、烟草坏死病、蕃茄花叶病、蕃茄环斑病、苹果花叶病、柑桔花叶病等等。
另外,由于本发明病毒病防治剂中含有的唑类杀菌剂对广泛的真菌类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本发明病毒病防治剂可以采用来防治各种真菌病害并会对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制剂实施例125%可湿性粉剂盐酸吗啉胍 20%醋酸铜 2.5%三唑醇 2.5%木素磺酸钠 5%丁基萘磺酸钠1%膨润土余量将上述均匀混合,采用气流粉碎法加工可湿性粉剂。
按照与制剂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备以下制剂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220%可湿性粉剂盐酸吗啉胍 17%醋酸铜 2%三唑酮 1%月桂醇硫酸钠1%木素磺酸钠 8%膨润土余量制剂实施例320%可湿性粉剂盐酸吗啉胍 16%复合氨基酸铜2%三唑醇 2%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1%木素磺酸钠 8%膨润土余量制剂实施例420%可湿性粉剂盐酸吗啉胍 17%醋酸铜 2%烯唑醇 1%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1%木素磺酸钠 8%膨润土 余量
5级重度花叶、皱缩、卷叶,叶脉坏死。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本发明病毒病防治剂对T蕃茄上TMV的(24小时)保护性防治作用
由表2可见,喷施本发明制剂500倍、800倍、1000倍液,24小时后接种TMV,对蕃茄上TMV的保护性防治作用均明显高于500倍对照药剂20%病毒A。另外,从症状上看,其相应处理在蕃茄的接种叶片上形成的花程度较轻,新叶能够完全展开。
生物实施例3 蕃茄上烟草花叶病毒病治疗作用采用机械磨擦方法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于蕃茄叶片上,48小时后,将根据制剂实施例2的本发明药剂喷施到盆栽蕃茄植株的叶片上,10天后调查蕃茄的花叶症状严重程度,计算相对防效。分级标准同生物实施例2。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本发明病毒病防治剂对T蕃茄上TMV的(48小时)治疗作用
由表3可见,在蕃茄上接种TMV48小时后,喷施本发明制剂500倍、800倍、1000倍液,对蕃茄上TMV的治疗作用均明显高于500倍对照药剂20%病毒A。另外,从症状上看,其相应处理在蕃茄的接种叶片上形成的花程度较轻,新叶能够完全展开。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本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它包含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和唑类杀菌剂作为活性成分,三者的重量比为,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唑类杀菌剂=100∶5-5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唑类杀菌剂=100∶10-30∶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所述的铜化合物是有机酸铜盐。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所述的铜盐是复合氨基酸铜、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和醋酸铜。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所述的有机酸铜盐是醋酸铜。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所述的唑类杀菌剂选自三唑酮、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烯唑醇、粉唑醇、苄氯三唑醇、双苯三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戊茵唑、戊环唑、腈菌唑、糠菌唑和酰胺唑。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所述的唑类杀菌剂选自三唑酮、三唑醇、己唑醇、烯唑醇和腈茵唑。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所述的唑类杀菌剂是三唑酮、三唑醇或烯唑醇。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其中,盐酸吗啉胍∶醋酸铜∶三唑酮=100∶10-30∶2-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它含有盐酸吗啉胍、铜化合物和唑类杀菌剂组合的作为活性成分。
文档编号A01N55/02GK1505932SQ0215525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红霞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关知识
一种茶花轮纹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荞麦轮纹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一种利用茶籽粉制备的黑松枝腐病防治剂.pdf
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pdf
一种植物生长营养补充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技术
一种生态花卉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铜稻瘟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苹果树的疏花剂及其制备方法
网址: 植物病毒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738.html
上一篇: 耧斗菜的病虫害防治 |
下一篇: 植物感染真菌病害可以用到哪些杀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