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害诊断—细菌的主要特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技术课件).pptx

植物病害诊断—细菌的主要特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技术课件).pptx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20~30min就可以裂殖一次。   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48~53℃处理10min,多数细菌即死亡。 植物病原细菌绝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植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表现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形、螺旋形等。植原体的大小一般为80~800 nm。;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植物病原细菌只能通过气孔、水孔、皮孔和蜜腺等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初期多有半透明水渍状或油渍状晕圈出现,后期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 ;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在病株或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雨水飞溅、流水(灌溉水)、昆虫、线虫、带病原细菌的种苗、接穗、插条、球根或土壤等进行传播。 植物植原体和寄生维管束的韧皮部杆菌属细菌往往借助昆虫介体(叶蝉)或嫁接或菟丝子才能传播。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PPT课件ppt课件.ppt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
《植物保护》课件
植物保护基础知识课件.ppt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54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245p课件.pptx
植物病害智能诊断技术.pptx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植物保护基础知识总结.ppt
植物保护技术.doc

网址: 植物病害诊断—细菌的主要特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技术课件).ppt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29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病原.ppt
下一篇: 花怎么传播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