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在植物成花诱导中的作用及其机
理
张华
峰
孟庆
忠
张立
军
(
沈阳农业大
学
辽宁沈
阳
110161
)
摘
要
高等植物的成花规律决定于其
遗传
性
,
但是成花的基因表达还受到多种环
境
因子不同程度的影
响
。
光和温度是成花诱导中最有影响的环境因
子
。
对于光和温度等在
成花诱导中的作用机理
,
人们先后提出很多学
说
。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成花诱导
春化作
用
光周期现象
进
L
D
P
开
花
;
远红
光
(
F
R
)
可抑
制
L
D
P
开
花
,
促
进
S
D
P
开
花
。
在暗期利用
R
进行闪光处理
,
则
抑制
S
D
P
开花
,
诱导
L
D
P
开花
,
但
R
照射后
立
即用
F
R
照射
,
可抵消
R
的暗期中断效
应
。
这
个反应可反复逆
转
,
植物是否开花决定于最
后
一次照射的是
R
还是
FR
。
1
.
2
温度
温度也是成花的重要信
号
。
植物在
花原基分化之
前
,
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零低
温
才能形成花原
基
。
1
.
2
.
1
春化作
用
低温诱导
或加速植物开
花
的过程称为春化作
用
。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低温
反应不
同
。
一年生冬性植物
(
如冬小
麦
)
春化所
要求的低温是相对的量的需
要
,
如果低温处
理
的时间缩短或春化温度稍
高
,
则从播种到开
花
的
时间延
长
;
而一些二年生植
物
(
如白
菜
)
春
化
所要求的低温则是绝对的质的需
要
,
它们第
一
年只形成营养
体
,
越冬时必须经过几天到几
周
的低温才能于翌年开
花
,
否则将一直保持无
限
的营养生长状
态
。
1
.
2
.
2
去春化作用和再春化作
用
在春化
作
用
结束之
前
,
高温和缺氧等可消除低温对成
花
诱
导的效
果
,
这种由另外的因子解除春化的
现
象
叫做去春化作
用
。
高温等解除春化
后
,
在低温
下
又可重新春化
,
这种现象称为再春化作
用
。
1
.
2
.
3
春化作用的条
件
低温是春化作用
的
主
导因
子
。
此外
,
春化作用尚需适量的水
分
、
充
足
的氧气和足够的营养物质
等
。
只有共同具备
以
上条
件
,
春化作用才能顺利完
成
。
成花诱导是高等植物成花过程中的最关键
步骤
,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
,
受植物内部
条件和外界环境因子不同方式和程度的影
响
。
研究环境因子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及其机
理
,
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研究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
义
。
1
环境因子的作用
1
.
1
光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环境
因
子
,
它不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能
量
,
还提供植物
适应周围环境进行生长发育所需信
息
。
光周期
是最重要的环境信
息
。
192
8
年
,
甘
诺
(
G
a
r
n
e
r
)
和阿拉
德
(
A
l
l
a
r
d
)
发
现
,
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光周期后才
能
开花
,
否则将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
态
。
这种昼夜
长短对植物开花的效应称为光周期现
象
。
不同
植物对日照长度需求的严格性不
同
,
据此可
将
植物分
为
:
相对长日植
物
,
绝对长日
植
物
,
相
对
短日植物和绝对短日植
物
。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
的反应不
同又可分
为
:
短日植
物
(
S
D
P
)
,
长日
植
物
(
L
D
P
)
,
日中性植
物
,
短
长日植
物
,
长短日
植
物和极端光周期反应植
物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光
期的长度决定发生花原基的数
量
,
而暗期的
长
度则决定是否产生花原
基
。
相比之
下
,
暗期的作
用
更为重
要
。
因
此
,
L
D
P
也可称为短夜植
物
,
S
D
P
也可称为长夜植
物
。
植物的光周期诱导不仅
需要一定的光
强
,
更主要的是需要一定的光质
,
实验表
现
,
后者对
成花诱导至关重
要
。
1
.
1
.
1
10
0
L
x
。
光
强
光周
期
诱
导
的
光
强
约
为
5
0
1
.
3
关
于
光
与
温
度
的
协
同
作
用
早
在
193
3
1
.
1
.
2
光
质
红
光
(
R
)
可抑
制
S
D
P
开
花
,
促
年
,
莫克
尼
(
M
c
k
i
n
n
e
y
)
等就发
现
,
某些需低
温
相关知识
病原菌对植物的作用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分子机理
光周期途径调控多年生草本植物成花诱导分子机理的研究
植物中硫化氢的生理功能及其分子机理
春化作用光周期象植物成花诱导的生理生花基础.ppt
影响植物成花诱导的最敏感的环境因素是()
简述光周期在植物花期调控中的作用
光周期与植物成花诱导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ppt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课件.ppt
网址: 环境因子在植物成花诱导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3292.html
上一篇: 青梗菜黄化突变体生理特性及转录组 |
下一篇: 吃了个炒“蒜苗”,郑州一家人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