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

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

《植物科学学报》 2020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

刘飞虎   黄浪   刘环   谭少林   罗火林   杨柏云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通过对罗霄山脉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及文献整理,对该地区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兰科种类丰富,共有47属124种,其中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80、36、8种,占总种数的64.5%、29.0%和6.5%。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400~1200 m,其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对该地区兰科植物濒危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本研究对罗霄山脉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左树锋;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17期 2 李贵宣;张晔;郝泽周;李乐;杨锦昌;黄敏;王丹薇;卢家媚;邝楚填;林少锋;裴男才;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片区木本植物区系与物种多样性特征[J];林业科技通讯;2023年10期 3 焦鑫宇;龙梅;刘志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视角下野生蕙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3年06期 4 韦霄;唐健民;柴胜丰;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2年02期 5 唐健民;韦霄;邹蓉;柴胜丰;秦惠珍;杨一山;罗亚进;广西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2年02期 6 潘红丽;刘怀君;周听鸿;刘兴良;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资源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杰;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叉叶蓝的濒危机制研究[D];湖北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霍雪杰;海南热带森林起源[D];南京林业大学;2023年 2 董琛;江西伊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 3 路强通;赣南兰科观赏植物资源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 4 郑天义;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5 何畅;基于GIS的武功山山地草甸群落分布格局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怀珍;陈林;邢福武;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J];生物多样性;2013年02期 2 陈琳;余泽平;聂堂杰;彭巧华;冀雪楠;方平福;罗喻才;杨光耀;张文根;江西官山8种珍贵野生植物资源及保护策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8年06期 3 肖佳伟;王冰清;张代贵;孙林;陈功锡;武功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7年10期 4 冯璐;王浩威;肖敏;刘楠楠;王蕾;赵万义;廖文波;江西省齐云山地区种子植物新资料[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8年01期 5 王程旺;梁跃龙;张忠;廖文波;黄卫昌;杨柏云;江西省兰科植物新记录[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8年03期 6 赵万义;刘忠成;张忠;许可旺;张记军;廖文波;罗霄山脉东坡—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6年04期 7 张殷波;杜昊东;金效华;马克平;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科学通报;2015年02期 8 韩宇;罗火林;沈宝涛;郑改笑;陈金磊;杨柏云;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5年03期 9 徐国良;赖辉莲;江西省2种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5年03期 10 吴征镒;孙航;周浙昆;李德铢;彭华;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J];生物多样性;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万义;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D];中山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令杰;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D];南昌大学;2011年 2 邵伟丽;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保育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飞虎;黄浪;刘环;谭少林;罗火林;杨柏云;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J];植物科学学报;2020年04期 2 杨林森;王志先;王静;陈金鑫;湖北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地理特征[J];广西植物;2017年11期 3 王英强,陈邦余广东山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1年02期 4 黄启堂;游水生;陈世品;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5 田敏;王彩霞;牛晓玲;汪凤珍;浙江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6 金效华,吉占和,覃海宁,肖丽萍,刘演广西兰科植物增补[J];广西植物;2002年05期 7 林玲;汪书丽;土艳丽;罗建;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和物种多样性[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年03期 8 张超;江彩霞;林大都;李兰芳;罗宝平;翟明;梅州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药用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年期 9 蒋立宏;高荣;朗巴达拉呼;陈香;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及保护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年06期 10 路端正;北京野生兰科植物的识别与新分布[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祖霞;陈建兵;基于兰科植物保护研究的科普体系建设与实践[A];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3年 2 陈香归;高江云;兰科植物种子与亲和及非亲和真菌共生过程中的形态差异[A];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摘要集(二)[C];2022年 3 邹德敏;李玺;临江市兰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其保护[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C];2021年 4 臧润国;宋希强;张炜银;福建省重点兰科植物培植、经营与贸易调查[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效华;覃海宁;萧丽萍;三江并流地区的兰科植物分布特点[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萧丽萍;兰科植物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姜鹏;范黎;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关系研究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琳;邢福武;海南省兰科植物新记录[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七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姚振生;刘信中;徐攀;张森尧;尤志勉;潘亚琴;庐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任宗昕;王红;兰科植物欺骗性传粉[A];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前宇;兰科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其对兰科植物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刘江枫;福建省兰科植物多样性与建兰保育生物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邓华;兰科植物景天酸代谢(CAM)途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范黎;兰科植物菌根的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5 余文刚;海南兰花资源及其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6 陶刚;中国贵州兰科植物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自斌;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两种兰科植物传粉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孙晓颖;五种野生兜兰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朱国胜;贵州特色药用兰科植物杜鹃兰和独蒜兰共生真菌研究与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段匡;云南凤蝶区系及多样性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雨;云南兰科植物区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解释[D];云南大学;2021年 2 石昌魁;甘肃省兰科植物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3 董全英;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兰科植物生态习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许可;辽东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及资源保护[D];沈阳大学;2024年 5 赵静;内蒙古兰科植物资源分布及其生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年 6 陈衍如;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结构研究兼江西兰科植物适生区变化趋势[D];南昌大学;2019年 7 范紫腾;共生真菌对兰科植物种间杂交后代种子萌发的效应[D];云南大学;2019年 8 高旭珍;秦岭兰科植物区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9 余文刚;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策略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10 冉双飞;西南地区主要兰科植物病原真菌鉴定及系统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季征;科研人员发现多个兰科植物新种[N];云南日报;2023年 2 记者 叶文娟;我省首次完成兰科植物调查[N];青海日报;2021年 3 见习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江珊;科研团队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N];中国科学报;2022年 4 本报记者 高志民 王硕;幽兰在空谷 愿君莫采撷[N];人民政协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依群;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刻不容缓[N];中国花卉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杨文明;野生兰科植物 亟待更好保护[N];人民日报;2018年 7 记者 席琳;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发起兰科植物保护行动[N];中国花卉报;2018年 8 记者 陈发清 通讯员 黄慧霞;兰科植物标本这里保存最多[N];深圳商报;2017年 9 记者 陈发清 通讯员 刘国惠 黄慧霞;兰科两个新种以深圳命名[N];深圳商报;2017年 10 记者 王若琳;中国兰科植物保育工作获肯定[N];深圳特区报;2017年

相关知识

兰科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如何栽培气生兰
植物区系
江西首例!赣州崇义县新发现一株兰科植物
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和植被的分布
太白山兰科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贵州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野生兰花生态特征及其保育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陕西植被的植物区系
华夏植物区系理论与有花植物的起源
兰花典雅 地久天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纪事

网址: 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594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地理学讲义.doc
下一篇: 案例植物地理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