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修建凡尔赛宫的园艺师——勒诺特尔

修建凡尔赛宫的园艺师——勒诺特尔

修建凡尔赛宫的园艺师——勒诺特尔

摘要

勒诺特尔式园林,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它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并影响了欧洲园林长达一个多世纪。作为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创始人,法国造园师安德烈·勒诺特尔以非凡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造园手法,为园林式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勒诺特尔的生平介绍,以及对其代表作“凡尔赛宫苑”的剖析,同时结合与不同类型园林的比较,总结出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并进一步体会勒诺特尔的造园手法,明确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安德烈·勒诺特尔勒诺特尔式园林凡尔赛宫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一、前言

一提到法国巴黎,大多数人的第一映像就是艺术。的确,巴黎有着众多享誉世界的建筑、雕塑、画作等等。而在巴黎众多的建筑作品中,凡尔赛宫苑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对于凡尔赛宫苑的营造者,人们却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凡尔赛宫的主要设计者——安德烈·勒诺特尔大师,通过他的作品体味大师的精神。

二、安德烈·勒诺特尔生平

安德烈·勒诺特尔1613年3月12日出生在巴黎的造园世家中。其祖父皮埃尔(Pierre Le Notre)是宫廷园艺师曾在马丽·德·梅迪西斯的花园里经管施肥与播种,也在16世纪下半叶为丟勒里宫苑设计过花坛。其父让(Jean Le Notre)与路易十三时期在克洛德·莫莱手下为圣·日耳

曼花园工作过,1658年以后成为丟勒里宫苑的

管理人,去世前是路易十四的园艺师。可以说安

德烈·勒诺特尔从小是在蔬菜和鲜花丛中长大的,

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审美观及思维方式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安德烈从13岁起师从巴洛克绘

画大师伍埃(Simon Vouet,1590-1649)习画。

再那里,他结识了许多来访的当代艺术大师,其

中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勒布伦(Charles Le

Brun,1615-1690)和建筑师芒萨尔(Francois

Mansart,1598-1666)对他的艺术思想影响巨大。

在1630年,也就是安德烈16岁的时候,他突然

表示不愿子承父业,要在伍埃的画坊工作。这在

当时是一件很不合常理的事情,因为当时法国安德烈·勒诺特尔

贫苦家庭都遵循子承父业的原则,除非晚辈无能才会干其他的事情。安德烈的决定让家人无比伤心,但在不断地学习中,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最终放弃了画笔和尺规,重新拿起了铁锹。1636年,安德烈离开了伍埃的工作室,之后的许多年里,他一直在丟勒里花园从事一般性的园艺工作。同时他研究了建筑、透视法和视觉原理,并研究过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这些都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勒诺特尔的成名作无疑是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维贡特花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成为了法国园林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路易十四看到维贡特府邸花园后被深深地震撼了,羡慕嫉妒之余,他心中萌发了造一座更宏伟壮观的园林的想法,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凡尔赛宫。勒诺特尔大约在1661年投身于凡尔赛宫的修建,在这之后到1700年去世,他作为路易十四的御用园林师长达40年,也因此获得了“王之造园师和造园师之王”的称号。勒诺特尔凭借高超的艺术才能创造了流行欧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式园林,他也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和地位。

勒诺特尔的主要作品有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约1650)、凡尔赛宫苑(约1661)、枫丹白露城堡花园(1660)、圣·日尔曼·昂·莱庄园(1663)、圣克罗花园(1665)、尚蒂伊府邸花园(1665)、丢勒里花园(1669)、索园(1673)、克拉涅花园(1674-1676)、默东花园(1679)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凡尔赛宫苑了,我将从凡尔赛宫苑的由来开始,以一名游人的身份去探索勒诺特尔的造园艺术。

三、凡尔赛宫苑

凡尔赛宫苑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当时的巴洛克时期,贵族们崇尚晚会这

种交流模式,他们在建造奢华的晚会场所

时毫不吝啬,往往是投入重金。而著名的

艺术家们也都热衷于晚会场所及礼仪的设

计,这在当时已成为社会上流的一种风尚。

当富凯在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举办晚会

之后,路易十四也清楚认识到自己也需要

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大的场所来展示王权,

建造一座宫苑的想法便产生了。但如此之

重要的场所究竟应该建在哪里呢?路易十

四的选择是位于巴黎西南22千米处的一

个小村落。路易十四在此选址主要有两方

面的考虑:一是他想要离开因为市民不断

暴动以及反抗王室而喧嚣不已的巴黎城;另外一点很重要,凡尔赛宫所在地原来有路易十四父亲狩猎使住过的行宫,出于对童年时代的眷恋,选择凡尔赛作为园址也在情理之中。凡尔赛宫苑的建造可谓历时长久,期间有无数著名建筑师、雕塑家、造园家和水利工程师为园子工作过。勒诺特尔对凡尔赛宫苑最大的贡献在于其风格的形成。最伊始时,沃勒是对原有的行宫进行了扩建,但沃勒的手法很局促,他只是将当时长度只有50米的路易十三的行宫“包裹”了起来。再造后的宫苑局限在壕沟中,丝毫体现不出宏大与壮阔。相比之下勒诺特尔的想法更具有前瞻性。他预感到这座作为伟大王权象征的宫苑,必须突破原有的束缚,代之以宏伟壮丽的宫殿,才能体现“王权至上”

的理念。因此,勒诺特尔从一开始就给宫

苑的规划定下了恢弘的基调。可以说勒诺

特尔在最初规划上就为凡尔赛宫苑做足了

气势。

凡尔赛宫苑占地面积巨大,规划面积

达1600公顷,其中仅花园部分就有100公

顷,如果在包括外围的大林园,占地面积

达6000余公顷。宫苑的东西向主轴长约3

千米,围墙长4千米,设有22个入口。由

城市向宫苑走去,首先感受到的是三条放

射状林荫大道的延伸。林荫道汇聚于一个扇形的广场,迎面而来的就是恢弘的宫殿建筑。宫殿坐东朝西,建在人工堆起的台地上,南北长400米,中部向西突出90米。宫殿作为凡尔赛宫苑的第一道主景观,拥有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宫殿内部有国王的起居室,可以眺望穿越城市的林荫大道,象征路易十四掌控巴黎;同时在西侧挑出一个平台,可以在此远眺园林,视线循轴线可达8千米之外的地平线,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向西走就进入了花园。首先经过的是水池台地与花坛群台地,其中建有“水花坛”,也就是一对矩形抹角的大型水镜面,大理石池壁装饰着爱神、山林水泽神以及代表法国主要河流的青铜像,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远处的大运河交相辉映。

由水花坛向西望去,中轴线两侧长有整齐茂密的林园,增强了中轴线的立体感与空间变化。整条花园中轴线的艺术主题就是歌颂太阳神“路易十四”,起点

是饰有雕像的环形坡道围着的“拉托娜泉

池”,终点则是“阿波罗泉池”。“拉托娜

泉池”由四层大理石圆台组成,拉托娜的

雕像耸立顶端,手牵着幼小的阿波罗,下

面有口中喷水的乌龟、癞蛤蟆和跪着的村

民。泉池两侧各有一块镶有花边的草地,

称为“拉托娜花坛”,中央有喷泉。花坛

与泉池完美结合,使广场显得十分完美。

由“拉托娜泉池”西行,是长330米,宽

45米的“国王林荫道”,林荫道两侧有树拉托娜泉池

枝高达的欧洲七叶树,它们与宽阔的的林

荫道比例协调,树下安置有大理石雕像

与瓶饰。林荫道的尽头便是“阿波罗泉池”,

池中有一组雕像显示了阿波罗驾车出巡

的场景,紧握缰绳的太阳神,欢腾的马匹

雕像栩栩如生。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

人雨果也曾为此写下诗句:“见一双太阳,

相亲又相爱;像两位君主,前后走过来。”

“阿波罗泉池”过后,就来到了凡尔

赛中最壮观的十字形大运河。它既是花园阿波罗泉池

中轴线在视线上的延伸,同时也是为沼泽地的排水设计的。在中轴上,大运河长1650米,宽62米,在东西两侧及纵横轴的交汇处都拓宽成为轮廓优美的水池。有如此美丽的景致,路易十四也时不时泛舟河上,宴请群臣。再由运河向西就是“皇家广场”,它是十条放射状道路的汇聚点,也是整个园子中轴线上最后一个重要的节点。

走完凡尔赛宫苑的中轴线之后,无论是谁都会感受到宏伟与庄严。然而这不是凡尔赛宫苑的全部。当你不小心进入国王林荫道两侧的林园时,才会发现隐藏在宏伟外表下活泼可爱、丰富灵动的另一个世界。这也正是凡尔赛宫苑非常独特的的部分。林园总共有14个小林园,其中两处在水光林荫处的两边,其余的布置在中轴线两侧,以方格网园路划分为面积相等的12块。园路的四个交点布置有四座泉池,池中分别有象征春天的花神、象征秋天的谷神、象征夏天的农神和象征冬天的酒神雕像,代表四季更替。每一处小林园都有不同的主题,而且这些

相关知识

跨越三百年的灵魂交流,法国国家首席园艺师为你分享花园的历史
景观风格之法国园林欣赏
重磅特展!“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登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从修道院到迪士尼:探寻法国园林的历史演变
【每日一背】DAY8 林创带你过西园史——法国古典主义&风景式园林(音频+文本)
手绘植物美学 | 皮埃尔·雷杜德
巴洛克花园 – HiSoUR 文化 艺术 历史 人文
【公开课】西园史重中之重——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文字重点+视频讲解+答题方法)
法式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历程及特征
西方园林种植的花草 法国和美国的著名园林代表各5个

网址: 修建凡尔赛宫的园艺师——勒诺特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60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美术大师
下一篇: 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旧时代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