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现如今,过春节很多人都会去买鲜花,各地也都有很多花市,其中,很多鲜切花都来自云南。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了云南昆明的晋宁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鲜切花月季产区,在这里,家家都是“种花家”。
周玉莲是云南晋宁一家花农合作社的社长,跟鲜花打了20多年交道,从周大姐的笑脸就能看出今年的花卖出了好价钱。跟在她后面,我们走进了花的海洋。她告诉记者,这里卖的都是切花月季,每天有上百万枝花从这里启程去往万户千家。花有几种颜色,种花的人就有几重祝福。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满棚的花醒了,种花的人也开始干活了。
种植户赵金花告诉记者,鲜切花市场里,交易量最大的就是切花月季,去年晋宁卖出了50亿枝。这些年,昆明建立了全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中心,用冷链保鲜的物流方式把鲜花快递到全国各地,形成经济效益显著的美丽产业。这些姹紫嫣红的月季几乎都是国外公司培养的品种。就因为这个原因,每卖一枝花,花农都要被收走少则3%、多则10%的专利费。
其实,早在1000年前,中国人就培育出了能够四季开花的古老月季。十八世纪,中国月季传到欧洲,与一年只能开花一次的欧洲蔷薇等品种不断杂交,最终才诞生了花色美、品种多、能够四季开放的现代月季。在花卉育种上,外国公司一直走在我们前面,让花农种上我们自己培育的月季种,是园艺花卉科学家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云南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淑斌,带着一批大学生成立了“小艾育种团队”,在山村一待就是7年。
李淑斌曾在法国访学3年,月季育种领域内,中外的巨大差距强烈刺痛了他。回国后,他试着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月季遗传育种的研究。2020年,团队在云南晋宁的清水河村创立了“产研小院”,最近又把这个模式推广到沧源、永德和广南等地方。
在李淑斌看来,育种的突破口正是中国古老月季身上未曾解码的基因。7年来,他们跑遍大半个中国,找到近百种野生蔷薇和古老月季,再用大量现代月季和这些珍贵的古老种反复杂交、筛选后代。一年他们播下20万粒种子,就只为等待一朵满意的花。
在实验室,这些年轻人在培养无菌苗,筛选不同功能的培养基,进行再生体系实验,好为日后的分子育种做准备。追光逐热的育种实验,其实真的有点像微观世界的愚公移山,往往付出的是一万倍努力,成功的可能只有万分之一。
搬到清水河村前,团队在远离公路的荒山默默耕耘了5年,大家挖出了一块小操场,每周一早上是雷打不动的升旗仪式。
新的一年,李淑斌最高兴的就是“小艾育种团队”培育的第一个专利品种——晋宁翠花,开始了规模化的种植。翠花成功地从中国古老月季身上获取了非常优异的抗病基因。
相关知识
昆明:从种子研发到市场拓展 “鲜花经济”怒放
从种子研发到市场拓展 “鲜花经济”怒放
文学 | 小院花事
适合农家小院种植的五种花卉,易打理,花期长!
北京通州:村民5年时间打造“网红小院”田园花房成邻居眼中世外桃源
家中有小院,就要种这几种花卉!不畏严寒酷暑,长得快,开花旺!
用七年,等“一朵花开”!致敬“月季博士”→
用七年,等“一朵花开”!致敬“月季博士”
一朵鲜花背后的科技力量
新春走基层丨一年播下20万粒种子 只为等待一朵满意的花
网址: “产研小院”里的“种花家”月季种子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6227.html
上一篇: 为破解“开花植物快速占领地球之谜 |
下一篇: 一朵小花 为何让科学家为之痴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