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银
197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0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访问学者。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副研究馆员。
牧归
最早知道王家银先生的大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从南京的一家报刊所载的一篇新闻,大致意思是南京的一家很有名的珠宝商与一位画家签约。说实话,那个时候这一举动还是比较新鲜的,所以我特别留神了一下这位画家的名字——王家银。
梅花
和家银先生见面是后来在很多朋友的一次聚会上。初次见面给我的印象和一般想象中的签约画家有所相左,普通的相貌,穿戴没有画家的特别行头,话不多,微笑中透着谦和,实在没有多少花头。随着交往日渐增多,也看了不少家银先生的作品,渐渐走近了家银先生的水墨世界。
画荷
家银先生山水、人物、花卉皆善,应该说发展的比较均衡。以简笔画人物,渔夫牧童活灵活现;山水画中的芦荡渔舟烟渚野柳,既有文气又有野逸之气;花卉则尤擅写意荷花,水墨淋漓,于飘洒旷放中点缀以精到的神来之笔,当属高格。家银的画是根植于中国画的传统中的,无论从笔墨或是意境都能看出其对传统的尊重。中国画界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信古不移,只知道大量临摹古画,自我作古,唯独没有自己;另一种是过分强调自我意识,缺少传统文化沉淀,简单地把中西两种绘画形式来一个拼凑,弄成了混血儿,有的甚至很唐突颓废。而家银先生的继承传统并没有停留在程式化僵化的表象,也没有一味为了创新而简单地中西合璧。在这个问题上家银先生显出了智慧,把握住了自己,他面对大自然打开了一扇窗——写生。大自然可是无古无今的,那里有无尽的美可以去体验,作者通过主观来感受客观世界又反映客观世界,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来能大成者无不如此,区别仅在于更倾向于“师造化”或者“得心源”而已。这样一来,既不会落入传统的巢臼,也能够很好地使继承和自我表现统一起来。曾看过家银先生出版的一批山水画写生作品,完全是自家绘画语言,感情真挚,画风清新,那浓烈的生活气息很容易拉近观者的。
牧童
曾在友人处得知,家银先生近几年常去景德镇画瓷器,且画的很有成就,当时还给我看了一些作品照片,由此勾起了我去景德镇探访其工作室的愿望。其实我早听说过,近年来有很多有成就的画家经常去瓷都景德镇作画,试图以瓷器为载体进而实现两种传统文化的高度合璧。这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客观上既能够拓展中国画的表现,同时也为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瓷器艺术注入了新鲜活力。
随心
早春二月,我怀着好奇,专程去景德镇造访了家银先生的工作室。工作室是一栋三层的小楼,座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周围环境本身就是一幅山水画,在画中作画焉有不成之理,真是会挑选地方的。走进位于一楼的陈列室,展柜上满满当当,清一色地展示着家银先生近期创作的青花大写意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器形各异,既源于传统陶瓷又有别于传统,再施之以华丽温润的釉色,和家银先生大手笔的绘画合二为一,堪称大美,而这种二位一体所产生的艺术震撼要超过单纯的纸面绘画。当时我在想,如此流美、端庄、大气的陶瓷艺术品如果放置在书房或者客厅一定会成为高雅的点缀,也很显示出主人品位的。感叹之余,不得不佩服家银先生在陶瓷器皿上的绘画技巧已经达到随意驱遣的境地。要知道,青花釉彩不等同于水墨,釉彩有其独特的料性,不谙此道者很难把握,更不用说走云连风似地挥毫作画了。笔者就曾有过下马威般的体验,用釉下彩在柱体、球体状的坯子上书写,写出的字拙涩生硬,和自己平时在纸面书写大相径庭,不忍目睹。而家银先生能够在陶瓷上画得如此游刃有余、心手双畅,其个中甘苦可想而知了。无怪乎景德镇的大师们看了家银的青花大写意作品后也啧啧称赞呢。
月色
家银先生是个质朴低调的人,是个在绘画中得到真快乐的人,又是一个在微笑中一意孤行的人。衷心期待家银先生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李裕 康于金陵抱月斋)
相关知识
美在传承·弦歌不辍 中国书画名人堂北京开展
盘点10部“王家卫式”广告片,有那味了
【中国云南昆明市呈贡县小王家营】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周边酒店
王家墩公园被称为武汉樱花季第三赏花地
花西子拉来李佳琦,共创“苗银艺术”新范式!
花开银城,艺术插花比赛完美落幕
西安兰花花剪纸艺术工作室简介
开展“三化”行动 美化场镇环境——王家街道推进文明城区建设小记
热播剧《繁花》救活一个烂尾影视基地,王家卫让上影集团花了5亿
2024年第2209号庄河市王家镇附近海域6宗海域使用权底播养殖出租第二次
网址: 《艺术名人堂》推荐——王家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6553.html
上一篇: 重庆花卉艺术博览会惊现神奇被动式 |
下一篇: 有多少花奔盆景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