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打造三产融合先导区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打造三产融合先导区

随着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的稳步推进,云南省花卉示范园不断引入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成长活水,努力打造云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康乃馨、玫瑰、石斛兰……初春时节,位于嵩明的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里鲜花绽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目前,该园区年产高档鲜切花近7亿枝,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率44%,大部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李永文介绍,随着农村综合性改革(简称“农综改”)试点试验工作的稳步推进,园区正不断引入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成长活水,努力打造云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活力

2019年,对于嵩明县小街镇哈前村的村民来说是令人欣喜的一年。这一年,哈前村有了路灯、有了文化广场、有了标准化公厕……许多村民到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企业打工,生活越过越好。

发生在哈前村的变化是“农综改”试点试验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果之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李永文介绍,在“农综改”实施过程中,园区以党建示范引领为抓手,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构建了以园区党组织为主体、村党总支为链条、企业党支部为补充的基层党建融合发展体系。

为推动党建与产业融合发展,园区根据“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发展,合理统筹产业布局,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矛盾,并以园区党工委为核心,联合小街镇、本纳克村委、哈后村小组、海盛公司等党组织,推进党支部工作互动,建立联动机制,进而打破了党支部相对独立的壁垒。

在此基础上,园区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提供经费支撑的定位,不断强化产业布局引领、深化产业社会化服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学员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园区还积极开展集体经济产业建设,推进产业发展服务,在集体经济产业壮大的同时为党组织引领产业、党建服务提供工作经费来源,实现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发展助力党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推动党支部与专业人才服务团队融合,园区成立了专业化服务团队,突出党建服务,并依托试点试验核心区产业、人才优势,积极培育“三高”新党员,发挥党员专业技能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成立的专业化服务团队中,以园区农艺师党员为主的种植技术服务团队,主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以市场能人为核心的市场服务,主要助力农副产品市场开拓及销售。

在以“党建带工建”的工作思路带动下,园区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职能,把辖区村民就业技能培训纳入园区技能培训计划,在解决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园区还以活动阵地建设为抓手、“互联网”为手段,建立支部、党员信息库,突破空间界限,实现信息共享,打造乡村治理“党建引领”一体化,线上线下支部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党建示范引领,园区还建设了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依托,集体、“两新”党组织党建中心为补充的基层党建体系,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移动党群沟通平台,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畅通,激活乡村振兴活力。

产业融合 培育农业新业态

“作为云南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核心区,只靠一产无法快速增加园区经济总量、带动农民增收,我们需要立足昆明打造‘世界春城花都’的背景,将园区建设成为昆明的‘后花园’,以花为媒,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李永文介绍,为尽快整合资源优势,形成花卉产业集群效应,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孵化、植物组培等新技术研发为先导,以种子、种苗、种球为主体,以鲜切花、盆花、干花、有机蔬菜、食用菌生产为补充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园区通过打造企业、科研机构、园区一体的农村产业科技新平台,深入推动农村产业“智能化”发展,积极拓展农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现拥有全国最大的菊花种质资源库,收集、保留菊花品种2500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100余个,获国家和云南省植物新品种认证的花卉新品种74个,花卉新品种研发及无土栽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促进农产品流通节点交易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园区还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多种类型农产品流通主体,整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资源,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多层次的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

记者采访时,昆明海盛园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花卉六出花即将成熟。该公司财务总监赵学进介绍,这种花卉非常受欢迎,目前绝大部分供应亚洲市场。“其中一半在国内销售,一半出口,销量非常好。目前我们公司的鲜切花产值已超过亿元。”

据悉,自2018年以来,园区通过打造企业、科研机构、园区一体的农村产业科技新平台,深入推动农村产业“智能化”发展,积极拓展农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带动8000余人就地就业等发展成效,园区还大力培养新时代农业产业新工人,培育农村创业生力军,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新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8平方公里,花卉园艺生产面积达2.63万亩,已有88家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入驻。园区年产高档鲜切花近7亿枝、盆花1000余万盆,年产值12.24亿余元,年贸易出口规模4500多万美元。通过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开展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园区改造提升创新创业服务中心1200平方米,布点村级服务站点(中心)10个,夯实农村创新创业工作,以“科技、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在“农综改”的推动下,园区围绕“农业+旅游”的发展理念,发展园林园艺、花卉分区种植,实现林下经济与花卉创意文化结合,并通过打造集农旅文旅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助力乡村振兴。在“农综改”试点试验工作的推动下,园区形成以花卉产业为龙头,蔬菜种植、花卉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引导,村民个体为辅的经济发展共同体。

本报记者 胡晓蓉

责任编辑:叶晔

相关知识

“以花为媒”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打造田园综合体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对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78号提案的答复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以科技创新促发展
云南嵩明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招商推介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高地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高地
云南花卉示范园区:“以花为媒”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省花卉园区打造乡村振兴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争当排头兵 奋力强省会】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高地
筑牢种业高地 壮大“美丽经济”——云南省花卉嵩明示范园区发展纪实

网址: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打造三产融合先导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68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艺园林学院访企拓岗助力实习推动
下一篇: 文化与生态融合 生产和生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