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1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美良 吴建富 刘经荣 郭成志 邱才飞 开通知网号
【摘要】:应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棉花的生物学效应及N素去向的影响。证明在等N、P、K条件下,沼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其增产效果比单施化肥显著;绿肥与化肥配施产量略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都低于肥料N,约占37.44%~43.66%,但单施化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分布的土壤N的比例各处理都大于生殖器官,而分布的肥料N正好相反,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而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为棉花生产重施花铃肥提供了依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的2.5~3倍,而损失率后者为前者的1.4~1.6倍,其生态效益差异十分显著。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宇坤;氮肥运筹对棉花生长、产量及土壤速效氮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美良,吴建富,刘经荣,郭成志,刘卫东稻田农牧沼生态系统中氮的转化与循环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年02期 2 何电源,廖先苓,周卫军 ̄(15)N标记绿肥喂猪后还田的转化和效益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子砚;高强;李晓宇;王少杰;冯国忠;焉莉;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掺混吸湿粘结的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年期 2 姜丹丹;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23年08期 3 谢振兴;龙凌云;覃茜;黄歆怡;陆祖正;於艳萍;丁丽琼;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睡莲“黄金国”花朵生长的影响[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04期 4 郑丽华;王文栋;余淑福;汤友瑜;李鑫;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0年24期 5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1期 6 周亮;荣湘民;郭春铭;张宇;王心星;谢桂先;张玉平;宋海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23期 7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陈建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秦道珠,徐明岗,李菊梅,申华平,黄平娜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席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年05期 9 陈健,徐霞,钱云生物有机无机肥在无公害小麦生产上的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04年01期 10 薛志成使用无机肥养殖鱼类的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良;吴建富;刘经荣;郭成志;邱才飞;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生物学及其氮素去向的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孙家驹;纪雪洋;生物有机无机肥的研制、生产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明;蔡葵;赵征宇;王文娇;陈建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明岗;邹长明;秦道珠;王伯仁;申华平;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的稻田氮素转化与平衡[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唐先干;刘光荣;徐昌旭;袁福生;秦文婧;王萍;李祖章;侯红乾;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籽粒结实的影响[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6 韩振海;果树矿质营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7 吴叶宽;刘东阳;王勇;袁玲;黄建国;凉山田烟和山地烟土壤氮素矿化及酶活性变化[A];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农业主题[C];2016年 8 徐明岗;邹长明;秦道珠;八木一行;宝川靖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的稻田氮素转化与利用[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赵明;蔡葵;赵征宇;王文娇;陈建美;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棚黄瓜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建华;郜春花;张强;卢朝东;靳东升;施肥类型对工矿废弃地土壤碳储量和作物碳截获力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利红;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吴成龙;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无机肥配施协同土壤氮素转化的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想;有机无机肥磷配施的协同效应与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玉平;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与养分动态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张文洁;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黑麦草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年 6 张敬敏;调控措施对高产杨树的生长代谢及土壤条件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戴培刚;不同类型肥料对烟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20年 8 雒军;减氮配施有机肥/凹凸棒石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22年 9 王少先;施肥对稻田湿地土壤碳氮磷库及其相关酶活变化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银坤;碳氮组合下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铮;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不同种植密度夏大豆产量、光合特性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2 梁路;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麦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及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加武斌;施肥措施对晋南旱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4 黄文粤;碳酸盐岩地区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比对土壤重金属Cd活性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8年 5 马臣;黄土高原旱地麦田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减氮增产及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陈淑君;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滨海盐碱土化学性状及棉花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郑凤霞;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田氮素流向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8 杨德超;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碱化草甸土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彭凯;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冬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碳氮动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10 张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花木嵯 通讯员 马得强;年产10万吨有机无机肥项目落地海晏[N];青海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王旭波 通讯员 张继国;打造中国有机—无机肥第一品牌[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3 ;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N];山西科技报;2004年 4 记者 汤艳娟 实习生 雷欣颖;以前一年施3次无机肥 而今1次“皮渣肥”就够[N];重庆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范宁 通讯员 李静娴;根力多:生物科技擎旗“维土革命”[N];河北经济日报;2015年 6 ;烟田施肥“三注意”[N];云南科技报;2004年 7 记者 王定翔;我市农民施用化肥浪费惊人[N];平顶山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吉宝飞 刘一新;中国果业要闯“质量关”[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相关知识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睡莲“黄金国”花朵生长的影响
花生麸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水分亏缺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棉花对不同氮源的吸收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效应的研究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棉花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土壤速效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花生木薯间作模式下木薯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益研究及最优化施肥模式评判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旱地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对有色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网址: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生物学及其氮素去向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953.html
上一篇: 风沙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花生光合生 |
下一篇: 化肥、有机肥、无机肥、作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