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看电影的习惯,看这个名字我根本不会搜索来看,可是昨天我再看完后,却有了很深的触动,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爱情片”,在两个年轻人懵懂的青春里,却是无尽的乡愁,而放在今天环境里去看两岸关系,更是唏嘘。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但很多剧情设计很值得玩味。一个哈尔滨学京剧的女孩,和在台北乐队工作的男孩,他们因为“五月天”而相遇。一南一北,传统和现代,冬天和夏天,隔着遥远的距离,但他们还是相遇了。他们比分隔两岸三十年的老人要幸运,借着两岸交流的放开他们才能到了对方生活的城市。
对两岸关系有了解的应该知道,直到2008年才实现两岸三通,而这部电影应该是在04年上映的,那个时候的两地往来仍然不通畅,受到各种阻碍,这部电影柔性的也表达了普通民众最朴素的愿望。
而在这部电影里,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几乎我觉得就是她本人的16岁,甚至哈尔滨背景我都觉得也太巧合了一点,几乎没有什么表演痕迹,很真实的展露了青春期女孩的状态。她有着国外留学回来的那种自信,也有中国女孩的娇羞,她自己本人开朗活泼的个性完完全全在电影里真实的呈现给了观众,我想没有人不爱这样的刘亦菲。
可是这类题材不要说上映了,以后根本都不会有人再触碰了,纯纯的爱恋和浓浓的乡愁,16岁的刘亦菲赢走了我的心,却又觉得已经失去了她。更让人难过的是,两岸之间曾经还有着很多淳朴,善良的交往,如今被意 识形态裹挟着,不知何时才能重启。
08年,在《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等佳作集体发力之后,台湾电影终于有了那么点复苏的迹象。虽然不清楚这股暖湿气流能持续多久,影响多大,但由它们的出色表现看来,至少发出一个可喜的讯号,文艺片绝不只是亢长乏味的闷片同义词。它在艺术上获得认可的同时,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一样可以拍的很好看。
尤其是《海角》,它的奇迹不止是超过5亿台币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而是相信以后若干年它都将以一个商业和艺术取得平衡的文艺片标杆出现而备受推崇。因为它与传统文艺片相比,一点也算不上另类,甚至不少地方不自觉地让人想起以往的台湾电影,比如说“五月”,老少两代人,以两条线索展开的情节,抹不开的陈年伤怀心事,如同历史重演般的离情别绪与两难的抉择。连镜头下流露出的那抹温情的底色都是相似的。然而两者境遇却迥异。
这可能是突然兴起重温五月的动力,说实话,很久没看了,特别是毕业以后,那些青春,飞扬,的字眼越来越遥远,所以原先看得兴致勃勃的东西却好像变了味,美丽但不真实。但也许因此可以真正平心静气的审视这部电影,而不是被美女迷的五迷三道。
电影以萱萱——阿磊作为明线, 一次偶然的台湾之旅,两个年轻人之间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那时正值五月,油桐花开的时节,如同鹅毛雪一般的油桐花翩然飘落,将两颗悸动的心系到一起。如果电影仅止于此,那么这只是一出电车男的青春简化版。讲述网络时代下,一个头发蓬松,自卑,有点二的少年如何获得靓丽可人的京剧小花旦垂青的故事。显然导演的野心并不只是构造一个梦幻童话,这也不符合文艺片一般规律。于是导演埋下了一支暗线,萱萱为何选择在书店碰面,为什么一个人跑到三义,为什么油桐花下的独自清唱却有着不符其年龄的凄楚悲怆,它都给以了解释和足够的动机。原来萱萱的爷爷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全片一以贯之有着五月雪譬喻的油桐花正是他之于乡愁的寄托。
由角色的选取不难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一个是台湾最具人气的新生代,一个是内地迅速蹿红新晋女星,这对南北少年组合演绎的恋恋风尘,给人以新意,有助于其拉动内地市场的商业诉求,而旨在促进两岸情谊的主题也符合电影局老爷们的口味。
我们并不排斥主旋律,可是有时如果立意太过献媚,不但倒人胃口,也使电影失之造作,生硬。
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其糟糕在于情绪铺垫不到位,感情爆发又过于刻意。
在回忆萱萱爷爷的部分,影片一直以一种含蓄而且克制的基调,回到哈尔滨,与亲人团聚,场面上虽然热闹,轻快,但仍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冰冷无法逾越,这是长久分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的隔阂,镜头这时大多运用远景和剪影表达人物的孤寂矛盾,不被理解的内心。萱萱的爷爷在五月天的签售会上一点小煽情也是到位的,一众处于半痴狂状态追星族当中白发苍苍的老人,阿信对他轻轻的点头以示敬意,大多数看到这里都忍不住落泪了吧。这手以静制动也堪称高明。煽情之难正在于必须恰到好处,过或不及都无法达到效果。片中人哭稀里哗啦,观众却没有共鸣显然不是导演的原意。然而在末尾处就犯了这个毛病,爷爷带着哭腔着说道,票早买了,我不是不想回去……为点题而点题,深沉内敛的情感被撕裂,只剩下浓重的政治宣讲, 导演过度的自我企图盖过电影本身,充满了说教意味。比之《海角七号》里,友子拿起信之后立即嘎然止,予以观众无限怅惘,伤感的余韵,实在是高下立见。
据说《海角七号》里面的七封情书全部由导演魏圣德亲自操刀,以其老辣的文学功底,创作这个关于伤逝爱情的典型性案例。对于男女主人公,它无异于一部反面教材。笔者的无奈,伤心,追悔,痛苦都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面临的同样的困境,也必需作出抉择。于是两线叙事有了交集,仿佛跨越六十年光阴爱情顿时有了种宿命般的美感。
双线叙事的好处在于二者可以作为互文式的映照,可惜的是,五月中的两条线索仍旧是割裂开来,虽然冶于一炉,却无法融为一体。
阿磊是个怎样的少年?做什么都只是三分钟热度,设计服装,练吉他,学画画都是如此。自己做的不够好,却喜欢对别人发牢骚,无论是帮哥哥的乐团处理一点杂事,还是发掘到了新人自己没能选上。队友把关键的一球交给他,他却狠狠将球抛向天空,他就像一个没有定型孩子,什么都随随便便,无所谓,对生活缺乏热情。通常所做的选择就是放弃,怯懦对于他或许是个比较适合的注脚。网友要求见面,他贸贸然就答应,还可以看出他冲动,不顾后果。随后到了碰面的地点,又退却了,暗暗的跟踪一个女生,怎么看,都觉的有点猥琐的气质,尾行可不是个光明磊落的举动。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他不折不扣是个生活的loser。但是阿磊只有16,7岁,这样年纪的孩子,什么都容易被人原谅,因为青春总是有无穷的变数。这是青春片常有的套路,无非是要强调他不够坚持这一设定。可是他如何蜕变的成熟?实在看不出来,暗线的内容解释了萱萱台北之行中一连串的神秘行为的动机,这说得通。但是怎么在了解到老人思乡之苦后,他突然变得执着,有了抓住爱情的勇气。一个少年人的成长,或者说这青涩之恋,与老兵的怀乡情结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老人对故乡和亲人不能割舍又无法亲近矛盾心理,显然不是坚持不坚持的问题。而且两人所面对的困境也没有可以类比的性质。导演在这有点生拉硬凑的嫌疑,逻辑性思虑未够周全。如果感情戏还是点瑕疵的话,这则是个不算小的硬伤,故事没法相互交融,所以综观全片就少了一个实质性的升华与高潮。
记得05年从本片的预告片惊艳亮相,就整天巴望着电影上映。后来着实有点小失望。不过凭良心说,“五月”称的上中规中矩。因为它与常态中台湾电影一样,叙事上一贯拖沓亢长,影像与细节精致而且颇具匠心
台湾虽然与香港靠的不远,但电影丝毫没有沾染港片里那种骨子里散发出的草根气息,总是副文人腔调,故事讲的不温不火,没多少波折。即便偶尔想情节生动点,也很闷骚的样子,比如书店的约会,萱萱和阿磊都遇到个怪胎,阿磊的那个性向应该有点问题,仅仅也只轻笑置之,逗趣而已,乐而不淫,不要你大笑。
但摄影则值得赞美。哈尔滨的冰天雪地里,我们看到了壮阔的北国风光,火树银花,高高的白桦树伫立在中央大街,覆盖着雪的索菲亚大教堂上飞翔的白鸽,人在这白茫茫的一片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那样渺小和无力,雪后万物萧条,更呈现出一种寂静辽远的成熟之美,宛若进入沉睡,等待迸发的时机。
而台北的三义仿佛青春的写照,空山中飘落的油桐花,配合计算机技术的后期制作,绚烂之极,缤纷热烈,隐现在群山绿树之间的废弃车道,混合青草味,落叶,泥土,枯枝,和铁锈气息的空气,错落在乡间具有民俗风味的村舍,一丛丛茶树,少年和女孩在其中穿梭腾挪,隐约传来他们的细语和肆意的笑,长发扬起,多柔软的风,抬起头,耀眼的光迷得睁不开眼。
所以即便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但不能否认它有种炫目的美。萱萱在春风中行走,花树下清唱,谁也不会否认那是美的,因而不管是不是因为刘亦菲看这部电影,只要认真看完,都无法不被她的美所打动。就像东京日和里的中山美穗,逆着风走在街上,那种美,都脱俗出世,似乎只是不经意的给影像抓住云裳丽影。所以宁愿相信那次跟踪,只是出于耽美的小情怀,只是善意的希望美多停留一刻,不被打扰而已。谁也不能否认坐在街角嘲弄阿磊,嘴角掩不住笑意的萱萱很美,就是撅撅嘴,就是咯咯的笑,青春本不需要太多雕饰,不要多少演技,本真就够了。
那一年,她16岁,这样的年纪出演这样的电影可谓正当时。那一年,还是青春期的我们又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是和女友躲在街角啃棒棒糖吧,呃,大概是这样
-你知道五月雪吗?
-我只知道五月天!
一段清纯的故事就这样从网络上开始了,一段和台湾乐队五月天有关的故事
女孩喧喧是一个在哈尔滨学京剧的孩子,青春俏丽有灵气
男生阿磊有些年轻气盛,把谁也不放在眼里,他是五月天里石头的弟弟,帮乐队做网站
喧喧象很多年轻的孩子一样,喜欢五月天,喜欢主唱阿信
而阿磊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就是帮五月天给歌迷们回信
就这样喧喧和阿信慢慢交流起来,到了五月份,喧喧在的剧团到台湾去演出
她约阿磊陪她去三义看油桐花,那纷纷扬扬落下的花朵就是传说中的五月雪
两个人约在诚品书店见面,阿磊却不敢相认,只能跟在后面陪她去三义
在回来的路上,喧喧终于认出了阿磊,两个人有些尴尬,但却慢慢相处着
后来阿磊陪喧喧去寻找她爷爷的足迹,在特别漂亮的景色里
阿磊渐渐爱上了喧喧,他惊奇的发现这个女孩就是舞台上唱念作打的花旦
这时候,喧喧离开台北的日子也近了,她留给阿磊一本日记
全是她在哈尔滨的时候,想象自己身在台北的心情
忠孝东路,诚品书店。。。一切离他那么近,可她却渐渐走远
阿磊沿着他们一起走过的地方,去穿起喧喧的故事
原来她的爷爷是从大陆过来的老兵,一直想回家却再也回不去了
他一直喜欢油桐花,就因为花落的时候象是老家的大雪天
爷爷去世之前,知道喧喧喜欢五月天,还特别跑到台北去要他们的签名呢
很快冬天来了,阿磊想念喧喧的心一点没有改变
五月天也要到内地巡回演出了,阿磊跟着他们来到了内地,特意去找喧喧
他看到了北方的大雪,看到了美丽的索非亚大教堂
看到了很多像喧喧一样在冰上骑车子象是走路一样稳当的女孩子
可是他没有看到喧喧,等啊等啊,终于在离开的那一刻
喧喧骑车子呼着热气赶来了,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
故事很简单,贯穿其中的是五月天的歌曲,就是一部音乐电影吧
演员都很漂亮,景色也好,其他的没有什么了
我也是很喜欢台湾的,很清秀的男生,很精致的景物,很人文的商业
呵呵,所以我找个男朋友是说闽南语的
有机会,等收回台湾了,一定要到那片土地上去看看
第一次写影评,冲着天仙姐姐的颜看的 ,14年了,在B站看的是剪辑版的电影以刘亦菲为主,67分钟,对整个故事的路线不是很了解。但还是想写份影评,算是人生影评的开头。分两个部分1是表达我对刘亦菲美的认识,2是说我对整个电影背景的认识。1:我是97年的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神仙姐姐的神雕侠侣,很小时看的几个片段,认识只是遥远的天仙确实美,但和其他的女明星美的没有区别。再后来神仙姐姐退隐了,大概在我对世界认识最基础的几年,所以虽然一直听说刘亦菲美,但是像标签一样的美,觉得没有灵魂或者说有些俗,再后来看到这个片,见到豆蔻的刘亦菲,算是认识了她的美先说五官,之前一直认为迪丽热巴的颜无人能敌太完美,但当年的刘亦菲胜过迪丽热巴,刘亦菲的五官在于浑然天成,每一处单独看很美,组合起来更美,无死角,一颦一笑都有韵味,是飘着仙气,自然娇嗔有傲气但又落落大方,天仙的身材和气质柔中有型,常说女生变美要找一个目标,对于大部分女生,刘亦菲却是是终极目标了。2整个电影讲的是台湾与内地的种种牵连,哈尔滨的喧喧和台湾的阿磊正好承载了两岸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普通青春片或是五月天的音乐电影,应该说上升了一个层次,冯小刚的芳华是说经历了战乱的时期的情怀,那这部就是两岸冷战的后遗症,用青春的视角唤起人们对台湾同胞的重视,由于历史原因,有那么一批人 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家乡,他们都是最简单的普通人有父母有后代,无法团聚的痛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有人把这样的状态挖出来并示众,算是展示也是思考。
整体可以说是一部既青春又有深度而且美的电影,第一次影评,词穷且胡言乱语,留作纪念。
也是因为喜欢刘亦菲的缘故看了的,情节坦白说是有些老套,不过胜在够自然,清新.小妮子还是依然的被很多人评价为没演技,不过那场反跟踪的戏却还是把我逗乐了,原谅她的青涩吧,毕竟青涩才配的上她如今的年纪.
一直不喜欢刘亦菲。但是因为这部电影,竟然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改观了。
电影的情节也普通,五月天的出演也并没有什么惊喜。
也许画面不错?
也许因为陈柏霖就捎带着对刘亦菲也有好感了??
但是最后她骑着车子展开那幅画的时候,是真的喜欢她了。
相关知识
《霜花店》完整版HD免费在线观看
《花2011》在线免费观看高清未删减版
《花宵道中》在线免费观看高清未删减版
《我不是司机》短剧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免费在线观看剧情合集,免费在线观看花光五个亿短剧全集完整版大结局
《种子》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版
《国歌 电视剧》完结全集在线观看
《春潮烂漫海棠红》完整版HD免费在线观看
《惜花芷》全集高清在线观看
《花腰新娘》高清完整版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花》电影全集无删减版在线观看『极速高清』
网址: 《五月之恋》正片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爱情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0815.html
上一篇: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免费文案+PP |
下一篇: 6、以下属于插花艺术源自民间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