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发现别样山东 走近山东手造

发现别样山东 走近山东手造

以刀代笔以瓷为纸,曹州刻瓷远销海内外

牡丹花开白瓷上

记者 赵念东 报道  曹州刻瓷非遗传承人马宪荣对牡丹刻瓷作品作最后的雕刻。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郜玉华

  刀与瓷的每次“相遇”,都会深入瓷盘“肌理”;刀与瓷的每次撞击,花瓣经络趋于清晰。3月10日,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一处农家小院内,曹州刻瓷非遗传承人马宪荣正伏于案前创作,金石交错间,一朵牡丹花跃然于细腻如脂的白瓷之上。

  “刻瓷是指使用特制的刀、锤等工具,在陶瓷上雕刻图案并涂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是由远古陶瓷刻胎、印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在瓷釉上雕刻的技法出现在清初,并盛行于光绪及民国年间。”马宪荣说,刻瓷技艺讲究以刀代笔,以瓷为纸,再施以精湛的刀法,从而达到笔墨难以匹及的艺术效果。在2021年公布的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曹州刻瓷位列其中。

  曹州刻瓷因菏泽古称曹州而得名,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并注入了当代设计理念,刀法娴熟多变、豪放有至,作品讲格调、重内涵,金石感强,刻工精湛、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收藏价值。早在20世纪70年代,曹州刻瓷作品就已经远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并且还大批量销至国外,成为出口创汇产业。

  “曹州刻瓷雕刻技法独特,品种繁多,题材广泛,内容健康向上,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马宪荣说。

  环顾马宪荣工作室内陈列的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既有未加颜料、只凭雕刻深浅体现黑白的作品,作品之上的人物每根发丝清晰可见,又有花鸟鱼虫、峰峦叠翠的山水风景作品,让人观有笔墨,触有手感。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这一行当再贴切不过。”马宪荣说,曹州刻瓷与其他传统工艺不同,持刀在光滑的瓷面上刻画已属不易,还要时刻通过刀法和力度上的变化来体现创作内容,如花鸟鱼虫、山川河流等。

  “即便一件体量不大的作品,也需要经过构图、勾线、镌刻、着色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根据复杂程度不同,少则数天,多则数十天不等。”马宪荣说,由于整个创作过程不可逆转,一刀下去即成定局。因此,这需要创作人屏气凝神,而后十指发力,一气呵成,不允许有任何失误,也就有了“学画者众,事刻瓷者寡”的说法。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而牡丹花大,色艳而不俗,尽显雍容华贵,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这也是曹州刻瓷作品中牡丹题材居多的原因。刻瓷牡丹讲求神形兼备,体现自然之美,一朵朵牡丹经过刀与瓷的撞击,又极具金石之感,花瓣层次鲜明,给人以美丽、富贵之感。因此,刻瓷牡丹时常被外国友人“点名”作为纪念品。

  近年来,随着曹州刻瓷知名度逐渐提高,其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曹州刻瓷作品又被评为菏泽特色旅游商品,而刻瓷牡丹系列作品更是参加了故宫博物院菏泽牡丹展,广受赞誉。在“花开盛世”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文化艺术大赛中,融入了时尚、科技等元素的曹州刻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两年,为响应“非遗助推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曹州刻瓷艺人对技艺更加精益求精,拓宽思路,研发了欣赏与使用相结合的产品。“前几年,我把工作室搬到了吴店镇鹁鸽堂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刻瓷技艺传承与培训,为乡村振兴尽一分力。”马宪荣说。

  为了能让曹州刻瓷这门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马宪荣面向美术专业知识过硬、热爱刻瓷艺术的大学生开设免费培训班,培养有理论、会操作、善研究、勇于创新的新型刻瓷艺人。此外,她还与其他刻瓷艺人联合菏泽市牡丹区曹州刻瓷传习所、菏泽市民协刻瓷艺术创作基地等积极筹建菏泽市曹州刻瓷艺术馆,实现刻瓷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相关知识

山东手造:守住传统文化底蕴造出时代文创之“花”
山东手造:守住传统文化底蕴 造出时代文创之“花”
秉承传统工艺 绽放青春之花 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9月15日将盛大启幕
中秋花饽饽吸睛,贝雕忙定制,苇编出口激增,山东手造凭实力大爆
解析山东济南最早的花境设计造景
12项老手艺向“潮”而生 !德州董子文化街推动传统非遗“牵手”当代手造
山东怡然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的花境造景案例赏析学习
山东三色堇种植基地+山东薰衣草种植基地=绿亚
晓敏花卉山东草花批发,佛山山东草花基地

网址: 发现别样山东 走近山东手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10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花翡翠雕刻图片大全:欣赏精美
下一篇: 牡丹雕刻图案图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