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城市景观建设不能单纯追着“网红花朵”跑

城市景观建设不能单纯追着“网红花朵”跑

城市景观建设不能单纯追着“网红花朵”跑

2020年10月22日 13:42   来源:华西都市报   

  近年来,以樱花为首的各种“网红花朵”已形成新一波影响力巨大的“花朵经济”,而桂花或将成为下一个网红。据统计,2019年全国赏樱游客已达3.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对于“网红化”的花朵,各品牌纷纷推出“季节限定”周边商品,进一步拉高花朵的经济效益。也有网友表达了对花朵“网红化”的担忧,认为花朵被大众热捧后,最终会因过度追捧落入形象俗气化的“网黑”结局,破坏了花朵原本的美感。 (经济日报)

  在拍照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加之朋友圈、短视频社交媒介等一系列渠道平台的推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红化”大潮,正在各个领域对各个对象进行着颠覆性的改造与重置。网红成就一切,网红毁掉一切,这俨然成了现实的悖论。任何物件,但凡冠以网红之名,往往能风行一时;但与此同时,任何物件但凡与网红沾上关系,似乎便也离烂俗、速朽不远了。

  近年来,一股网红花朵的热潮同样席卷各地,这很难说幸运或是不幸。花朵网红化,不仅仅是公众审美趋同、赶时髦跟风,背后更涉及到一系列城市景观建设的落子布局。从此意义上说,花朵网红化,相比其他事物的网红化,要复杂得多、影响大得多。我们看到,不少城市动辄不惜重金,打造大体量的樱花大道、樱花园,在打造“打卡地”的路上一路狂飙。城市管理者这种对网红意象迎合、追捧之态,很多时候是非理智也是不经济的。

  所谓网红化,很多时候就是速生速灭的。樱花是“网红花朵”,却很难成为永远的网红花朵。特别是对于那些引入移栽樱花的城市来说,其市民对樱花或许并没有笃信的信仰与长远的热情。那么,在樱花不再“网红”,乃至变得过气,不再是拍照热门素材之后,那些樱花景观又何去何从?当新的网红花朵出现,城市市政景观建设是不是又要跟进?

  城市景观建设,当有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要有对时尚的敏感度,更要有连续性与定力。总是跟着网红风口跑,只怕适得其反。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江涛)

12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追着花儿看新疆
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研究
花园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网红打卡地爆红网络
渣土山废弃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精心打造11处花海景观
花墙成为网红 凸显城市魅力
环境专家陈少华:生态不能庸俗化为景观 生态水系建设要系统规划
14万平方米!大片花海!张店又添网红打卡地
天津城市鲜花景观立体化原生态 生态与艺术有机结合
成都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市花月季助力北京建设花园城市

网址: 城市景观建设不能单纯追着“网红花朵”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1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封面评论丨城市景观建设,不能单纯
下一篇: 遵义集中打造62个森林景观 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