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二 光质的生态作用 (一)对植物形态及发育的作用 : (1)短波光抑制植物生长 如蓝紫光、紫外线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而使植物形成矮粗的形态,并且引起植物的向光敏感性、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 (2)长波长促进植物生长 如红光、红外线有促进植物伸长生长的作用,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促进种子萌发。 (3)诱导植物开花 波长660nm的红光和波长730nm的远红光能影响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开花。 * 第二节 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二) 光质与植物产品品质: (1)不同波长光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 蓝紫光能促进合成较多的蛋白质,红光则有利于淀粉的合成。 (2)高山产名茶 高山茶经常处于短波光成分较多的环境,纤维素含量少,茶素和蛋白质含量高,易生产名茶。 * 第二节 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3、太阳辐射强度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树冠的形成:光照较强时:树冠较大、树干较粗、分枝多、尖削度大、机械组织发达、根系发达分布较深 黄化现象:节间长,叶子不发达、侧枝不发育、植物体水分含量高、细胞壁薄 阳生叶、阴生叶 * 光的波段 光 色 吸收特性 生理生态效应 >1000nm 远红 组织中的水吸收 热效应 1000-720nm 远红 植物稍有吸收 促进种子萌芽,刺激植物延伸 720-610nm 红光 被叶绿素强烈吸收 对光合作用和光周期有强烈影响 610-510nm 黄橙 叶绿素吸收稍有下降 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形态 建成的影响稍有下降 510-400nm 蓝光 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强烈吸收 能强烈影响光合 作用,并抑制植物生长,使之形成矮粗形体 400-315nm 绿蓝 被叶绿体与原生质吸收 对光合作用稍有影响,对 植物没有特殊效应 315-280nm 紫光 被原生质吸收 强烈影响植物形态建成,影响生 理过程,刺激某些生物合成。 <280nm 紫外 被原生质吸收 大的剂量能使植物致死 * 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光周期 一、光周期及植物类型 (一)光周期及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光周期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 光周期现象: 我们把昼夜不同长短的光暗交替对植物开花结果的影响叫光周期现象。 临界日长:把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时数、短日照植物开花的最长日照时数称为临界日长。 * 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光周期 (二)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类型 (1) 长日照植物(long-day plant,LDP又叫短夜植物) 指在一天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成花的植物,长日照植物又叫短夜植物。花。属于长日植物的有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菠菜。 长日照植物小麦和油菜 * 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光周期 萝卜、白菜、甘蓝、芹菜、甜菜、胡萝卜、金光菊、山茶、杜鹃、桂花、天仙子等。典型的长日植物天仙子必须满足一定天数的8.5~11.5h日照才能开花。 右下图 杜鹃花 山茶花 天仙子 * 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光周期 (2) 短日照植物(short-dayplant,SDP) 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又叫长夜植物。对这些植物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开花,相反,如延长日照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苍耳、 * 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光周期 紫苏、大麻、黄麻、草莓、烟草、菊花、秋海棠、腊梅、日本牵牛等。如菊花须满足少于10h的日照才能开花。 左上图 秋海棠 左下
相关知识
《园林生态学》课程讲义
园林生态学绪论
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态工程原理
园林生态学(编辑修改稿)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考园林生态学07427精串讲视频网课+刷题库+课件
园林生态学 (2)
园林(景观)生态学.PDF
园林生态学(第3版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园林生态学0概论ecology
网址: 园林生态学第二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2472.html
上一篇: 温度和光照对富贵籽花芽分化的作用 |
下一篇: 根据花卉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