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属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丛生,高仅1m许。大形叶,广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叶缘具钝锯齿,两面被毛。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9月-11月间次第开放。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密生星状毛,在较冷地区,秋末枯萎,来年由宿根再发枝芽。丛生,高仅1m许。而冬季气温较高之处,则高可及7m-8m,且有径达20cm者。大形叶,广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叶缘具钝锯齿,两面被毛。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有白色或初为淡红后变深红以及大红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红重瓣和红白间者,名曰“三醉芙蓉”。变色品种因其变色而美称“娇容三变”。木芙蓉从初夏花蕾渐生渐开至晚秋前后,花期才基本结束。南方和北方因为气候的不同,花期不完全相同。
木芙蓉,别名拒霜花,与木槿、扶桑是近亲,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乔灌木。其花形似牡丹,凌霜绽放,极为美观。 我国是木芙蓉的故乡,除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其分布,尤以湖南、四川最盛。人们多将其植于池畔、水滨,形成“木芙蓉照水”的园林景观。除用作观赏外,木芙蓉的花、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
品种:
木芙蓉可分为野生种、园艺种两大类,在花形上有单瓣和重瓣之分。野生种大都为单瓣,栽培种重瓣的居多。木芙蓉花一般都是朝开暮谢,早晨初开花时为白色,至中午为粉红色,下午又逐渐呈红色,至深红色则闭合凋谢,人们形容其“晓妆如玉暮如霞”,谓之“醉木芙蓉”。木芙蓉花初开时为深红色,后为白、鹅黄、粉红、紫色等,能连开数日,逐日变色,甚至一朵花上也能出现不同的颜色。由于每朵花开放的时间有先有后,常常在一株木芙蓉上同时有白、鹅黄、粉红等不同颜色的花朵,绚丽夺目。
生长习性:
喜阳,略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在上海冬季地上部枯萎,呈宿根状,翌春从根部萌生新枝。
木芙蓉为深根性植物,根粗壮稍具肉质,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亦耐旱,略耐阴。其生性粗放,对土质要求不严,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其栽培宜选择通风良好、土质肥沃之处,尤以邻水栽培为佳。
木芙蓉的日常管理较为粗放,天旱时应注意浇水,春季萌芽期需多施肥水,花期前后应追施少量的磷、钾肥。每年冬季或春季可在植株四周开沟,施些腐熟的有机肥,以利植株生长旺盛,花繁叶茂。在花蕾透色时应适当扣水,以控制其叶片生长,使养分集中在花朵上。
木芙蓉长势强健,萌枝力强,枝条多而乱,应及时修剪、抹芽。木芙蓉耐修剪,根据需要既可将其修剪成乔木状,又可修剪成灌木状。修剪宜在花后及春季萌芽前进行,剪去枯枝、弱枝、内膛枝,以保证树冠内部通风透光良好。在寒冷地区地栽的植株,冬季其嫩枝会冻死,但到了翌年春天又能萌发出更多的新梢。因此,最好将其株形培植成灌木状。
木芙蓉盆栽宜选用较大的瓷盆或素烧盆,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好,生长季节要有足够的水分。冬季移至温度在0℃至5℃的室内越冬,保证其充分休眠,以利于来年开花。
木芙蓉的繁殖可用扦插、分株或播种法进行。扦插以2月至3月为好。选择湿润沙壤土或洁净的河沙,以长度为10至15厘米的1至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插前将插穗底部在浓度为3至4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至30分钟。扦插的深度以穗长的2/3为好。插后浇水后覆膜以保温及保持土壤湿润,约1个月后即能生根,来年即可开花。
分株繁殖宜于早春萌芽前进行,挖取分蘖旺盛的母株分割后另行栽植即可。
播种繁殖可于秋后收取充分成熟的木芙蓉种子,在阴凉通风处贮藏至翌年春季进行播种。木芙蓉的种子细小,可与细沙混合后进行撒播。
苗床用土要细,播后覆土、洒水并保持苗床湿润,一般25至30天后即可出苗,翌年春季方可移植。木芙蓉常发生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盾蚧等。尤其高温季节,干旱、通风不良时最易发生。除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外,还应对植株进行及时浇灌和必要的疏剪。
1.盾蚧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0至9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1至2次。
2.蚜虫可用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至1500倍液或2.5%鱼藤精1000至1500倍液,每7至10天喷1次,2至3次即可。
3.红蜘蛛可用20%三氯杀螨砜800倍,三氯杀螨醇乳剂2000倍,每7至10天喷1次,2至3次即可。
木芙蓉基本上没有香味,但可以吃,可入药,还能做染料
木芙蓉从初夏花蕾渐生渐开至晚秋前后,花期才基本结束。因而有诗说其是“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由于花大而色丽,我国自古以来多在庭园栽植,可孤植、丛植于墙边、路旁、厅前等处。特别宜于配植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所以《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
茎皮含纤维素39%,茎皮纤维柔韧而耐水,可作缆索和纺织品原料,也可造纸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以花(芙蓉花)、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性味归经】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外用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以鲜叶、花捣烂敷患处或干叶、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浓茶调敷。
【备注】(1)芙蓉花: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花减半),水煎,加冰糖五钱冲服,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可配莲蓬壳,用治血热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烫伤,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服。
【药用方剂】
1、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
2、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偏坠作痛。用木芙蓉叶、黄蘖各二钱,共研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其痛自止。
4、痈疽肿毒辣。用木芙蓉叶(研末)、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
5、头上癞疮。用木芙蓉根皮研为末,香油调涂。涂前以松毛、柳枝煎汤,洗净患处。
6、汤火灼疮。用木芙蓉花研末,调油敷涂。有奇效。
7、一切疮肿。用木芙蓉叶、菊花叶一起煎不,频频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转观花、木莲。锦葵科,落叶大灌木。原产我国,有三千年以的栽培历史。据花的颜色可分为:红芙蓉,花大红;白芙蓉,花色洁白;五色芙蓉,色红白相嵌;还有一种“醉芙蓉”,早上白色,中午变浅红色,晚上变深红色,又称“芙蓉三变”。木芙蓉秋季开花,花单生叶腋,单瓣或重瓣。
木芙蓉作为花中的高洁之士,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屈原《楚辞》有:“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白居易有“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极言木芙蓉的芳艳清丽
妩媚可人木芙蓉在中医用药中也有着不俗的功效。木芙蓉花和叶可入药,叶有消肿解毒、散淤止血之效。花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叶制成的。
三:花趣
有一种品种的木芙蓉花,在一天内变幻出3种颜色,早晨刚开放的时候,花朵的颜色是洁白的;中午时分,它又慢慢变为淡粉红色;到傍晚快要凋谢的时候,它又转为深粉红色,所以又名“三醉芙蓉”。这种木芙蓉花的生命周期只有1天,早晨开放到晚上就凋谢了。
木芙蓉原产我国黄河流域及华东、华南各地,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
木芙蓉花色历来被众文人所赞咏。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相关知识
木芙蓉的常见品种与资料
木芙蓉的特点是什么
木芙蓉报价
木芙蓉食用功效及药用价值
木芙蓉“登场”,与菊花“共舞”
木芙蓉,夏日美景(品味花香)
木芙蓉的栽培技术以及管理养护、作用用途
木芙蓉
木芙蓉文化背景
木芙蓉的花语和意义(探寻木芙蓉背后的文化内涵)
网址: 木芙蓉,木芙蓉的功效与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2742.html
上一篇: 雁来红的花语 |
下一篇: 辛夷坞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