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孩子打球砸碎了花瓶,竟偷偷用胶水粘起来!妈妈作法令人佩服。

孩子打球砸碎了花瓶,竟偷偷用胶水粘起来!妈妈作法令人佩服。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不慎打落书架上的一个祖辈世代相传的花瓶;为了掩盖自己闯下的弥天大祸,孩子慌乱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细心的母亲发现了花瓶的“变化”。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赶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

  母亲很清楚,孩子在撒谎。到了晚上,她把孩子叫到书房。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巧克力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贝克纳德(孩子的名字),这块巧克力奖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很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吻合得几乎完美无缺呢。不过记住,你用的胶水是用于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更强力的胶水,还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这最后的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那么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当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的时候。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我的小甜心。”

  听到这里,孩子之前那颗叛逆的心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之后的日子,一切照旧,唯一的变化是,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撒谎时,那三块巧克力就会立即浮现在眼前。

  同样的教育方式还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陶先生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到放学后,陶先生回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孩子打球砸碎了花瓶,竟偷偷用胶水粘起来!妈妈作法令人佩服。

  陶先生给了他一颗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先生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现在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记者看到这位家长建议,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 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 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所以如果我们希望 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家长不做批评或判断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 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 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 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孩子打球砸碎了花瓶,竟偷偷用胶水粘起来!妈妈作法令人佩服。

  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

  场景:妈妈很辛苦的给宸宸捉来了几只小蝌蚪,养在盆里,让宸宸观察和玩耍。可等她下班回到家,蝌蚪全都死了。问宸宸,她说:我想知道蝌蚪是怎样游泳,怎样吃东西的,后来想看看蝌蚪能不能住在水里,就把它们全都拿了出来,放在外面。结果,蝌蚪全都死掉了。

  在听了宸宸的解释后,妈妈会怎么做呢?

  做法一:妈妈听明白原因之后,责备宸宸的做法失当,教育宸宸以后不许这样,否则再也不给她养(抓)小动物。

  结果:过了几日,妈妈带宸宸去公园看金鱼和蝌蚪时,听见宸宸悄悄地告诉旁边的小伙伴:“它们离开水就会死的,妈妈说不让我这么做。不过,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会把它们都弄出来放在地上玩,然后再放回去水里。这样,妈妈就不会骂我了。”

  分析:与其以“不可以这样做”、“不行”等消极的,否定的词句来责备孩子,倒不如改用“该怎么做”、“这样做好不好”等积极的,肯定的句子,给他明确的行动指示,还比较具有效果。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也会慢慢懂得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也能体会出如何行动才是正确的。像宸宸这样,对蝌蚪的生存方式及习性充满好奇,妈妈不应直接否决她,更应让她明白“生命可贵”的道理。而一味的禁止孩子做他喜欢和觉得有趣的事,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做法二:妈妈听明白原因之后,询问宸宸的“实验结果”,向她解释蝌蚪的生理构造和生存方式、习性,教育宸宸如何对小动物进行探索实验,而又不会伤害到小动物的方法。

  结果:之后,妈妈又给宸宸弄来了小鸭子、小兔子,宸宸每天都告诉妈妈自己对它们做了些什么样的探索实验,又知道了哪些动物的习性,明天又要对它们做什么实验,而小动物们至今还是宸宸家的一员。

  孩子打球砸碎了花瓶,竟偷偷用胶水粘起来!妈妈作法令人佩服。

  分析:这种方法当然是最好的,它不但解释了宸宸的好奇,更引起了她对生物更大的兴趣。同时,也让她明白了“生命可贵”的道理,如何对小动物进行实验,而又不会伤害到它,很可能成为她的下个探索目标。

  也许,许多父母会说:“我也知道这样最好,但当时气急败坏,谁能这么平静地向她讲解?就算能平静得下来,可又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和耐心向她解释?!其他的事都不用做了吗?”

  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责备孩子时,父母亲最好能先别动怒,但也不能太温柔或面带微笑地责骂他,因为这些都是不具任何效果的。而且处罚一定要公正无私,若不公平,反而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平衡。

  其次,就是不要唠叨不休地责怪他。太长的说教,对孩子而言,反而会忘了为什么被骂,若对年龄稍大的孩子而言,则会当作耳边风,根本不把你说的话当一回事。结果父母嘀咕老半天,全然不具效果。

  喜欢小编的文章,请给予关注。您的支持,是小编的动力。本文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花盆碎了用什么粘修复技巧,打造温馨家居
折纸花用什么胶水粘.docx
别再花钱买胶水了,用牙膏就能做万能胶水,比502实用,来试试
万能胶水粘花瓣2元兰花卖2500
粘花胶水皮肤过敏
胶水粘出名贵兰花 花老板遭骗22万
花20万维修的保时捷,4S店擅自用胶水粘?男子找媒体:做工太粗糙
警惕!你买到的兰花可能是胶水“粘”出来的
胶水不用花钱买了,教你用牙膏做万能胶,粘啥都可以,比买的还粘
市民揭商贩套路:用胶水把别的花粘到兰花上卖给老人

网址: 孩子打球砸碎了花瓶,竟偷偷用胶水粘起来!妈妈作法令人佩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6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假睫毛胶水过敏怎么办
下一篇: 几棵三(含品种勤花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