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2.文献综述
2.1儿童幸福感
2.1.1幸福感的概念
2.1.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2.2儿童抑郁
2.2.1抑郁的概念
2.2.2影响抑郁的因素
2.3自尊与儿童发展
2.3.1自尊的概念
2.3.2影响自尊的因素
2.4住房与儿童发展
2.4.1住房质量与儿童发展
2.4.2住房拥挤与儿童发展
2.4.3住房产权与儿童发展
2.5理论基础
2.6文献述评
3.研究设计
3.1数据来源
3.2研究对象
3.3样本处理
3.4变量选择
3.4.1因变量
3.4.2自变量
3.4.3中介变量
3.4.4控制变量
3.5研究内容
3.6研究假设
4.研究结果
4.1变量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4.1.1研究对象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4.1.2核心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4.2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自尊与住房的特点
4.2.1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与自尊在儿童性别、居住地上的差异
4.2.2住房条件在儿童居住地上的差异
4.2.3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与自尊在住房产权上的差异
4.3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自尊与住房条件、家庭年收入的相关关系分析
4.4住房条件、住房产权、住房类型与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自尊的回归分析
4.4.1住房条件、住房产权、住房类型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4.2住房条件、住房产权、住房类型与儿童抑郁的回归分析
4.4.3儿童自尊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4.4.4儿童自尊与儿童抑郁的回归分析
4.5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
4.5.1自尊在住房条件与儿童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分析
4.5.2自尊在住房条件与儿童抑郁间的中介分析
5.分析与讨论
5.1住房条件与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自尊的特点
5.1.1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5.1.2儿童抑郁的特点
5.1.3儿童自尊的特点
5.2住房条件与儿童主观幸福感、抑郁、自尊的关系
6.结论与启示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启示
6.2.1本研究对相关政策的启示
6.2.2本研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6.3研究创新与不足
6.3.1研究创新
6.3.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知识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综述
回族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
园艺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如何在贫瘠的土壤种出美丽的花,浅谈儿童抑郁与治疗
华南植物园研究揭示自然暴露与自然联结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排斥与内隐自尊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
园艺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Mechanism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中国科学报】绿地自然暴露与自然联结度对心理健康影响获揭示
糖尿病抑郁共病治疗管理研究进展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网址: 住房条件对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6466.html
上一篇: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 |
下一篇: 弹窗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及监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