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来百花香。方小姐周末随同事们一起来到植物园赏花 ,谁知她刚入园不久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狼狈不堪的她顿时没了兴致 ,只好去了医院。
记者近日从北京几家大医院了解到 ,像方小姐这样因春游引发过敏症而就医的人数骤增。患者主要集中在皮肤科、呼吸科、眼科及耳鼻喉科。专家介绍 ,春季里空气干燥 ,加上风多、风大 ,花粉、飞絮的扩散量也大 ,过敏体质者在游玩时接触了花粉、飞絮后 ,容易诱发哮喘、皮炎、荨麻疹、结膜炎及鼻炎等 ,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暖春为“花粉雨”做嫁衣
今年 3月 1日凌晨 ,重庆下了一场“黄雨”。该市环境科学院大气研究所专家称 ,这次收集的雨水样品上漂浮着一层黄色浮游颗粒 ,实际上是一场“花粉雨”。我国东北兴安岭林区 ,每年 5~ 6月期间 ,也会下“黄雨” ,甚至把房屋、道路和树木染成黄色。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 ,该市春夏秋三季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专家分析认为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趋势加强 ,我国暖冬暖春现象突出 ,各种植物吐花 (絮 )扬粉的时间提前 ,一些植物开花甚至由一年一季变为两季 ,或是出现“花期爆炸”(即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集中开花 ),导致各地植物的最大传粉期时差缩小 ,花粉、飞絮集中飘散。低空大气中弥漫的大量花粉在气流汇合处随雨水降落 ,便形成“花粉雨”。 2000年 4月 6日 ,长沙下的“花粉雨”中漂浮的黄色物质厚度最高达到5毫米 ,雨水浊度是平时的 2~ 5倍。
花粉过敏者迅速增加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 ,在风的作用下在空气中传播。有些人吸人花粉后会产生过敏反应 ,即花粉症。专家指出 ,发生过敏症可能与基因有关 ,父母一方有过敏症的 ,孩子的患病率是 48%;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症病史 ,孩子的患病率则高达 70%。此外 ,过敏体质者与母亲怀孕期间是否频繁接触致敏源等因素有关。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 ,孕妇在临产前 3个月过多地吸入花粉等致敏源 ,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免疫系统 ,使他们在出生后罹患哮喘病的几率显著增加。
近年来 ,由花粉导致的过敏症呈快速上升趋势 ,其中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花粉症更是人数众多 :全世界已有近 2亿哮喘患者 ;我国哮喘病患病率接近 1%,患病人数在 1000万以上 ,其中半数以上在 12岁以前发病。天津市 4家医疗单位最新完成的该市 0~ 14岁哮喘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儿童哮喘患病率为 1.49 %,比 10年前增加了近 1倍 ,大约是成年人的 10倍。欧洲科学家预测 ,过敏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流行病。到 2015年 ,一半欧洲人都会患上至少一种过敏症 ,轻者会降低生活质量 ,重者将威胁生命。
敏感人群出门要看“花粉指数”
为有效防止花粉过敏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 ,一些国家建立了花粉常规监测机构和医疗门诊 ,并编制出花粉地图和日历 ,预告空气中致敏花粉出现的类型和数量。
北京市气象局在北京协和医院有关专家指导下 ,开展了花粉监测工作 ,在春夏秋三季每天通过电视台预报花粉指数 ,并开展了电话咨询服务。北京电视台开辟的“都市气象”栏目 ,也给广大市民及花粉过敏症患者提供了相应的服务。
如何避免花粉过敏症
专家提醒说 , 1.花粉过敏症患者出门前最好先了解“花粉指数” ,“指数”高的日子应尽量减少外出 ,更不要到树木花草多的公园或野外 ,尤其要避免在花粉数量最高的傍晚出门。必须在户外活动时 ,应戴上口罩、太阳镜。 2.遇干热或大风天气 ,最好关闭门窗。开窗时应挂湿窗帘 ,以阻挡或减少花粉侵入。 3.购买新车时 ,应选择通气系统里有过滤装置的车。 4.外出归来 ,若发现自己有“结膜炎”或“流感” ,且久治不愈 ,就要考虑可能发生了过敏症 ,应立即就医 ,并告诉医生自己是过敏体质 ,有接触花粉史。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相关知识
春暖防过敏,这些妙招教给你
春季需防花粉过敏
春游赏花五招防过敏
花粉过敏危害严重需严防
防治“花粉过敏”症
赏春正当时,过敏易发需当心
春季女性防过敏,做好“五防护”
春来“沾花惹草”当心花粉过敏
清明踏青赏花游必防花粉过敏
什么花 容易引发过敏?
网址: 暖春更应防过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6547.html
上一篇: 不只蒿草会导致过敏,这类植物也要 |
下一篇: 【#健康科普站#: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