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豆花荚脱落的防御措施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1990-09-17
分享到:
秋大豆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栽培管理水平,一般每株大豆开五十至六十朵花,但结成荚的只有二十朵左右,脱荚率为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秋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秋旱、缺肥、种得过密、封行倒伏、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危害等所引起的。如果管理不善,会使花荚大量脱落。
高温:秋大豆花荚期适宜气温为十八至二十摄氏度,气温在二十五摄氏度以上,引起花荚脱落,超过三十摄氏度则花荚脱落。这是因为高温影响光合作用,加剧呼吸消耗,减少有机养分向花荚的输送,使花荚营养亏损,造成花粉生活力减弱,影响授粉受精。
秋旱:秋旱致使土壤干燥缺水,豆叶吸水超过花荚的吸水力,影响有机养分的分解和利用,而且大豆根系分布较浅,土壤底层水分,不能得到吸收。
缺肥:大豆根部虽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氮素,但因秋旱根部根瘤菌活动减弱,所固定的氮素,远远不能满足花荚期的需要。此外,花荚期易遭受蚜虫、豆荚螟和红蜘蛛等虫害的危害,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为了防止和减少大豆花荚脱落,可采取如下措施:
看苗追肥。在秋大豆开花时,结合中耕除草,对土质瘠薄、豆苗长势差、不能及时封行的地块,可适当增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一般每亩可追施硫酸铵七至八公斤,或尿素三点五公斤长势好的,每亩可用过磷酸钙一至一点五公斤,加水五十公斤,浸泡后滤出清液,进行叶面喷施。适时打顶。对无结荚习性的品种,在秋大豆开花始期至盛花期,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摘去主茎顶端二至三厘米的生长点,可抑制植株徒长,减少花荚脱落,促进早熟高产。防旱防涝。秋大豆开花结荚期,需要水分较多。土壤水分不足,容易导致落花落荚,因此,如遇干旱,要灌水;如遇涝,也要注意排涝,以免引起渍害。另外,还要注意防治虫害。(来源于1990年9月17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马宏彬)
相关知识
大豆花荚期管理措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花荚期田管措施
两种调节剂对无限结荚习性大豆花荚建成的调控及机制
外源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套作大豆碳氮代谢和花荚脱落的影响
大豆花荚期鼓粒期高产栽培措施
农艺师考试:大豆、棉花题库(28页)
鲜花养护:荚蒾的栽培技术以及日常养护、注意事项
大豆几种常见病虫草害的诊断与防治.pdf
网址: 秋大豆花荚脱落的防御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7501.html
上一篇: 如何预防花粉引起的过敏鼻炎 |
下一篇: 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