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稻城9月10日电 (记者 刘忠俊)“自村里发展梅花鹿产业以来,收入不断增加,日子也越来越好。”9月10日,四川稻城县赤土乡子定村村民俄罗电珠提起梅花鹿养殖如是说。该村自2016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梅花鹿以来,梅花鹿已达到126只,梅花鹿养殖成为子定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特别是鹿茸药用价值高。2016年,赤土乡子定村村民通过入股合作社等方式,从梅花鹿产业中获益。2019年,梅花鹿养殖带动当地群众增收11.8172万元,每户涉及分红1930元。同时赤土乡还以梅花鹿养殖为载体,整合泸州援建资金,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发展,通过修栈道、建园区、做餐饮、提供住宿等方式,将梅花鹿养殖业与旅游接待业相互融合,既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又丰富了外地游人的旅游体验感。
在稻城噶通镇八美村,千亩格桑花娇艳绽放,络绎不绝的游人在花海里摄影打卡。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稻城县荒漠化严重的低效益牧场。2016年,噶通镇通过整合生态治理、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等涉农涉旅资金,在沙化草原上大面积种植格桑花,将1599亩沙化草地打造成色拉花海。由于色拉花海地处亚丁旅游环线的交通要道上,村民很快尝到了生态旅游的甜头。2019年噶通镇9个贫困村169户贫困户、763名贫困人员全部脱贫。
香格里拉镇是亚丁景区主要的旅游接待地,漫步在小镇街头,藏式风情建筑鳞次栉比,游人们在街上熙来攘往,酒吧、超市、风情小院星罗棋布,繁华的旅游接待业,让该镇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以前村里太穷,连饭都吃不饱,1990年我还代表村民去粮食局赊粮食。”回忆往昔,香格里拉镇仁村村支部书记通扎桑登感慨万千。1998年发展旅游业至今,仁村从最穷的村变成稻城县最富的村,村里89户人家有56户出租了房屋开展旅游接待,每年村里仅房租收入就达13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3.8万元。
走进稻城县木拉乡麻格同村一处蔬菜大棚,村民嘎达彭措正在大棚里忙碌。当初蔬菜大棚建好,没有村民愿意接手管理,嘎达彭措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嘎达彭措成了蔬菜种植能手。“第一次种了30平方米小白菜,仅一季就卖了500元。”尝到甜头后,嘎达彭措一口气承包了800平方米蔬菜大棚。“我家4口人,2019年卖蔬菜赚了2万多元,捡松茸卖了6万元,虫草2万余元……”如今,嘎达彭措家除了有越野车,还专门为蔬菜销售添置了运输车辆。
据了解,稻城县立足农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发展之路。“下一步,稻城将加快实施贫困乡村产业推进行动,坚持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全产业链打造,促进贫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脱贫成效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稻城县扶贫和移民局局长李丹表示。(完)
【编辑:田博群】相关知识
花官镇:共富工坊多点开花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最新!海宁长安又让人羡慕了
让鲜花开满村庄 打造崭新乡村产业文化名片
云城:特色产业壮实力 稳定脱贫后劲足
玫瑰产业逐梦乡村振兴
药材种植 花卉栽培 特色产业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刘建明:把小小兰花种成村民“致富花”
民族艺术之花在雪域高原绽放——中央民族歌舞团庆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赴稻城慰问演出侧记
四川花海美景攻略:热门赏花地点与更佳游览时间一览
花篮子中的钱袋子——名贵花卉“靓辫缀绒球”栽培技术
网址: 四川稻城:发展特色产业让农牧民“钱袋子”鼓起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2274.html
上一篇: 黔北花海贵州遵义不约而桐梓等您来 |
下一篇: 麻阳:马鞭草花盛开 紫色花海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