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落叶灌木,最早作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本研究主要通过杂交育种、辐射育种两种方法,以期培育出符合某种特殊需要的牡丹新品种;并以混合授粉方式产生的32份牡丹杂交一代为材料,5个父本品种为对照,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杂交一代间遗传多样性及子代与亲本间遗传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牡丹选种、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人工授粉法,根据特定的育种目标设定杂交组合,共杂交了75个组合,结实率达到70%以上。2.辐射育种对牡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苗高及根长的影响2.1不同剂量的60Co-γ辐射牡丹种子,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7.46Gy辐射处理发芽率最高,17.46-43.65Gy辐射处理与对照相比发芽率没有明显变化,43.65Gy以上则发芽率降低;17.46Gy辐射处理出苗率最高,与CK相比差异显著。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处理出苗率均高于CK,这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60Co-γ射线辐射牡丹种子可促进出苗。2.260Co-γ辐射牡丹种子后,苗高比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7.46Gy辐射处理的苗高与CK差异显著。表明60Co-γ辐射对牡丹幼苗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2.3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处理根长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3.牡丹杂交一代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3.1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得到了牡丹杂交一代最适的SRAP-PCR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PCR Buffer2.5μL,Mg2+2.0mmol/L,dNTPs0.25mmol/L,Taq酶1.5U,引物0.25μmol/L,模板DNA为2.0ng/μL;其中各因素对PCR反应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Taq酶、dN... (共69页)
相关知识
一代杂种育种
大花黄牡丹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课程大纲】《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docx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doc
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
紫斑牡丹及延安牡丹起源研究
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蝴蝶兰杂种一代的花朵材质、花斑及花型遗传分化的初步探讨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名词解释(最全版)
中原牡丹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网址: 牡丹育种技术及杂交一代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3630.html
上一篇: 牡丹花如何种植 |
下一篇: 牡丹花的种子怎样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