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脱分化的研究

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脱分化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脱分化的研究

张翔宇   陈杰   吉云   严显进   王彩云   阮培均   王永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淡黄花百合珠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6-BA、NAA组合对淡黄花百合珠芽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NAA+1.0 mg/L6-BA,其诱导萌发时间为11 d,萌发率为100%,愈伤组织月平均直径增长量3 cm以上。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符勇耀;秦密;陈驿;黄敏;徐文姬;雷美艳;杨利平;一种卷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方法[J];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09期 2 张旭红;王頔;梁振旭;孙美玉;张金政;石雷;欧洲百合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植物学报;201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丽莎;两种植物珠芽发育中生长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作用[D];贵州大学;2019年 2 张旭红;21种野生百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索邦’GA20ox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唐彪;溪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转化GUS基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华;尤超;陈凝华;百合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3年14期 2 周晓波;吴艺飞;丁茁荑;卷丹百合脱毒快繁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31期 3 杨晶;商万有;百合的药用价值研究[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4 袁丽丽;刘青林;从第二届国际百合属研讨会看世界百合研究趋势[J];中国花卉园艺;2010年22期 5 申玉华;段永平;李超;王玲玲;西伯利亚百合花托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张文娥;潘学军;胥青青;曾家艳;贵州野生淡黄花百合离体快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7 杨春起;李邱华;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鳞片组培试验[J];中国花卉园艺;2007年12期 8 郭海滨;雷家军;卷丹百合鳞片及珠芽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9 李黛;曾艳玲;魏福伦;淡黄花百合的离体保存[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黛,谈锋,祝顺琴淡黄花百合的组织培养[J];种子;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宇;陈杰;吉云;严显进;王彩云;阮培均;王永;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脱分化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9期 2 张翔宇;陈杰;吉云;严显进;王彩云;阮培均;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出丛生芽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5年19期 3 李富生,杨清辉,萧凤迥,何丽莲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J];甘蔗;1998年01期 4 张丽霞;基于正交试验法的金铁锁愈伤组织培养基优化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年12期 5 蔡以欣;杨金水;李美华;水稻悬液培养分化绿苗及其各种变异的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1979年09期 6 梅新娣;张富春;吕会平;盐桦(Betula halophila)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和不定芽的分化[J];新疆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7 王仙;陈西亚;袁海燕;郭丽娜;乌天麻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新农业;2020年11期 8 刘丽莎;张西玲;王岚;张延红;麻花秦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10期 9 丁菲菲;余江弟;苗佳敏;李玉珠;草地早熟禾叶基和根尖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J];草原与草坪;年期 10 周秘;柴丽花;李非非;龙月红;邢朝斌;珍稀植物跳舞草愈伤组织的诱导[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皓;夏涛;高丽萍;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的研究[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晓亮;王沫;雌雄栝楼的组织培养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佳柔;何业华;张志珂;谢桃;栾爱萍;李楚豪;丁雅琦;‘三色凤梨’叶基愈伤组织直接诱导成花初探[A];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孙红梅;张静;李雪艳;王春夏;王锦霞;李天来;细叶百合不同途径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A];中国球根花卉20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袁丽丽;李云华;刘青林;百合LAG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A];中国球根花卉20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吴泽;钟雄辉;曹兴;赵阳;宫本贺;隋娟娟;义鸣放;百合分生结节发生和发育的组织与形态学研究[A];中国球根花卉20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张琳;马怡迪;吴昀;杜方;夏宜平;珍稀植物巨球百合胚性愈伤再生体系的建立[A];中国球根花卉20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董京;徐进;施季森;柳杉愈伤组织的初步诱导[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魏晓东;李霞;粳稻愈伤组织的生理结构与诱导特性的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毕阳;王斌;姜红;王毅;郑晓渊;果蔬的采后愈伤[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前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穗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变异及其遗传基础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2 王晓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芦苇愈伤组织盐适应性中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赵娟;梨果实愈伤组织对致腐真菌侵染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夏燕莉;玉米愈伤组织分化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5 吴顺;籼稻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反义waxy基因转化籼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姚娜;竹子组织培养与毛竹愈伤组织分化中基因表达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谷运红;离子束诱变和介导转化在拟南芥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3年 8 张恩让;大蒜(Allium sativum L.)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规律和筛选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刘丹;人参愈伤组织源性细胞系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武丽敏;小麦遗传转化参数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机理和控制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华峰;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邢小明;波叶红果树愈伤组织诱导及抗逆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4 王琳;培养基成分对高山红景天组织培养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贾思年;玉米愈伤组织发生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23年 6 李本波;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杜梨组培继代苗愈伤组织发生及状态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童培熙;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基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20年 8 王戈戎;喜树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的细胞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李琰;杜仲愈伤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温睿婷;玉米成熟胚愈伤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俄罗斯培育出更耐涝小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李晨;百合腋生珠芽形成的秘密揭开[N];中国科学报;2022年 3 本报记者 耿挺;上海科研团队解析愈伤组织中多能干细胞的发育轨迹[N];上海科技报;2023年 4 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许铁敏;百合珠芽形成分子机制获揭示[N];科技日报;2022年

相关知识

淡黄花百合珠芽营养繁殖
云南淡黄花百合遗传多样性与进化研究
淡黄花百合 Lilium sulphureum
五角枫组织脱分化与器官再生的研究
植物激素对番茄花托的脱分化与分化的影响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综述
“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百合珠芽繁殖方法
中国原生百合
花生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研究

网址: 淡黄花百合珠芽诱导脱分化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39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榭丽花园二手房
下一篇: 从茅盾评《百合花》的细节描写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