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柱】
是中国传统木建筑构件之一
其用垂莲柱出挑屋檐
占天不占地
节约用地
又有装饰效果
在中国传统木构民居建筑中,垂花柱是最为重要的装饰构件之一,倒吊于屋檐之下,起到平衡屋檐受力、营造空间序列层次感的作用,是呈现在门上的一个独特的装饰构件,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上,在宫廷建筑和民居建筑上均有涉及。
早在宋书《营造法式》有记载就有数处提到“虚柱”,而且有“虚柱莲华蓬五层”的条目,表明宋代垂莲柱的做法已很通行,可以说垂花柱形早于宋代。表明“垂花柱”这种建筑装饰构件可以说是从中华土地上长出来的建筑形式。
垂花柱在中国应用广泛,最被人所熟知的应用空间是作为中国古建筑门上的屋檐下倒吊的悬柱,还有在中国传统室内小木作罩面,包括床上、佛像挂龛上、灶台上的罩面以及在影壁上等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垂花柱的构成元素有很多共同要素,在表达方式上则丰富多变,在造型结构上主要呈现方式以方形和圆形为主,图案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从福禄寿喜到象征品格高尚的梅兰竹菊再到象征长寿的仙鹤各种瑞兽等等,而这些传统图形元素更是一种文化身份认同,也都共同反应着中国人乐生、崇尚自然的人生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伯洛·古建也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态度和发展需求通过借鉴现代设计语言和材质让垂花柱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将铝板加工成垂花柱以替代传统木作,满足当代人所需要的隔热、隔音、防火、防潮等功能需求,拓展垂花柱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对垂花柱的外在形式的继承,更是一种对文化、情感、理念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