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考古实验手册
发布时间:2022-10-19 09:33
植物考古实验手册
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分为大遗存(植物遗骸)和小遗存(植硅石、孢粉、淀粉粒)两大类;植物大遗存又可以分为炭化类、脱水类、和液体浸泡类,后两类植物遗骸的保存需要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偶然产生的保存条件,因此一般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最为普遍的植物遗骸为炭化类 。炭化类植物遗骸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田野采样和浮选、浮选结果的实验室分类鉴定、鉴定结果的分析研究,本手册针对浮选结果的实验室分类鉴定而设计。
一、 实验器材
浮选结果分类鉴定所需器材比较简单,包括体视显微镜、电子天平、分样筛以及镊子、刷子、量杯等小的器材
体视显微镜的最大倍数达到80倍即可,电子天平的称量精度至少应达到1毫克,分样筛以19.5cm口径的铜网筛为佳 。
二、 实验流程
1、记录
记录样品出土单位、浮选土样量等信息
2、样品称量
对样品进行称量,记录样品重量、体积
3、样品过筛
筛选原因:便于显微镜观察
分样筛的选择: 一般选用四个规格不同的分样筛对样品进行筛选,分别是10目(筛网孔径2mm),18目(筛网孔径1mm),26目(筛网孔径0.7mm)和55目(筛网孔径0.5mm) 。此项可根据具体需要调整。
各分样筛内炭化物种类 :
顶层10目分样筛内:草根、树叶、较大的炭化木块和根茎残块、一些较大的坚果壳或果仁以及大于2mm的炭化植物种子,如稻谷、大麦、小麦、大豆等谷物遗存。
第2层18目分样筛内:较小的炭化木块和块茎残块,大于1mm而小于2mm的各种植物种子,如粟粒、黍粒
第3层26目分样筛内:大于0.7mm的炭屑,各种草本植物种子,如禾本科、藜科、苋科等杂草种子,以及个体较小的粟、黍籽粒。
第四层55目分样筛内:细碎的炭末、细小的炭化植物种子,如十字花科、藜科和苋科等植物的种子、稻谷的小穗轴等
4、植物遗存的分类和鉴定
浮选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一般分为炭化木、块根茎、硬果、种子四大类。这四类植物遗存在形态、尺寸和细部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应该先将他们进行分类,然后再分别进行种属鉴定。碳化木的鉴定需要专业的培训,通常是将其送交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和分析,炭化块根茎目前多数情况下是将其与炭化木和炭化植物种子区分开来,进行种属鉴定的难度还比较大;炭化植物种子是主要的鉴定对象,其鉴定方法是用现代标本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书进行鉴定。
……
植物考古实验手册(宋吉香).doc
上一条: 环境考古实验教学讲义 2022-08-15下一条: 古代人骨鉴定与实验分析 2023-01-10相关知识
植物考古实验室
第八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我系成功举行
[考古] 植物考古概述
植物考古也是考古
植物考古
植物考古概述
植物考古探秘
植物考古:谁知“盘中餐”?粒粒看考古
历史学院副教授张国文谈三星堆考古发掘和科技考古
“风中的香囊” ——人大考古2022年通州田野考古实习植物浮选学习纪实
网址: 植物考古实验手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857.html
上一篇: 植物考古学及其新进展.pptx |
下一篇: 【新书介绍】郑云飞植物考古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