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圃地培育技术规程
ICS CCS 江 65.020.01 B 05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63—2021 山茶花圃地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rsery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japonica 2021 - 12 - 31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01 实施 发 布DB36/T 156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原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文才、左继林、熊璐瑶、龚春、雷小林、黄建建、李进、占志勇、赵松子。 IDB36/T 1563—2021 山茶花圃地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茶花圃地培育技术相关的圃地选择、整地、栽植、抚育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内容 条款。 本文件适用于山茶花圃地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2446 山茶花盆栽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微酸性砂质壤土的缓坡林地。 5 整地作床 5.1 圃地清理 秋末或冬季进行翻耕一次,次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敲碎土块,并清除杂草、石块等。 5.2 施基肥 2 2 结合翻耕整地,施腐 熟 的 饼 肥 100kg/667m 或 复合肥20kg/667m ,随着翻耕埋入耕作层。 5.3 作床 在栽植前7d~10d将圃地做成床面,敲碎土块,床宽80cm~100cm,高20cm~30cm,步道沟宽25cm~ 30cm。 6 苗木栽植 1DB36/T 1563—2021 6.1 栽植时间 裸根苗于12月下旬至次年3月萌动前均可栽植,容器苗栽植时间可推到5月上旬;土太湿时不宜栽植。 6.2 栽植密度 株行距1年生苗木30cm×40cm,2年生苗木40cm×40cm,栽植后2~3年移栽。 6.3 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裸根苗或容器苗栽植。 6.4 栽植技术 裸根苗取苗时不要损伤根系,将根部打浆后栽植,栽植时注意扶正苗木,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土壤, 并覆盖一层松土;容器苗栽植前应去除不可降解的容器杯;有花蕾或已开花的应采取摘蕾或剪掉花朵; 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7 抚育管理 7.1 松土除草 待成活至立秋以后开始松土除草,松土注意防止损伤根系,将清除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 基培蔸;人工除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松土垦复。 7.2 水分管理 定期清沟培土,管理圃地床面和排水沟,做到深沟高畦;及时浇灌,保持植株根部土壤湿润不积 水,采用沟灌或人工浇水的方式,或采用喷灌或滴灌方式,浇灌时间和次数依据土壤水份情况而定; 在夏秋高温干旱时节,应在早晚浇灌;雨季要注意排水以避免积水,秋末以后逐渐减少浇灌。 7.3 施肥 栽植当年可不施肥,第二年应适时施肥,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原则,可结合中耕除草同步进行。 春夏季生长期每1~2个月施复合肥,每株施5g~10g,撒至根部外围的土壤中或与土层混匀;可在3~4 月份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3~4次;7、8月份停止追肥,9月后 增施1~2次磷钾肥;冬季树体休眠期施腐熟的饼肥或有机肥,每株施饼肥20g~30g或有机肥0.15g~ 0.2kg。 7.4 遮荫 6~8月份宜适当遮荫,遮光率50%~60%。 7.5 树体修剪 修剪以冬季为主、夏秋季为辅,定植后植株主干生长至50cm~70cm时,在距地面40cm~50cm处定 干,幼树修剪不宜过度,将病虫枝、枯死枝、下脚枝、徒长枝剪除,修剪时要使剪口贴近主杆或芽 口,不能留桩;可结合摘心,抹芽等措施,以促进树体形成合理的树冠形状。 7.6 病虫害防治 2DB36/T 1563—2021 山茶花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花腐病、煤污病、藻斑病、叶枯病等,虫害有蚧壳虫、蚜虫,卷叶 虫、刺蛾、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防治方法按LY/T 2446中的规 定执行。 8 档案管理 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圃地设计文件、地形图、品种定植图、品种及其来源、定植时间、规格 等;记录生产过程主要技术措施、苗木生产、出圃销售记录等;并做好电子档案;做到资料齐全、专 人保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