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多年生植物的芽休眠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多年生植物的芽休眠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多年生植物的芽休眠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芽休眠是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能够使多年生植物避开不利的环境条件,使种群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得以生存.综述了多年生植物芽休眠的机制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芽休眠是一个受多个因素和多种基因综合调控的复杂生命现象,其形成和解除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糖类、多胺和Ca2+等信号分子以及抗氧化酶类和能量代谢酶类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这些变化是在相应的基因表达调控下实现的,这些基因涉及到光、温响应基因,水分响应基因,能量代谢基因,胁迫响应基因,激素相关基因,以及MADS-box转录因子等,它们构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控制着芽休眠的形成与解除.结合研究课题提出今后芽休眠机制的研究方向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图1参67


1290318664393818112

1 王新超;杨亚军;陈亮;马春雷;姚明哲;茶树休眠芽与萌动芽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J];茶叶科学;2010年02期 2 王海波;王孝娣;程存刚;王宝亮;李敏;高东升;刘凤之;桃芽休眠的自然诱导因子及钙在休眠诱导中的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11期 3 韩浩章;姜卫兵;费宪进;曹晶;李刚;葡萄和油桃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H_2O_2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庞发虎,杜俊杰,刘飞杏树休眠期枝芽内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邵浩,马锋旺梨树花芽休眠解除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姜卫兵,韩浩章,汪良驹,马凯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3年05期 7 葛会波,李青云,陈贵林,张广华,李世一草莓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园艺学报;1998年01期 1 王新超;马春雷;杨亚军;多年生植物的芽休眠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2 刘坤良;重视多年生植物的引种与应用[J];园林;2008年04期 3 尤建忠版权超市[J];出版参考;2001年17期 4 李玉霖;崔夺;陈静;毛伟;赵学勇;科尔沁沙质草地优势多年生植物氮素回收效率的分异特征[J];中国沙漠;2013年03期 5 朱吉富;中外君子兰发展比较与展望[J];中国花卉盆景;2002年01期 6 王学松,咸树梅,边建朝,叶平,范崇法,倪崇祯氟斑牙患者服硒后体内氟和抗氧化酶类的变化[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4年01期 7 祁成,余达林,沈凌汛,王胜,苏希华,南涤飞,陈荣安氟暴露对工人血中抗氧化酶类的影响及“抗氟欣”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8 车凤斌;果树冬前管理[J];农村科技;2008年10期 9 陈昆松,李方,徐昌杰,张上隆,傅承新改良CTAB法用于多年生植物组织基因组DNA的大量提取[J];遗传;2004年04期 10 王晓娟,覃新程,戴若兰,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知识

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赤霉素解除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柑橘成花机理与调控研究进展
多年生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的分子机制
光照对荔枝芽萌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亚洲百合Prato试管鳞茎培育及解除休眠的研究
重瓣花的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植物始花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激素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木本植物季节性休眠的分子机制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网址: 多年生植物的芽休眠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09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光照条件与植物选择
下一篇: 阳台光照与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