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监测教程.ppt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监测教程.ppt

紫外线监测架 * 四、等离子空气净化消毒机 工作原理: 适用范围:ⅡⅢ类环境,如诊疗 消毒效果:工作1小时,可使100m3内 室、病房、办公室、普通手术室 房间空气中的自然菌的消亡率≥90%, 等。 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 室内污染空气 初中效滤网 过滤后的空气 等离子电场 经杀菌吸附处理 活性炭滤网 洁净的空气 生物监测:采用杀菌效果测定:二种方法 一是使用已知细菌芽孢测定其杀灭率, 二是对空气现场消毒的监测,采样可用平板沉降法进行。其评价以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为合格。 * 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医护人员手和皮肤粘膜采样方法 后附:内镜及附件采样方法 血液透析净化系统的采样方法 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采样方法 * 空气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紫外线照射0.5~1小时后)采样。紫外线灯按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 ≥1.5W,计算出装灯数。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 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 内、外点布点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5点, 四角布点距墙1m。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将平板从内到外或顺次(同一路径)放在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处,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 空气监测: (用直径9cm平皿) * 空气监测: (平皿打开方式) * 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好门窗和空调 ,无人走动情况下 2、对于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紫外线灯一般按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 3、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洁净区、ICU。可选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这些空气消毒器可用于有人在房间内空气的消毒。 4、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只能采用层流通风。 *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100cm2 采样方法:用5×5cm2的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5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如果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过消毒处理,则应该到检验科取含相应中和剂的培养基进行采样送检。 采样范围:治疗台、治疗车、超净台、病人床、门把手等。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必须每锅进行) ①物品的包装体积、重量: 下排气式:≤30cm×30cm×25cm 预真空: ≤30cm×30cm×50cm 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不超过5kg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 ②排气情况: 灭菌温度 灭菌时间 压 力 每次灭菌应做详细记录, 包括:每锅锅号、压力、温度、时间、 灭菌 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 * 压力蒸汽灭菌所需压力、温度、灭菌时间 灭菌器名称 压力 温度 维持灭菌时间 下排气 102.9kpa (1.05kg/cm2) 121 ℃ 20-30 min 预真空、脉动真空 205.8kpa (2.1kg/cm2) 132 ℃ 4min 注意:手机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36 ℃ * 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 ③物品的装放: 大包上层、小包下层 织物上层、金属下层 物品竖放不能贴靠柜壁 下排气:装量不超过柜室内容量80% 预真空: 装载量不得>柜室容积的90 %; 装载量不得<柜室容积的10 %。 脉动真空:装载量不得<柜室容积的5 %。 (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      化 学 监 测 目前商品化的化学指示监测器材有指示胶带、指示卡和B-D试纸。 指示胶带用于粘贴于物品包外层,胶带变色,表明该物品经过了灭菌处理。 化学指示卡能指示灭菌所能达到的温度和温度持续时间,间接反映可能达到的灭菌效果。 B-D试纸用于测定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柜内物品包中空气是否抽尽。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 包括:①包内指示卡(121℃、1

相关知识

《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生物监测6
06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教案分析.ppt
先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消毒灭菌外包采购项目磋商邀请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ppt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土壤污染
环境生态学 指示植物监测法 指示植物监测法.ppt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ppt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STM32智能农田监测系统教程
环境生态学 植物污染物含量监测法 植物污染物含量监测法.ppt

网址: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监测教程.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10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基于Labview的光照环境控制
下一篇: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