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将于9月17~19日举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导致花卉园艺行业面临着巨大困难,为共抗疫情,共克时艰,长城花展积极开展业内对话交流、免费为花展展商和专业卖家发布产销对接信息等活动,并从3月初开始组织了长城花展波哥连线分享会,邀请行业大咖和园艺达人分享经验和心得,现已经进行了六期。
5月13日晚,在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抖音直播间里,首届中国(西湖)花园节创意花园冠军、花园鳗主理人军焰和花园工具“Berry&Bird”品牌创始人、英翰园艺总经理杨森做客波哥连线第六期分享会,他们分别与直播主持人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春波连线,从国内造园的发展和园艺工具生产角度畅谈家庭园艺的兴起之路。
军焰:家庭造园需求低维护、多品类的小型乔灌木
新生代造园达人军焰,曾受邀与日本园艺师石原和幸一起参与了2018年英国切尔西花展上“日式迎客园”的建设,所在团队荣获双料大奖。2019年,他又在首届中国(西湖)花园节上荣膺创意花园金奖。此外,军焰开办了自媒体品牌“花园鳗”传播园艺生活知识和美学内容,作为B站的园艺达人,他在短短两个月内就收获了过万粉丝。
军焰毕业于日本岐阜大学园艺专业,深谙各类造园手法,尤其擅长日式造园。“与欧美追求平坦草原风格的造园理念不同,日式造园更注重呈现自然山林景观,偏重于山、水、石等自然材料的运用。而且日式造园小巧精致,非常适合小空间造园来借鉴。”军焰说。
对比中日园林,日本传统私家花园保留下来的比较少,寺庙园林留存较多。而中国特别是江南地区,留存了很多有历史底蕴的私家园林。同时,中国造园多包含亭台楼阁等建筑,国外造园则多以植物造景为主。
近年来,我国家庭园艺消费兴起,大家更加关注阳台、露台和窗台处小景元素的注入。军焰提出:“造园首先要因地制宜,依环境变化调整植物品类。非封闭环境可应用一些木本植物,而封闭环境应该偏重于观叶植物,可以加上小的水景,与植物构成动静结合、富有生趣的生态景象。”
随着行业发展,大众对造园提出了更高要求,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追求涵盖更多植物品类的软景。植物新品不断更迭,很多人每年都会从植物、色彩或造型方面对花园进行改造。二是造园功能分区需求提升。例如要求增加水池、烧烤、菜园等功能规划。三是植物低维护度需求增加。为了减少打理花园的工作量,相比需要持续维护的宿根植物,低维护度的灌木和乔木备受青睐。
在造园植物遴选过程中,军焰发现,目前苗圃中用于市政工程的高分枝点的大乔木比较多,但造园需要的中层乔灌木存量和品种不够丰富。此外,人们对色彩的偏好有着阶段性变化。比如近期,宿根植物中的蓝色、白色、浅粉色花系受欢迎,红色系应用少。在植物方面,月季、绣球、铁线莲被称为造园三件宝,素有“无鹃不成园”之说的杜鹃也能极大提高造园效果。色彩多样,株形、叶形优美的枫树、四照花、蓝冰柏、蓝湖柏、蓝杉、扁柏等也非常流行,尤其是拥白色、粉色和红色花朵的四照花,更是近年造园的热门植物。
对于中国家庭园艺的未来发展,军焰认为,首先要引导大众转变消费观念。人们购买盆栽总是想养到“天荒地老”,其实盆栽应被看作是一种比鲜切花保鲜期更长的园艺消耗品,保持一段时间的最佳观赏期即可。二是造园风格的多样化需求,能促进更多类型的园艺产品消费。园艺达人对新理念的传播和直播带货等对家庭消费能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他还提示:“注意园艺自动化要匹配国内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便捷的自动化园艺生产线提高了产量,但如果销量跟不上,可能会造成市场供需失衡和紊乱。”
杨森:有品质、高颜值的工具让园艺生活更愉悦
“Berry&Bird”品牌创建于英国,“园艺与鸟类的相互映照,让环境充满活力,‘Berry&Bird’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融合。”杨森在直播的开始就向大家展示自己对园艺的理解。
在英国的创业经历让杨森对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家庭园艺产业差异深有感触。园艺是英国民众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英国女王到普通市民都对园艺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和热爱。90%的英国人自己打理花园,种花、种菜、种水果,在播种、浇水、施肥和修剪中获得乐趣。英国非常重视传媒对园艺的普及和宣传,有一档园艺节目已做了50多年,持续推广、传播园艺知识和产品,让英国民众便捷地学习园艺,形成习惯和爱好。
园艺中心是英国民众购买园艺产品的第一选择,英国有2600多个园艺中心,平均每2万多人就有一个。园艺中心内设有咖啡厅和微型儿童游乐场,顾客在既可体验花卉的美好,又能一站式采购种子、花卉植物、园艺工具、宠物用品等。“目前,国内消费者很多是通过网络购买园艺产品,缺少购物氛围和真实的体验感。”杨森说。
“Berry&Bird”品牌在国外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拥有百余种园艺工具产品,几乎都是木柄,对木材的选材和干燥过程近乎苛刻,力臻完美。木材全部采用5个月以上的自然风干,而非机器或人工干燥,大大加强了木柄的受力度。“选择木材时,我们会关注很多细节,考虑木材日照是否充足,是否为边材。”杨森说。
目前,“Berry&Bird”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已拥有很多粉丝。回忆进入国内市场之初,杨森说,“Berry&Bird”产品根据国内用户习惯和观念经历了一系列转变和调整。首先是产品的整合。英国人习惯用不同工具完成不同园艺工作,挑选和使用工具的过程就是一种乐趣。而中国人喜欢用一种工具完成多种工作,种菜、除草、挖坑甚至撬石都想使用锄头。因此,针对国内用户需求,“Berry&Bird”推出了“五合一”“二合一”的工具。同时,向国内用户普及和宣传工具使用知识,让国人习惯在不同的场景应用不同的专用工具完成园艺工作。其次是外观的改进。英国人强调实用性,中国人侧重于外观和视觉的吸引性。
“除了质量之外,颜值也是园艺工具重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杨森说。“Berry&Bird”园艺工具在创意和造型上独具匠心。“爱心铲”和郁金香专用铲亮相今年的世界花园大会时,颇受青睐。源于国内女性对郁金香的喜爱,郁金香铲的外型设计模仿郁金香,注重美感、细节和质感。不仅使用方便,视觉的艺术性也让使用者赏心悦目,园艺活动的心情更加愉悦。
针对不同用户特点,“Berry&Bird”还推出了女性系列和儿童系列园艺工具。女性系列园艺工具尺寸小、重量轻,也适用于老龄园艺者。儿童专用园艺工具全部采用圆角造型,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制作工序和材质与成人园艺系列一样精打细磨。再加上儿童围裙、手套、靴子等配套产品,让孩子能充分沉浸于园艺劳动,和家长一起体验园艺的快乐。
“现在,国内关注家庭园艺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愿意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享受园艺慢生活。特别是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养花达人、园艺网红、行业领军企业和人物都将对生活园艺产生示范引流作用。家庭园艺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园艺将迎来爆发期。”杨森对国内园艺市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