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酸诱导棉花幼苗抗虫性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认领
【目的】研究茉莉酸对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系统诱导抗性,探讨某一特定浓度茉莉酸诱导抗虫性的滞后期及其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的影响,为农林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棉16为材料,分别以0.1,1.0和10mmol/L茉莉酸处理6叶期棉花幼苗叶片,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对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1.0mmol/L茉莉酸处理6叶期棉花幼苗,研究其对棉花幼苗抗虫性诱导的时效性及其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的影响。【结果】0.1mmol/L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诱导作用不明显,但能诱导处理叶脂氧合酶(LOX)活性显著升高;1.0mmol/L茉莉酸能诱导棉花幼苗PPO和PAL活性局部升高和系统升高,但只能诱导POD系统升高和LOX活性局部升高;10mmol/L茉莉酸可诱导棉花幼苗PPO活性局部升高和系统升高,诱导PAL活性系统升高,诱导LOX活性系统下降,对P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分析表明,1.0mmol/L茉莉酸是6叶期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诱导的最佳浓度,诱导效应可持续4~8d(依酶而异),但处理后第6天的棉叶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茉莉酸对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的诱导存在浓度依赖性和滞后期,诱导抗性明显抑制棉铃虫的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1.0mmol/L茉莉酸是诱导6叶期皖棉16幼苗抗虫性的最佳浓度,抗虫性的滞后期可达4~8d。
诱导防御; 相对生长率; 害虫控制; 茉莉酸; 棉花; 氧化酶; 抗消化酶; 棉铃虫
090401 [植物病理学];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456;31070338);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3078;1108085J0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新教师类;20093424120002);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
相关知识
茉莉酸诱导棉花幼苗抗虫性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水杨酸浸种对棉花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对花生幼苗根和下胚轴生长的影响
利用根箱法解析转双价(Bt+CpTI)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茉莉酸甲酯对花生幼苗中碳水化合物转移的影响(简报)
TS303和PDJ对花生幼苗抗旱能力的影响
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离子平衡
利用PLFA方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棉花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冷机制初步研究
烯啶虫胺和噻虫嗪种子处理防治棉花苗期蚜虫及对棉田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网址: 茉莉酸诱导棉花幼苗抗虫性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311.html
上一篇: 养花:如何给盆栽增强肥力?用它们 |
下一篇: 土壤有效硅对棉花幼苗营养代谢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