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是很多病害持续爆发的时期,而今年春季又是阴雨天气,近来有果友发来一些病害图片,柑橘疮痂病就是其中之一。要如何防治疮痂病呢?
柑橘疮痂病介绍
柑橘疮痂病,别称柑橘疥疙病,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为柑橘痂圆孢菌(有性态),属于半知菌亚门痂囊菌属。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 主要危害在温州蜜柑、蕉柑、椪柑、柠檬、南丰蜜桔等品种。以春梢、幼果、幼龄树受害较重。
疮痂病发病特征和规律
柑橘疮痂病需要有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16-23℃,最高温度为28℃,其中湿度更为重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阴雨多湿,病菌开始活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侵染新梢和嫩叶,约10天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为害新梢、幼果。
凡春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春梢发病就重。遇阴雨连绵或雾大露重的天气,就更有利发病。通常新抽出的幼叶尚未展开前及谢花后不久的幼果期最易发病。果实通常在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感病。
危害症状表现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油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病斑直径一般为0.3-2毫米。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隆起,多向叶背凸出,叶面凹陷,成圆锥形的灰褐色疮痂斑,病斑不穿透叶片,散生或连片,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幼果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小斑,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引起早期脱落,后期受害果实发育不正常,使果形变小,皮厚,味酸甚至畸形。
枝梢受害,嫩枝被害后枝梢变短,严重时呈弯曲状,但病斑突起不明显。花器受害后,花瓣很快脱落。叶片和果实在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灰褐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疮痂病防治
疮痂病防治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与适时喷药保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1.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果园排水工作,降低果园湿度,结合春季发芽前的修剪,剪去病梢和病叶,并清除园内落叶,一并烧毁,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
施药时间: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cm前喷药保护春梢,在谢花2/3是喷药保护幼果,同时注意秋梢时期的防治。一般年份2-3次药剂防治便可控制危害,但是若气温偏低或多雨年份和地区,以及极易感病的品种上,应在5月下旬-6月上旬在喷施1-2次药,10-15天/次。
有效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7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7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2.5%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注意轮番用药。
在新叶和幼果生长期可用药剂: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5%溴菌腈微乳剂1500-2500倍液,68.75%恶唑菌酮·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注意轮番用药。
注:以上药剂仅供参考,依据果园病情情况而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鸡粪防马铃薯疮痂病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图片 防治要点
柑橘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危害(柑橘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及其防治)
柑橘病虫害防治与用药
柑橘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治
桃树疮痂病发病原因
柑橘衰老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柑橘全年病虫害防治)
真菌性病害柑橘(柑橘真菌病害药用什么药)
柑橘病害
【国光微讲堂】长寿花疮痂病的发生及防治
网址: 五月,柑橘疮痂病怎样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3489.html
上一篇: 花生疮痂病如何防治? |
下一篇: 柑橘秋梢期的疮痂病和溃疡病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