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整理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整理

1、植物病害概念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 侵染或不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 害。 植物病害分类 一、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二、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 病害、线虫病害等引致的病害等 三、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 传病害以及虫传病害等 四、根据表现症状类型分: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 烂病、枯萎 病、疫病、癌肿病等 植物病害分类 五、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 病害、花器病 害和果实病害等 六、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

2、分: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 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 等 七、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分:单年流行病、积年流行病 八、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分: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划分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有传染性,有病征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无传染性,无病征 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按侵染源分类 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病原物主要有植 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植物病原线 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如 温度、光照不适;水分、营养失调;土壤、空气中存在有 毒有害物质等都会使植物表现出病态。 非侵染

3、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相互关系 1、非侵染性病类加重侵染性病类的发生,造成伤口。如 苹果腐烂病 2、侵染性病类可致使植物非侵染病害的发生。 病害三角与病害四面体 1933 林克(Link)提出病害三角学说:感病的寄主植物、 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 的三个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 长度影响三角形的面积。 寄主植物 病原物环境 病害三角 病害三角与病害四面体 1976 鲁滨逊(Robinson)提出病害四面体学说:农业生 态系内除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外,应加上人类干预这个 重要因素,从而形成植病四面体学说。 病原物 寄主植物 环境 人类 【病害四面体】

4、 植物病害流行的条件 大量致病性较强的病原物 大面积单一种植的易感病作物 适宜的环境条件 PS:病害三角对应关系 植物病害症状 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病害症状 病状病症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焉 畸形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病状类型变色 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 细胞并未死亡 (1)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2)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 (3)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黄; (4)斑驳 :变色部

5、分的轮廓不清; (5)条纹、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 (6)白化苗: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 甘蓝的白化病 病状类型坏死 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 (1)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 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 (2)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 (3)叶烧:叶尖或叶缘枯死。 (4)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腐 霉),后者死而不倒(丝核菌)。 (5)溃疡:树干木质部坏死。 番茄的斑枯病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病状类型腐烂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 解。 (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2)湿腐:

6、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3)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 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 白菜软腐病 番茄脐腐病 病状类型萎焉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 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黄瓜枯萎病 病状类型畸形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 长现象。 (1)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 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 (2)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巨型细胞),但细 胞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 (3)减生型: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造成植株矮

7、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等; (4)变态(变形):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 扭曲、蕨叶、花器变菌瘿等。 白菜根肿病 番茄蕨叶病 病症的类型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 黑霉等颜色。 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 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较大、深色、越冬 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 病毒病没有病症 注意:由于植物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因此只有病

8、状,而 不产生病症。 黄瓜花叶病 黄瓜霜霉病 豌豆白粉病 豌豆锈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病状的变化 1典型症状 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 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 害的典型症状; 2综合症 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 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 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 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病状的变化 3并发症 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 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 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

9、 4隐症现象 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 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 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 会重新显症。 侵染行病害的侵染过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病菌侵染过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1.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为止。侵入 途径:A:表皮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气孔 水孔 皮孔) C: 伤口 2.潜育期:从建立寄生关系到植物表现明显症状为止,一 般病害的潜育期是比较固定的。有短有长,大斑病:7天; 黑粉病:一年;果树病害3-5年

10、。 3. 发病期:从表现症状到病斑不再扩展为止,是病害繁殖 个体,发展的过程。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指的是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 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包括以下方面: 1、越冬或越夏(初次侵染来源) 2、初次侵染,再次侵染 3、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土壤和 粪肥 越冬 (越夏) 场所 田间病 株 种子 苗木 其他 病株残 体 昆虫和 其他传 播媒介 病原物的传播媒介 病原物的传播 主动传播 被动传播 气流传播 水流传播 昆虫等媒介传播 人类活动 植物病原真菌 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 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

11、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真菌、细菌、病毒的异同 真菌:有完整细胞结构,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菌:有完整细胞结构,只有核区(胶体状),核酸游离在 核区。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核酸与蛋白质外壳。 植物病原真菌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 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 真菌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 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 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引 致的。 世界上80%的病害 都是由我们引起的 真菌病害 病状:黄叶、烂叶、坏死、萎蔫等 病症:灰霉、白粉、黑粉

12、、锈粉、根腐等 小麦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 番茄灰霉病 黄瓜灰霉病 番茄绿霉病 柑橘青梅病 苹果青霉病 苹果炭疽病 葡萄霜霉病 辣椒疫病 辣椒炭疽病 水稻稻瘟病 玉米瘤黑粉病 植物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发病后期遇潮 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 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的伤口侵入 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 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1、自然孔口:自然孔口包括气孔、水孔; 例如柑桔溃疡病菌从皮孔和气孔侵入; 2、伤口:包括人为因素影响、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口、

13、虫 伤 植物气孔 细菌扩展引起的危害 1、细菌从气孔侵入引起叶斑 细菌在细胞之间蔓延,然后进入细胞内,引起的症状是斑点; 例桃细菌性叶斑病。 2、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腐烂 原理:细菌在细胞间繁殖,并分泌果胶酶,分解细胞组织的中胶 层和细胞壁的果胶物质,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糖和 可溶性物质外渗,给细菌的进一步繁殖创造成条件,破坏细胞, 使细胞离解,引起腐烂。 例如十字花科软腐病。 LOREM IPSUM DOLOR 3、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肿瘤 原理:细菌从伤口侵入,进入薄壁细胞,不大量繁殖,而 是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式肿瘤。 例如桃树根癌病。 4、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

14、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起莠蔫症状。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 青枯病、软腐病、角斑病、溃疡病、辣椒疮痂病、桃穿孔病、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姜瘟病等 白叶枯病(水稻) 细菌性角斑病(豆角) 细菌性缘枯病(黄瓜) 细菌性腐烂病(香蕉) 黑腐病(甘蓝) 青枯病(瓜类、西红柿、豆类) 野火病(烟草) 根癌病 (花卉,果树) 黄瓜细菌性角斑 细菌性病害症状 病状:黄叶、烂叶、斑点、萎蔫等 病症:腐烂、臭味、菌脓、瘤肿等 症状类型 1.斑点病 病斑初期水渍状,对光半透明。 2.腐烂 细菌引起的腐烂粘滑,恶嗅。 3.萎蔫 横切幼嫩维管束组织,并用力挤压,在切口处有污白 色的液体流出。 4.畸形

15、细菌引起的畸形是根.根颈.及茎杆上产生肿瘤,如桃 根癌病。 西红柿青枯病 柑橘溃疡病 根癌病 猕猴桃溃疡病 白菜软腐病 水稻叶枯病 芒果细菌性红斑黑斑病 辣椒疮痂病 植物病毒 植物病原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一类重要病原物 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 酸和蛋白质组成,故称分子寄生物。 寄生于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 病名:统称病毒病 病状病症:小叶、花叶、蕨叶、扭曲、坏死、黄叶、畸形 等 病毒病 花生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植物病原线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虫态 卵常为椭圆形,半透明,产在植物体内、土壤中或留在卵 囊内;幼虫有4个龄期,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并完成第一次

16、 蜕皮,2龄幼虫从卵内孵出,再经过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 植物病原线虫一般为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 植物病原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不强,其主动传播距离非 常有限;被动传播是线虫的主要传播方式。 线虫危害南瓜形成根瘤 黄瓜根结 线虫危害麻类作物根系 真菌、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1、真菌性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 少数为畸形。特别是病斑上有霉状物、粒状物和粉状物等 病征 2、细菌性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有坏死、腐烂、萎蔫和 肿瘤等,变色的较少,并时常有菌脓溢出 特点:一是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和油渍状;二是在潮 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 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

17、有恶臭味。 病毒、线虫、生理病害诊断 3、病毒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是花叶、黄化、矮缩、皱 缩、丛枝等,少数为坏死斑点; 4、线虫病害的诊断: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小、叶片黄化、 局部畸形和根部腐烂等,特别是根部出现根结; 5、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1、突然、大面积,时间短;2、 根部发黑;3、有明显的枯斑和烧伤;4、缺素症状;5、 只限于一个品种 THANKS 【宣传部】王欢 植物病害分类 五、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 病害、花器病 害和果实病害等 六、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分: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 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 等 七、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分:单年流行病、积年流行病 八、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分: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植物病害症状 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病害症状 病状病症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焉 畸形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病状类型腐烂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 解。 (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2)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3)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6k
园林植物保护》—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ppt
问: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课件.ppt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ppt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作物病虫害防治课件.ppt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二)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网址: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整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34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生疮痂病
下一篇: 多种原因导致的花皮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