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特征
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果穗、苞叶和雄花上也可受害。最初在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出,并扩展为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病斑,周围表皮翻起,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出,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其他部位的症状和叶片基本相同。
2.发生规律
玉米柄锈菌以冬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入春后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冬孢子即可萌发并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寄主作物,由叶面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田间少量植株发病后,在病部产生锈孢子,形成夏孢子堆并散发出夏孢子,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在植株间扩散蔓延,加重危害;直到秋季,产生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夏孢子在侵入时需高湿,叶面结露,适宜于夏孢子形成和侵入。夏秋高温、多湿及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早熟品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
3.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必须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栽培管理措施
种植抗病杂交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搭配使用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65%代森锰锌500倍夜,50%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夜,0.2波美度石硫合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夜,7-10天喷雾1次,根据发病情况和气象条件喷施1或数次。
相关知识
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五)—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 玉米锈病怎么预防 玉米锈病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防治措施
植保情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新疆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病害锈病和花白苗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锈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的防治,只要做好这三点,就能完全控制
玉米锈病的防治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要点
网址: 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玉米锈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4141.html
上一篇: 降雨过后要防锈病 |
下一篇: 狐臭手术大概要花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