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环境》的知识在每年高考中都要涉及,而且所占分值较大,其中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及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几乎每年必考,而且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结合图表综合考查考生**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本文仅就“植物的激素调节”展开讲述,以帮助考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查内容
生长素的运输机制、生理作用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为常考点;考查形式
以图表、曲线、实验题的形式居多,选择题和简答题都会出现;考查能力
识记、理解、应用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考查,考查实验探究能力时,试题通常难度较大,考生不易得分。易错重难点
其一为胚芽鞘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析;其二为各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分析;其三为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和分析。三种题型的复习策略不同,需要考生分类突破。题型1 胚芽鞘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析
复习指南首先盘点各种实验方法,如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锡箔纸遮盖类、旋转类等,逐类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原理。然后分析典型例题,总结规律并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知识盘点
在分析不同现象时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点:
(1)原理:不同实验方法原理不同;
(2)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
(3)弯曲生长的原因:外因和内因;
(4)四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
例题分析
1.如图所示,甲~戊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
>>>>
2.如图,甲、乙图中胚芽鞘和胚根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丙图幼苗的根、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
例1:丙图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尖端;
例2:图乙中旋转可抵消光照影响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图丙中旋转可抵消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作用,茎还受单侧光照的影响。
总结归纳
可从常见易错的图示分析出发,归纳不同题型易错的原因,及时总结规律,应用规律提高解题的技巧。如从以上图例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植物感受光和重力的部位在尖端(芽尖、根尖等),只有尖端处才可发生横向运输,从而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同时芽尖和根尖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尖更为敏感。
(2)判断植物能否生长,要看有无生长素且能否运输到作用部位。
(3)判断植物能否弯曲,要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单侧光、云母片、琼脂块、重力等都可能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题型2 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一直以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及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生对其他植物激素部分的掌握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熟记教材中的知识及图解就可以解题,事实并非如此。如赤霉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共同协调作用,乙烯、脱落酸对果实脱落的影响等,都不是只记忆知识点就能分析解决的。高考中常将植物激素的作用进行综合考查,试题需要深入分析思考才能正确做答。能否正确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如何将教材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指南从典型试题中结合曲线图深化复习,要把握一个基本观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从相关激素的分类整理记忆,到掌握激素间关系的协同与拮抗,再到综合分析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一步步深化复习,可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具体如下:
甲图为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乙图为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激素含量变化。
(1)从曲线图中涉及的激素切入,回归教材,记忆并掌握各种激素的产生、分布及作用。
(2)从植物激素作用的内在关系分析总结出不同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协同和拮抗关系。
(3)结合不同时期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理解各激素的作用及激素间的关系,如甲图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含量降低,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说明脱落酸抑制萌发,而赤霉素促进萌发,萌发过程中需要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4)从试题中提炼教材的考点,并找出试题和教材的复习结合点,从而深化教材,理解并运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题型3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和分析
植物激素调节的题型中难度最大的是实验设计与分析题,近年来对实验过程设计考查的难度有所下降,由过去的全部过程设计变成了关键步骤的补充设计,更多地考查了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实验结果的处理等能力。试题形式多为以实验过程为载体的综合分析型试题,实验内容上有分析判断做答型,有核心步骤的补充完善型,有对实验操作及结果的分析评价改错型等。要实现这一重点的复习和难点的突破,一定要熟悉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抓住不同类型实验设计题的方法规律和答题技巧,充分利用对照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做答。具体如下:
1实验设计的综合分析型试题此类试题特点:围绕某一重点知识设计实验,以实验为依托综合设置问题,需要在复习时掌握好主干知识,并注意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复习指南分析试题时要建立该实验的整体思路,理解实验中对照设置的意义、目的及实验设计的意图,结合试题顺序针对性分析解答。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9题(验证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其不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解题时首先建立整体实验思路: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从而观察带胚和不带胚种子中淀粉的含量。可通过多组对照分析得出结论,如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试管1、2中淀粉量的多少以及两者淀粉量不同的原因;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此类试题特点:常考查对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及实验中其他问题的回答。这是实验综合题常见的题型模式,要求既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有识图和析图的能力,同时具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的能力。
复习指南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抓住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实验步骤中变量处理设置错误诊断或评价问题,要求找出错误或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提出改进方案等。
复习指南对照原则的应用、诊断与评价:对照原则是做实验分析或诊断评价试题必须首先考虑的原则,实验设计缺乏对照,不足以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也无法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如2014年北京卷第29题(研究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分为A、B、C三组,每组做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以柱形图形式呈现,要求针对实验作出针对性分析。
实验步骤的诊断与评价:实验步骤的呈现往往遵循三步曲的规律:
(1)共性处理;
(2)变量处理;
(3)结果处理。
其关键步骤为变量处理,也是最易出错的一步,诊断评价题往往在此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实验步骤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复习中的应对策略:先找出实验变量,针对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此过程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
复习的方法有多种,但有效的复习方法一定离不开经典图解和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训练。经典图解蕴含着很多知识信息,考生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归类和整理,进而整合、提炼和提升,实现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难点知识的深化和突破!
▍ 来源:综合网络
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高分指南(必看)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番茄花.可获得无籽果实C.各种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的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专题七植物的激素调节
[题目]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置于0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植物激素的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C.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不相符的一项是A.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植物激素的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C.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1必修3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有哪些?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网址: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高分指南(必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471.html
上一篇: 话说植物激素、调节剂和生物刺激素 |
下一篇: 三农动态农业果树管理:冬枣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