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基因编辑精准修复免疫细胞

基因编辑精准修复免疫细胞

基因编辑精准修复免疫细胞

一些遗传性基因缺陷会导致过度的免疫反应,这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伤害。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科研团队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纠正了这些缺陷,使免疫反应正常化。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2日出版的《科学·免疫学》杂志。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FHL)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通常发生在18个月以下婴幼儿身上,死亡率很高。它由阻止细胞毒性T细胞正常起作用的基因突变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作用,对某些病毒、肿瘤细胞等具有杀伤作用。FHL患儿如果感染EB病毒,细胞毒性T细胞无法消除感染的细胞,会导致免疫反应失控。而这会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和过度炎症反应,影响整个人体。在最新研究中,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成功修复了小鼠和两名危重婴儿有缺陷的细胞毒性T细胞。修复后的T细胞功能正常,小鼠也从FHL中恢复。研究人员首先改变了小鼠体内的穿孔素基因(FH......阅读全文

Nature-Biotechnology发布CRISPR基因编辑新成果

  第一次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病毒载体传送基因组编辑元件来治疗罹患一种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纠正了致病突变。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将这一载体传送到新生小鼠体内可改善它们的生存,但出人意料地是治疗成年小鼠则会让它们的情况变得更糟。该研究小组将他们的成果发布在本周的

基因编辑欧洲ZL战再添“劲敌”

德国制药巨头默克集团的子公司密理博西格玛,日前成为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欧洲专利战的最新参与者。据《科学》杂志6日报道,欧洲专利局表示,计划授予该公司专利,允许其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这一基因魔剪技术将遗传信息编进真核细胞。近几年,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工具,这项技术的专利战日

基因编辑欧洲ZL战再添“劲敌”

  德国制药巨头默克集团的子公司密理博西格玛,日前成为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欧洲专利战的最新参与者。据《科学》杂志6日报道,欧洲专利局表示,计划授予该公司专利,允许其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这一“基因魔剪”技术将遗传信息编进真核细胞。   近几年,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工具,这项技术的专利战

大连化物所实现甲醇酵母高效基因编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实现了甲醇酵母的高效精确基因编辑。该团队在甲醇酵母代表菌株多形汉逊酵母中,建立了具有高同源重组效率的精准基因组编辑工具,初步揭示了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方式的竞争机制;利用该高效遗传操作平台,构建了多形汉逊酵母细胞工厂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治愈肌肉萎缩症

    炽热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又取得了一项成就——研究人员利用它治疗了小鼠的一种严重肌肉萎缩症。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有望用于治疗肌肉萎缩遗传病。图片来源:C. E. Nelson等      3个研究团队于2015年12月3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使用CRISPR剪掉了

美环保机构加强基因编辑作物监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87.shtm去年,美国农业部满足了植物学家的愿望,免除了对植物进行某些基因编辑的限制。但如今,美国环保署却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   ?监管机构会对基因编辑作物进行长时间的审查。图片来源:E

“大力”狗“斑点”:基因编辑的中国突破

  基因敲除猴:从灵长类亲戚看人类  全球首只经过基因靶向修饰的小猴在云南诞生,标志着我国在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该研究成果2014年1月30日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后,受到全球科学界关注。  2013年10月,1个基因敲除的猕猴出生;11月,3个基因敲

基因编辑小麦致癌物含量低

一项针对基因编辑小麦的田间试验表明,这种小麦在烘烤时产生的丙烯酰胺(一种潜在致癌化合物)较少。相关研究2月9日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此前对啮齿动物的研究发现,丙烯酰胺会导致癌症,但它在人体内的危险程度尚不清楚。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食物往往呈深棕色,因此,一般的健康建议是避免食用深色的烤面包或薯条

人类基因组编辑指南

    人类基因组编辑在研究和治疗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同时也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中引发了伦理问题。    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使医生能够修改那些包含在精子和卵子中的种系基因,防止后代罹患毁灭性的遗传疾病。但与此同时,基因编辑改变人类遗传的可能性,也警示着许多科学家,促使他们认为应该无限期禁止种系编辑。 

3D打印×基因编辑=未来可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编辑、生物3D打印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引发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12月14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37讲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成铁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辉两位专家,为观众打开生物技术的众妙之

Calyxt退市,将与农业基因编辑先驱合并

  总部位于罗斯维尔的 Calyxt(Nasdaq: CLXT)是一家植物合成生物学公司,从明尼苏达大学拆分成立。2018 年,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关闭”了大豆中产生反式脂肪的基因——这是美国农业部认可的第一批基因编辑作物之一。  2010 年,Calyxt 落地,通过基因编辑对植物的代谢活动进行工程

基因编辑技术导致病毒产生抗性?

  根据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比利时列日大学(University of Liege)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植物生物学家最新发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造抗病毒木薯植物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

“直接亲本”技术首次编辑蟑螂基因

  据16日《细胞报告方法》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来实现对蟑螂的基因编辑。这项被称为“直接亲本CRISPR(DIPA-CRISPR)”的技术,可将材料注射到卵子正在发育的雌性成虫体内,而不是注入胚胎本身。   “从某种意义上说,昆虫研究人员已经从

远红光调控基因编辑添新成员

  12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海峰课题组在《科学进展》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报道了一种远红光调控的基因编辑和表观遗传重塑的控制系统,为精准可控的基因编辑技术再添一员“大将”。  CRISPR-Cas系统是存在于细菌

英国批准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665.shtm11月15日,英国监管机构批准了一种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疗法,用于治疗两种遗传性血液疾病——镰状细胞病和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据《科学》报道,这种名为

PNAS解析CRISPR的DNA基因编辑机制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促使我们朝着更深层次地了解一些酶“编辑“基因的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从而为纠正患者的遗传疾病铺平了道路。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和立陶宛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种叫做CRISPR的酶结合和改变DNA结构的过程。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这些研究结果,为

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之工具篇

  今年5月,David R. Liu教授与张锋教授等人联合创立Beam Therapeutics公司,再一次将“单碱基编辑技术”送上了热搜榜,趁着热度还未散去,我们继上一期“单碱基编辑技术浅谈”后,又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超级实用性的深度分析,带你一起看看单碱基编辑的前世今生及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Cell对话:我们该如何应用基因编辑?

  CRISPR基因编辑无疑是本世纪以来最受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CRISPR可以用来做什么?如何来实现这一过程?这大概是人们目前对这项技术最关心的问题。3月28日,在Cell网站Crosstalk专栏上的一篇文章中,Trends in Biotechnology杂志的编辑Matt Pavlovich

基因编辑是一种什么技术

1、针对不同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基因编辑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2、作用不同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修

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大鼠心力衰竭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编辑的人类心脏细胞注射到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体内,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使更多大鼠存活,并延长其运动时间,相关技术的人体试验可能在2025年开始。研究论文已经提交生物预印本网站。慢性心力衰竭,即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对大多数人

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之工具篇

  前言   今年5月,David R. Liu教授与张锋教授等人联合创立Beam Therapeutics公司,再一次将“单碱基编辑技术”送上了热搜榜,趁着热度还未散去,我们继上一期“单碱基编辑技术浅谈”后,又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超级实用性的深度分析,带你一起看看单碱基编辑的前世今生及如何一步步发展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在争议中前行

   近日,美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科技新闻。此前,中国科学家已开展了类似研究,英国也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这些进展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伦理争议,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仍在继续前行。  基因编辑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删除或更换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近年来,在有着“基因

基因编辑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细胞和小鼠模型中表明,基因编辑可用于Joubert综合征,以阻止携带CEP290缺陷基因对患者肾脏造成损害。Joubert综合征是一种脑部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身体、精神和视觉障碍。大约80000个新生儿中有一个会得这种病,其中的三分之一患者会导致肾衰竭。  并非所有J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基因编辑?

34岁的中国科学家贺建奎以非常规方式站到了“世界级”的聚光灯下。2018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团队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她们的基因经过人为修饰,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此消息一出,他便成了舆论的中心,顿时一片哗然。就在11月26日当晚,中国122名科

饶毅演讲:基因编辑带来什么危机?

  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带来的安全危机  为什么需要格外担心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这不是人文关怀,而是严谨的科学问题。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带来的危害  1) 个体选择不能强加于人类社会。因为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后,被编辑的个人会和其他人婚配,其后代也会带有编辑后的基因。因此,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影响就不限于

CRISPR技术如何带火了基因编辑小鼠?

2013年,一种名为的“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出现后,“基因编辑”这个词汇不经意间火了,传遍了整个学术圈、生活圈,甚至是朋友圈。它的出现让“编辑生命”变得触手可及,它似乎可以斗过癌症(白血病)和艾滋病,还有各种遗传病。我们知道,目前这些人类疾病都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治疗,而它们几乎都和基因突变相关

FDA批准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经典CRISPER/Cas9的监管批准为下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奠定了基础。”  ·镰状细胞病是一种由遗传突变引起的疾病,异常的血红蛋白使患者的红细胞变得容易连接在一起,将红细胞从正常的柔性圆形转变成坚硬的月牙形,犹如镰刀状。这些畸形细胞会堵塞血管,导致血管闭塞、损伤血管壁,造成威胁生命的血栓。

先进科学:基因编辑如何摆脱“脱靶”困扰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多种不同的基因组编辑方法,以CRISPR/Cas9系统最为便捷、高效,应用也最广泛。  但CRISPR技术存在的脱靶效应依旧是影响其能否广泛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正确评估、检测脱靶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降低脱靶效应,是当前基因编辑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治疗镰状细胞病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镰状细胞病患者造血干细胞中的致病突变基因,向治疗该病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为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指明了新方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2日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在线版上。  镰状细胞病是一种

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

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是ZFN,TALEN技术。这两个技术的原理都是通过DNA核酸结合蛋白和核酸内切酶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系统。因为这些蛋白可以识别一定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一定设计形成的系统可以对特定的基因进行基因敲除和基因突变。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就是最近非常火的CRISPR/Cas9 系统。它的原理就是利

相关知识

储存你的免疫细胞!全国首家细胞存储动态智能化系统深圳发布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让作物育种更精准高效
破天机:2方面了解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让你轻松地“编辑”基因
免疫细胞疗法大解密:类型、适用人群与肿瘤治疗的革新
玩儿转“基因编辑”
DeepTech发布生命科学十大技术趋势,基因编辑在列
什么是基因编辑
今年多地政府发文支持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与基因编辑的发展
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曙光:CRISPR基因编辑治疗艾滋病获批临床
​基因泰克豪赌NK细胞免疫疗法发展前景,价值51亿美元

网址: 基因编辑精准修复免疫细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51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50 年植物免疫突破
下一篇: 未来技术学院邀请未来科学大奖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