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
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
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
报道出来之后,
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
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20/photos/middle/20241120141810_j2f6_qu2qod3k.jpg)
申请书显示,该实验始于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研究拟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
对于该案是否有在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报备,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深圳)所长肖平在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没有,我们也在了解有关情况。”
针对11月26日网上流传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前深圳和美医院医务部主任秦苏骥回应读创记者称:“ 申请书上的所有签名者均确有其人,刚才访问了部分签名者,他们表示,笔迹是真实的,但对此事件确没有任何印象。首先,2017年3月,我正在深圳和美医院工作,职务是医务部主任;其次,我是和美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第三,我没有参加过这个会议并且也没有任何与此会议内容相关的任何印象;第四,该文件中没有我的签名;第五,所有签名者均确有其人,刚才访问了部分签名者,他们表示,笔迹是真实的,但对此事件确没有任何印象;六,与深圳和美有合作的只有华大和北科,至少我不知道官方与南方科技大学有合作。”
来源 读创App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李旖露
编辑 宁可坚 责编 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