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醉鱼草属物种界定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醉鱼草属物种界定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物种鉴定对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比如,2018年2月22日Science文章揭示普氏野马实际上是逃脱的驯化马的野外种群,这意味着世界上的确已经没有野马种群存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保护野马的价值引起争议;基于基因组数据的研究结果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8个物种组成,这样对大鲵的濒危等级急需重新评估,对不同种类的综合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类似的,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分析结果发现非洲的长颈鹿实质为4个独立的种,而目前IUCN将长颈鹿评估为无危(LC),因此,长颈鹿的受威胁状态和保护策略也需要重新制定。最近的全基因组数据研究结果揭示江豚为独立的物种,标志着中国又添一新特有物种外,对长江江豚的科学保育又提出了新的标准。玄参科醉鱼草属植物全球约有100种,其中,中国有23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将其中3种的受威胁等级评估为易危(VU)。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孙卫邦研究组,对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脉两端的大花醉鱼草(Buddleja colvilei)进行取样,并通过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系统树,结合物种分类鉴定方法(bGMYC、bPTP)和形态学证据,揭示了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大花醉鱼草应为独立的种——无柄醉鱼草(B. sessilifolia)。文章以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s of Buddleja colvilei and B. sessilifolia: Implications for the Taxonomy of Buddleja L. 在线发表于Molecules,文章链接:http://www.mdpi.com/1420-3049/23/6/1248/htm。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将大花醉鱼草的濒危等级评估为易危(VU),根据我们5年来的多次实地踏查,确定了无柄醉鱼草的分布区域面积、野外居群数量和植株数量均明显低于大花醉鱼草,根据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评估标准,无柄醉鱼草为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同时,分布于我国的大花醉鱼草也符合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此次发表的文章为这两个种的综合保护奠定基础,为跨喜马拉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图1 A 大花醉鱼草植株特征及生境照,B无柄醉鱼草植物特征及生境照

 图2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构建的玄参科植物分化时间图,右侧柱状图展示了两种物种分类鉴定方法的结果

相关知识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无柄醉鱼草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①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
密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百倍扩繁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展示(六)
保护全球植物遗产: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SESP)保护计划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
近百种极度濒危动植物摆脱灭绝厄运,极小种群保护“中国方案”获国际认可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圆叶玉兰种群生态学研究

网址: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醉鱼草属物种界定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71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红叶石楠的美丽与寓意(探索红叶石
下一篇: 原来动植物也可以做“亲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