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资源中的优势种类
植物资源中的优势种类按习俗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环境保护、牧草饲料、园林花卉六大种类。
(一)食用植物资源(分8个亚类)
1.淀粉与糖料 淀粉植物近150种,主要有桦、松树、板栗、橡子、薯蓣、葛根、蕨根、百合等,其中以松、桦、栎、栗、橡、薯蓣类蕴藏量较大,有传统利用习惯。特别是桦树、板栗及麻栎等壳斗科植物分布较为集中,且用途广,乃为食用菌材,占用材林50%以上。近年连续点种橡子,栎林面积达130万亩。糖料植物50余种,但桦、椴、栗树及甜菜类植物未开发利用。
2.蛋白质资源 植物蛋白质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源泉,除木、草本植物外,以食用菌含量高且易得。因此,重视食用菌的开发与利用具有现实意义。目前社会需求愈来愈大。留坝县是食用菌适生区,又是全国食用菌主产县之一,当地野生菌资源丰富,主要有多孔菌、木耳、侧耳和银耳等12科21属300余种,常见者有黑木耳(细木耳)、毛木耳(构耳)及银耳、香菇、羊肚菌、松茸、灵芝(木灵芝和草灵芝)、凤尾菇、草菇、玉米菇和香菇蘑(口蘑)等。
3.油脂资源 植物油脂既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又是工业原料。境内油脂植物含油量在10%以上者有20余种,其中含油脂在50%以上者有核桃、药树、漆树、水冬瓜、火麻等。
4.维生素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病与癌症等的防治提出了富含维生素的“高营养、低脂肪”食品之要求。除果品如刺梨、山楂、猕猴桃、冬桃等含量较高外,本县天然分布的野生紫苏、苎麻、胡麻、亚麻,以及紫萁、木贼、何首乌、黄芪、党参、参叶等含量较高。同时,苹果、梅、李、海棠、柿等普遍含有维生素。而在天然食品中,野生杂果和蔬菜如蕨类、椿芽、竹笋、盐肤木芽、漆芽、石葱、石蒜、水芹菜、石花菜、水葫芦叶、芨芨菜、麻石菜、谷针菜、柳花菜、槐花、泽儿根、苦麻菜等30余种,所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且为无污染的天然蔬菜,综合开发利用,经济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客商青睐。
5.食用花与花粉 由于花粉所含蛋白质30%以上是游离氨基酸、多糖、脂肪、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酶类和抗生素等物质,是健身补品。开展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县主要有桂花、松花、菊花、薄荷、山木香、丁香、紫苏、茴香、刺槐、迎春、玫瑰、百合蔷薇等50种,可作食品、调味品及饮料。
6.蜜源植物 本县植物资源中绝大多数属于蜜源植物种,为中国天然蜜源基地县之一。主要蜜源植物有椴、栎、桦药、松、槭树、野樱花、酒花、狼牙刺及蔷薇科植物等近450种。
7.清凉保健饮料 民间习饮茶叶、金银花、马桑幼叶、菊花、薄荷、桂花、玫瑰花、四野花、银杏叶、杜仲叶、桑叶、竹叶、金钱草、水灯心草、夏枯草、车前草、扁蓿草和五味子、梅李等天然饮料。1985年,绞股蓝茶问世,其茶质纯正,汤色清亮,誉称“长寿保健茶”。主要含甙类物质,功效独特,具多种药用价值。境内绞股蓝天然资源广,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
8.食品香料和色素 食品香料前途极广,具多种功效,市场前景好,综合效益高。食用香料主要有花椒、茴香、百合、鱼香草、白芷、木香、桂花等。可作食品色素的主要品种有紫苏、革叶茜草、野苋菜、桅子等。特别是川芎、香菜等在本县种植适应性强,生长较好。
(二)药用植物资源(分6个亚类)
1.中药 本县天然药物资源丰富,素称“药山”。如紫柏山、太子岭、摩天岭、飞仙沟、大树沟、雄黄岩、孔雀台、娲女峰等处的药用植物,多为特产真乃。其中,可供收购的植物药材1720种,大都系珍贵药材。中央和省管药材品种本县占80%;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常用药材260种,尤杜仲、西洋参、参叶、黄柏、厚朴、柴胡、天麻、凤党、连翘、金银花、茯苓、猪苓、五味子、五加、太白贝母、黄芪、毛青藤、龙胆草、鹿寿草(鹿蹄草)、积壳、山萸肉、姜朴、胶股蓝、大黄、细辛、木贼等40种,在药材市场紧俏。栽培的山药、白术、桔梗、芍药、乌药、地黄、黄连、银杏、独活、盐肤木、积壳等,以及野生品种如阔叶十大功劳、三颗针、白头翁、苍术、女贞、卫矛、天冬、车前、半夏、半边莲、羊蹄、苦木、岩白菜、苦豆子、三尖杉、杨梅、木通、黄芩、祖师麻、虎杖等,研制一些新成药,经济效益显著。
2.草药与抗癌药物 民间采用草药2500种以上,主要分布在较集中的紫柏山、木通沟、四睹山、药王岭等中高山。药农一般采挖近1000种,如尸儿七、扭子七、牛角七、太白三七(红花芹)等“七药”及铁棒锤、毛细辛、木贼、麻黄、毛苍术、野菊花、金石斛、长虫七、蜈蚣七、粗榧(岩柏或篦子三尖杉)、常春藤、黄芪、毛青藤、野百合、秦岭龙胆、黄荆条等。这些具有抗癌、消炎、防衰老等功效的药物蕴藏量较大。
3.兽用药 各类禽兽用药50种以上,其中大部分由中草药互补或配伍调制而成。一般常用者有二花、野紫苏、升麻、茵陈、铁扫帚、大黄、细辛、苍术、白术、地黄、麻黄、木贼、祖师麻、麦冬等,如二花、大黄等可治牛羊中暑,泻叶可治牛羊胃滞食等。
4.植物性农药 指用于防治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等病虫害的植物性农药。本县有50种,如银杏叶、苦楝果、除虫菊、白头翁、白芨、毛茛、苦木、无患子、马桑、漆树叶(皮)、黄花烟草、山苍子叶、麻柳树叶、穿龙薯蓣、臭椿等,应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配制植物性农药,具有无残毒,无污染环境等特性。
5.化学药品原料 仅生产皂甙、黄连素等化学药品的植物有50种,如小檗科植物中的黄檗、十大功劳、三颗针等,薯蓣科植物中的盾叶薯蓣(黄姜子)等。1985年,从野生植物中又发现许多化学药品原料,如青蒿、毛青藤、黄芪、亚麻、苎麻、银杏叶、野菊花、啤酒花、远志、木贼、麻黄、黄荆、一支黄花、一支箭、一点红、皂夹、一支蒿、龙胆草、何首乌、夏枯草、女贞、柴胡、桷寄生、鹿寿草(鹿蹄草)、苦木、五加、大黄、威灵仙、桃儿七、鸡血藤、岩白菜(猪屎筒)、续断、贯众、射干、鱼腥草、桔梗、问荆、白头翁、当归、凤党等,采收干制后干品药材年产量约100吨以上,具开发利用价值。
6.膳药 为药膳用的中草药较多。本县常用药材15种,如山药、川芎、酸枣、半夏、野山楂、苡仁、松花、核桃仁、茯苓、当归、附片、党参、白芷、木香、梅李等,经烹调(蒸、炒、烩、炸、煎)等工艺,可制成糕点、面包、饼、汤等系列滋补保健食品。
(三)工业原料植物资源(分5个亚类)
1.纤维植物资源 主要用于纺织、造纸、编织及包装用品者近40种,具大批量的品种有竹、柳、杨、椴、桦、桑、构、棕榈、荆条、青藤、红藤、葛藤、麻类等,尤竹、麻类及荆藤类较多,既是纤维又是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等特用经济植物。
2.鞣料植物 本县鞣料植物自然分布广泛,主要有栓皮栎、槲栎等树皮、橡碗,红根、苦木、化香树、枫杨、庙台槭、榛树、寄生五倍子的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以及问荆、木贼等150种。这些品种具多种用途,综合开发利用潜力最大。
3.芳香油植物 本县为中国芳香油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主要有松、柏、樟、木香、山胡椒、丁香、核桃、桂花、玫瑰、月季、花椒、薄荷、黄蒿、山楸、姜朴等60余种,尤其野薄荷、黄蒿、山楸分布广。
4.橡胶、硬橡胶与树脂 含此类物质的植物分布较广,橡胶类15种,如杜仲、猫儿屎、卫矛、槲栎、栓皮栎等;树脂类30种,如松类、枫香、漆树、连翘、野桃、葡萄、樱桃、杏、核桃、麻柳等,除生漆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外,松香、松节油等尚未开发。
5.涂料及工业用油脂 大宗产品以生漆为主。本县生漆产量居陕西省总产量第三位,乃为全国生漆主产县之一。其次,樟科植物分布广,还有松、白蜡和化香树等29种植物。
(四)饲料及牧草资源
县内草坡及可供放牧的林牧兼用草地面积50万亩,其中草地面积7.5万亩(天然草场2.65万亩)。成片草场面积达30万亩,更新改造或人工播种苜蓿、紫云英、玉米等,年产饲料可达300万吨。此外,农副产品可作为各类蛋白质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年产量可达100万吨;粮油加工副产品饲料年产量达200万吨。
本县组成优质蛋白牧草和饲料的植物多以禾本、豆科、马鞭草科等为主,植物品种达300种,其中饲料植物有80种。再者,本县薪炭林资源广,所以豆、禾本科植物秸秆、壳秕、籽实、瓜、果、菜、油饼等大都用做肥料,若综合开发利用,加工成饲料,发展畜禽业,形成生物链,效益倍增。
(五)园林花卉资源
本县草、木本花卉品种繁多,具开发利用者达400种,其中木本154种,藤本39种,草本207种,如牡丹、芍药、杜鹃、兰花、木兰、桂花、木槿、月季、玫瑰、龙胆花、丁香花、木香花、玉兰、紫荆、凌霄、垂柳、棕榈、秦岭冷杉、华山松、秦岭海桐、秦岭迎春、铁线莲、琼花、秦岭瑞香、爬山虎、虎杖、侧柏、秦岭卷丹、秦岭绣线菊、拦路虎、枫香、枸树、枫杨、红藤、百合、百里香、山楸、墨竹、火棘、山合欢、女贞、白头翁、七姊妹、五角枫、银杏、水竹、金银花、樱桃、猕猴桃、萱草、槐、水冬瓜等。这些花卉大都为天然香精、医药、化工及食品原料,用途广,多为兼用,开发潜力大。
(六)环境保护植物资源(分2个亚类)
1.绿化植物资源包括各类植被植物(含苔藓等)及水杉、银杏、棕榈、构树、玉兰、核桃等1500种,尤以桂花、冬青、四照花、紫薇、爬山虎、地绵、凌霄等种类最多。
2.环境监测和抗污染植物本县有环境监测植物41种,如核桃、构树、银杏、地衣、水葫芦等;抗污染植物达1000种,如冬青、棕榈、梧桐、黄杨、朴树、紫薇、臭椿、地绵、爬山虎、吉祥草等。这些树木及花草等,不仅是地被植物,且具有吸收有害物质和粉尘等特殊作用,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着明显效果。
留坝县植物资源中大都属种质资源。植物种质资源主要是对植物体内所含的优良物质性状而言。本县常见孑遗植物如银杏、秦岭冷杉、庙台子槭、桃儿七、秦岭黄芪、中华猕猴桃、秦岭龙胆、厚朴、水曲柳、天麻、黄连、水青树、连香树、杜仲等66种,特有植物169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银杏、鹅掌楸、庙台子槭等,需加以保护,以便开发利用。
二、植物资源开发潜力
(一)本县誉称“生物资源宝库”。尤其自然植被好,生物种群多且分布广,以林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开发与利用,能源再生性强。
(二)林业发展潜力大。全县森林植被覆盖率为92%。1996年,全县人工造林13.9万亩,其中播种橡子4万亩,成活保存率达75%,并对现有疏林地(包括杂灌林地)进行了更新改造;选择了速生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营造了混交林,每年可增加木材蓄积量1/3,仅抚育间伐材就能保证现有林产品加工用材。
(三)林特土畜产品经营基础好。本县经济林以栎类为主,再生力强,为食用菌等主导产业打下了基础。特用经济林中,果品类占25%,名贵木本药材类占30%,化工原料占35%,1996年,漆树林面积达1.5万亩,年生产生漆500吨;天然竹林面积达20万亩,年蓄积量50万吨;栓皮栎15万亩,年产栓皮500吨;栽植花椒32万株,年产量1万公斤;野生猕猴桃10万亩,年产量50万公斤;野生板栗林2.5万亩,其中人工嫁接良种板栗63万株,年产板栗25万公斤;核桃24万株,年产量50万公斤;苹果园面积1.2万亩,年产量200万公斤;野生姜朴林1万亩,年产姜朴皮2万公斤;栽植杜仲140万株;栽植山茱萸102万亩;栽植各种经济树387万株。全县户均100亩橡子林,人均100株经济树。此外,引种栽培西洋参成功;人工接种食用菌,香菇年架数控制在2.5万架,年产量12万公斤;黑木耳年架数控制在2万架,年产量13万公斤;可为农户致富的主要项目;天麻有性繁殖,扩大了人工栽培天麻面积,年产量2万公斤。为林、果、药、菌骨干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此外,全县共有优良草坡2.6万亩,是发展草食畜禽的经济资源;本县蜜源资源丰富,鲜花四季盛开,花粉不断,光、热、水资源较好,流蜜期长。本县再生植物资源丰富,以山林草坡发展多种经营,是今后经济翻番的基础。如果对全县的退耕地广栽盾叶薯蓣(黄姜子),将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如果再对现有生物资源有计划的综合开发利用,多种经营年产值可达2亿元。如能对其产品开展深层次加工,综合开发系列产品,经济效益可成倍增加。
三、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植物资源在短期内不易形成商品优势,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多种多样,林分质量差;地域广则立地条件差,林业资源分布零散,改善采伐、运输、加工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综合开发利用植物资源,需选定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市场销路畅的骨干项目,大批量生产,并从产、供、销诸方面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关知识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ppt课件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新花卉作物资源利用与花卉种质创新w.ppt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
花卉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pptx
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课程介绍植物营养学
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龙岩市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植物资源与利用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docx
网址: 第二节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7314.html
上一篇: 茶花如何在公园城市中应用?社区花 |
下一篇: 观赏型四照花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