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白
现代盆景艺术泰斗
徐晓白(1909——2006),原名徐尔球,字荟舆,号凤笙,南通市人。我国现代盆景艺术的推动者、盆景理论的带头人、盆景教育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盆景艺术的泰斗。1935年,徐晓白于南通学院农科农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南通学院、苏北农学院、江苏农学院及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徐晓白不仅发表许多盆景艺术论文,著有《盆景艺术》,主编《盆景》《中国盆景》等书,还亲自制作许多闻名中外的盆景精品佳作。曾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江苏省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因徐晓白对扬州久已无觅踪影的琼花进行研究和考证,得出“扬州琼花是聚八仙的优良突变种,聚八仙是木绣球的人工栽培种”的结论,使一度匿迹的千古名花在绿杨城郭重放异彩。徐晓白因此被扬州人誉为“琼花教授”,任琼花园艺研究所所长。扬州市于1985年将琼花作为市花。
早在抗战时期,徐晓白先生随南通学院迁往上海租界复课时,出于对自然和艺术的酷爱,在授课之余,常去展览场所参观,并制作盆景,颇有心得。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内尚甚少有人接触盆景,徐晓白先生即开始提倡弘扬盆景艺术并致力于盆景的创作与研究,在南通专区首届农展会上展出了他创作的瀑布水旱盆景。1952年,徐晓白先生因高校院系调整从南通调往扬州。后来经常在扬州瘦西湖公园展出他的盆景。当时的作品以表现祖国的锦绣河山为题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1961年,徐晓白先生担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盆景香花工作组的技术指导,由他建议在苏州举办了盆景艺术展览,并得到当地文化名人、盆景艺术家周瘦鹃先生鼎力相助。徐、周二人作品共辟一室,又邀请上海知名盆景艺术家参加。展览颇获成功,对当时江浙沪一带的盆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对我国盆景事业的突出贡献,徐晓白先生受到全国盆景界的爱戴和敬仰。1988年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立,80高龄的徐晓白被推选为首任会长。多年来,他热心参加各种盆景活动。1991年4月,担任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盆景会议主席,并提出以“和平、友好、交流、提高”八字为大会宗旨。1992年秋,中国海峡两岸盆景名花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他再次担任大会主席。1994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聘请国家建设部、农业部、文化部及有关单位领导组成审定委员会,评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晓白先生名列榜首。2001年,又荣获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的突出贡献奖。90高龄以后,徐晓白先生仍对中国盆景事业十分关心,多次参加相关活动,并撰写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对年青人特别关心。
改名于如东
抗战前,徐晓白在南通学院农科将毕业之际,曾兼任南通女子师范学校生物课程,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南通学院农科迁往上海复课;私立南通崇敬中学迁到如东马塘北20多里的许家楼继续办学。后来,徐晓白偕新婚不久的妻子陈邵避战祸至如东马塘之许家楼,在崇敬中学任教生物课。1938年,崇敬中学迁走,徐晓白便到在海安李堡的如皋联合中学任教。不久,徐晓白初中时的母校南通商益中学迁至如东潮桥朱家园,徐晓白便转到商益中学任教。1942年,因日伪军大扫荡,学校停办,徐晓白于翌年到迁在上海办学的母校——南通学院任教。
徐晓白的妻子陈梦塘(1914-1978),原名陈邵,南通市人。南通县立女子职业学校毕业,与徐尔球于1937春在上海旅游结婚。结婚照为当时著名影星胡蝶前夫林雪怀亲自拍摄。在这张照片上,徐晓白题有诗句:
正茂年华绰约姿,春风满面值得期。
两情脉脉摩肩坐,胜过当年拥抱时。
抗战期间,陈邵曾任如皋联合中学女生指导。因为潮桥朱家园靠近马塘,马塘别称晓塘。旅居潮桥的徐尔球、陈邵夫妇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期间的这段历史,二人商议,将“晓塘”二字拆开,各取一字,分别嵌入夫妇二人的名字中,徐尔球改名为徐“晓白”,陈邵改名为陈“梦塘”。改名的用意是:希望抗战最终取得胜利,并且将这段战乱、国人同遭日军侵略的历史当作一场恶梦。
陈梦塘去世后,徐晓白日日夜夜吟诗填词作曲,著《梦塘忆语》一书,计有文章四篇,诗词八十一阕与曲令两首,以纪念陈梦塘。徐晓白卧室隔壁有一家园,西立自铸铜像,东有“晓白伉俪埋骨处”刻石,其妻梦塘骨灰已埋入,他决定自己骨灰也将埋入此处。
徐晓白作品
“闲鸥”诗情
徐晓白先生认为,盆景是集美学、文学、园艺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最重要的是诗情画意,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很难创作出好作品的。早在50年代全国第一次花卉会议在沈阳召开时,他就在会上首次提出“盆景艺术”一词。他曾作有《盆景艺术》五绝一首,该诗对中国盆景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要知盆景妙,画意与诗情。
神似超形似,无声胜有声。
徐晓白善诗词,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扬州诗词协会与绿杨诗社顾问等职。早在如东许家楼任教于崇敬中学期间,徐晓白夫妇与顾贶予(徐晓白初中时代的国文老师,南通“四大文豪”之一,擅长诗文。著名抗日民主人士,“苏中八老”之一。时任邱陞中学校长。解放后,曾任南通中学校长)夫妇及其子顾尔钥(地下党员,解放后曾任江苏省高教局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东视察高考工作,笔者曾经陪同)借住在学校附近的同一户农家,徐与顾氏父子间多有饱含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唱和。他在《和顾君尔钥薄醉口号》一诗中咏有:
强寇侵边不足忧,形同瓯脱使人愁。
震惊敌胆凭枪杆,兴奋民心仗笔头。
抗战元知归必胜,安邦欲问何所挟。
世人自是多狂妄,窃国无由惯窃钩。
在潮桥商益中学任教的同事还有方仲谋、陈叔吟、张雍九和范子愚(其妻缪镜心与方在襁褓之中的幼子范曾同在潮桥)等人,他们依杜甫七律《江村》中的“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一联的诗意,在学校附近的“水村园”成立诗社,取名“鸥社”,“水村园”主人赵渭渔也成为社员。社员们相约把“鸥”作为别号的共同用字,如方仲谋老先生称“老鸥”,徐晓白、张雍九则分别取“闲鸥”“一鸥”作为别名,还有取“浮鸥”“波鸥”等为号的。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陈叔吟赋有《花朝鸥社同人小集》:
东风着意暗相亲,景人荒陬亦自新。
傍水老梅红欲滴,摇天高柳绿初匀。
余生厌作还家梦,盛会偏逢异地春。
人事艰危花事早,一樽聊慰翠眉颦。
徐晓白在潮桥作有《赠鸥社诸君》七绝一首,诗的内容是:
排忧遣闷赖诗篇,云狗纷纷幻万千。
他日余生怜劫后,君须记取乱离年。
还有叠陈叔吟韵赠水村园主人七律两首:
眼前春色尽消魂,芳草离离尽水源。
入蜀已迷巴峡路,逃秦偶得武陵村。
鸥盟白社诗无敌,月暗朱楼梦有痕。
漂泊经年浑不管,期君共醉酒盈樽。
江淮何处觅归魂,客地游踪莫溯源。
城郭人民谁是主,桑麻鸡犬自成村。
离情不耐春残梦,旧事频添酒后痕。
此夕放歌宜起舞,清光万里泛金樽。
1941年日伪军大举“扫荡”,学校被迫停办,大家都如劳燕分飞各处,鸥社也就无形解体。但是,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后来将当年取的别号一直使用,如“一鸥”张雍九,在1950年的题为《悼诗人严敬子题其遗著》一诗的后款署为“庚寅二月海上一鸥张雍九初稿”。严敬子,马塘书画家,抗战期间与鸥社成员有交往。
解放后,徐晓白负责苏北水稻调查工作,有机会重新回到水村园旧地重游,得遇“水村园”主人赵渭渔,触景生情,作有
水村风景叹摧残,战后形容不忍看。
修竹多竿情寂寞,垂杨几树意阑珊。
纵谈原见诗怀永,畅饮无关酒力宽。
客似群鸥同散聚,一樽相对杂悲欢。
一诗。
徐晓白与陈叔吟是亲戚,陈叔吟1981年去世,徐晓白送有“挽叔吟姻兄”一联:
故乡话别,邗上移居,传闻噩耗悲伤甚;
曹埠偕行,水村觅句,迨念前情感慨多。
徐晓白在下联中忆及与陈叔吟在皋东交往的岁月。
1994年夏,86岁高龄的徐晓白曾写下《记抗战流亡途中成立的鸥社》一文记述在潮桥的这一段往事。
徐晓白指导年轻人
《流浪集》中的如东印痕
上世纪四十年代期间,徐晓白有诗集《流浪集》《沧浪集》问世。《流浪集》请皋东名士尤梓材先生作序。尤梓材(1893--1954),名锡桐,双甸北洋涨庵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尤铭轩是清末秀才。尤梓材在如皋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教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双甸小学),后任岔河区第一国民小学校长、如皋县立中学国学教员、如皋县联合中学教务主任,栟茶中学、如东县中学国文教员,1941年参加教抗会,1942年被如中行署聘为参议员,1946年当选为县惩奸委员,1950年,当选为苏北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刘季平、华东局宣传部长俞铭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白都是其学生。
从尤梓材序末的“巳卯夏,君来如皋联合中学主生物讲习,予因得识君,出斯集而欲予序。受而读之,不禁奇其人,奇其诗,殆斯所谓文质彬彬者耶?”中可知,尤梓材之序作于1939年。《流浪集》付印前,南通曹勋阁(文麟)、顾公毅(怡生)、费师洪(范九)和鸥社诗友陈师卓(叔吟)、范增厚(子愚)等名士纷纷为之题词。范曾之父范子愚题词中的“数载村居觉有情”“群鸥志本盟沧海”诗句,折射了当年一起在如东潮桥鸥社的共同岁月。
在《流浪集》中辑有数十首旅居如东时的诗词。作有《丁丑除夕(1938)》《戊寅元日》《和贶余师别许楼》《三十述怀(四首)》《村居杂咏(四首)》《村居即景(四首)》《六月水涨,买棹赴晓塘镇》《和顾君尔钥薄醉口号》《和贶余师新秋》《登许楼》《晓塘竹枝词(二首)》《八月二十三日,买棹去掘港》《十月三十一日,生长女信风》《年年(1939年)》《田园乐趣》《即事》《过双甸镇》《范公堤上》《日暮由七里镇返潮桥》《阻雪(1941年)》《赠旧朱水村园主人赵渭渔君(二首)》《偕叔吟兄过曹埠即柬曹氏昆玉》等等。从这些诗篇中,可窥他旅居如东期间的鸿爪雪泥,如在许家楼作的《古树(四首)》小序中写道:“许楼东郊,有古树一株,兀然独立,虬曲龙盘,苍翠可爱,下有冢一堆,荒草丛生,吾每于授课之余,徘徊其侧,感赋四绝。”。
相关知识
探访“咫园”,走近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昊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评选标准 – 根盆网
一个日本插花艺术大师的世界
2019年 河南盆景艺术大师作品展
盆景起源与发展.pptx
中国盆景艺术流派何去何从
专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陆志伟
巨星殒落,“东皋花神”盆景艺术大师花汉民仙逝
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评选办法
“盆景泰斗”林鸿鑫与深圳东湖公园“盆景世界”的情缘
网址: 中国首席盆景艺术大师徐晓白的如东情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7439.html
上一篇: 十大著名'人物故事'元青花集锦 |
下一篇: 梁缨在沪展出“花开富贵”,构造花 |